新媒体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将本行业与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发展,其中教育领域无论从融合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较充分。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机遇,新气象。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引入,生物教学课堂也面临着转变。本文将着重讲解新媒体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举例介绍具体的改革手段。
  关键词:课程教学;初中生物;新媒体
  我国教育部已经在下发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重视实验课程,深刻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反之将会成为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阻碍。为此要尽快将新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快速融合,以促进教育事业与新时代接轨。
  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意义
  开展实验课程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有效的融入新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由于许多学校地处贫困地区,存在经费紧张,实验设备稀缺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实验课没有办法顺利开展。此时引入新媒体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可利用新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视频,用这样的方式展示实验过程,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实验原理,从而达到吸收知识,促进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可以突破现实阻碍,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灵活。例如在今年疫情肆虐期间,很多地方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课程教学,那么就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保证实验教学内容进度。总体看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是利大于弊的。
  二、新媒体视角下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将新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效结合
  传统视野下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设备数量不够等问题存在,所以很难达到效果。一些学校不重视实验课程,往往仅安排少量实验课,或干脆直接以理论课授课方式进行授课,课堂上老师口述实验过程和原理,学生记了笔记就算完成。也有一些学校为节约经费,缩减甚至取消實验课,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入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实验课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实验课教学前,教师可直接为学生播放动画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验过程,分析实验原理。待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效率也会提高。此外,对于一些操作难度较高,操作过程比较危险的实验,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做到扬长避短。例如“培养基的制作”,就可以直接由动画展示的形式完成,不仅方便,还安全有效。另外,一些实验耗时较长且容错率低,也可以由新媒体技术代劳。例如“发酵现象”,需要学生多次观察实验体变化并记录,整个过程耗时太久,实验原理却很简单,没必要让学生完整参与。这时可以使用媒体设备,直接进行动画演示过程,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二)全面加强内容创新
  目前我们在进行生物理论课程教学时,往往会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动画、图片、希沃同屏等形式,灵活多变地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方便观察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实验课主要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使用新媒体功能时,也要将其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探究种子的结构时,学生可以两两一组完成实验,一个人进行实验过程,另一个人则绘制种子结构图,并使用图画建模功能制作种子的横切面模型。制作3d展示效果,直观感受种子的结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可以引入柱状图模型,通过直观清晰的对比完成实验对照,轻松得出实验结论。采取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侧面提高他们的图像绘水平,计算机技术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 利用互联网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在新媒体视角下,人与人的距离被拉近,即使没有办法见面,也能很快知道对方的消息。新媒体视野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对于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作为教师要积极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还要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对于这门课程的想法。通过新媒体技术,师生可以加强交流和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开通教学微博,或者组建微信群,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创建匿名提问信箱,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匿名邮箱与老师沟通,除了课业上的问题,也可以跟老师倾诉自己的苦恼,与老师沟通心情。让老师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师生共同进步。
  结束语:
  互联网堪称巨大的信息洪流,每天可以提供数不清的信息资源,这些数据中有很多都可以为生物教学提供支持。如果能够这一巨大的信息流充分利用,将信息提炼整合,运用到生物课程教学中,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生物教学事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于琳雅.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陆凤艳,唐思贤.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发展性学生评价初探仁[J].生物学教学,2005(7):43-45.
  [3]李海红,张光涛.中外中学生物教学的比较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6):181-182.
  西安市长安区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计算机素质要求逐渐提升,需要学校对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但是受限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导致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提升。以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期待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计算机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教师不再只关注知识或者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小学体育学科虽然不是考试科目,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但在素质教育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核心位置,教师可以借助跳绳运动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毅力和耐力。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跳绳运动为主题,研究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
期刊
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说出其主要特点,分析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通过对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例,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成长道路上终身受益的能力,关乎学生行为习惯、价值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何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难题之一。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培育学生人文修养、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凸显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以期助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核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日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阅读能力,阅读与写作构成了语文教学体系,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学习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在引导学生阅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记载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不仅在建筑领域、设计领域、雕塑领域以及时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文化课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美术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团结凝聚力也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传承中华文化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改革的“效”很重要,是教师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高效率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取得高效益回报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两把、两提,互助式”高效课堂既培养的发展了教师,又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养成习惯、培养情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两把、两提,互助式”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
期刊
摘要: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识字技巧,还要创新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识字学习变得有趣且简单。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当中培养基本的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从而促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  语文在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
期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1教学主题内容与学情分析  高三化学复习实验方案设计部分,化学知识上涉及物质的转化、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物的加料顺序、物质的分离提纯、离子检验等等内容,包括很多化学反应、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操作。考察方式往往是真实情境下的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课程目标的重点,古诗词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的使命。为了充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内涵,语文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  1文本细读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基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将“文本前后话语关联成一个任何人看都没有矛盾的表意整体”的学习活动。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