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课程目标的重点,古诗词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的使命。为了充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内涵,语文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
  1文本细读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基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将“文本前后话语关联成一个任何人看都没有矛盾的表意整体”的学习活动。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根本上是为阅读教学服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性。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往往经过深思熟虑、精研细思,虽然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能体现教师专业素养,但如何有效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文本细读的恰当运用,应立足于文本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2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把握文本细读运用的“度”
  语文教学中要确立恰当的主题,把握“准度”。以《式微》为例,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别致。这首诗歌的主旨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通常的说法有三:黎侯之臣劝其归之诗,黎庄夫人和其傅母唱和之作,民人苦于劳役之诗,此外还有新解释认为是黎庄夫人失宠于黎侯而发的嗔怨诗。在教学中对于本诗主旨的探讨,不需要引经据典多方查证上升到学者层次,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反问句式的委婉情意,想象平民辛苦劳作的景象,体会生活的艰辛和心中的不满就可以。至于微言深处的大义,不应当背离学生的学习规律,作为教学内容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来。
  2.2想象还原,解析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古诗词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补充诗词中留白的活动,来引领学生感知并丰富诗词的意境。中国抒情诗由于篇幅短小,往往无法展开详细叙述或铺排细微描写,诗人为了在有限篇幅中扩充表现容量,往往尽可能地省掉一切多余的装饰,密集地并置使用名词性意象。诗中的绝句,词、曲中的小令,容量更是极其有限,名词性意象的并置铺排更为常用。由于省略了起句法和连接作用的谓语、虚词、关联词,诗中前后意象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不确定,文本之间形成诸多空白点与未定点。元曲《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前句的“枯藤”、“老树”等意象有着突兀不协调的风格,似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却不损曲中情志,反而让读者更加同情游子漂泊之苦。读者可以通过设身处地地想象还原情境,将自己置身曲中环境:远离故乡的人看到温馨的小桥流水,乡思之苦更平添几分。温馨与孤寂,暖与冷的对立,对立的情境达成了平衡,使游子之愁更深几许,也更动人。阅读是读者的主观情感参与文本的过程,只有将矛盾发现,想象补白还原情境才能走进诗歌独特的艺术审美空间。
  2.3互文参照,比较阅读
  (1)同作家不同
  文体比较阅读。如分析柳宗元散文《小石潭记》可以与诗《江雪》作比较。两种文体两种不同的精神风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还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望岳》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在写作此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写《春望》时的杜甫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身处沦陷区的杜甫在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后创作出了这首诗。所以,诗歌中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哀婉、悲戚。从《望岳》的豪情壮志到《春望》的落寞沉郁,时代的运转无疑对诗人创作的心境产生了极大影响。
  (2)就同一题材作品进行不同作家的比较
  比如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词境开阔独具一格,少了传统送别诗的留恋不舍戚戚伤悲,多了一丝旷达乐观;同是边塞诗,都有对边塞苦寒生活的描述,但有的豪迈雄健,有的无奈苦楚、思归无计;同为山水田园,有的冲淡平和,有的怡然自得,有的掩饰忧愁。这些都属于同类比较,同在作家、时代、题材、意象等因素。也可以异中求同,比如贯穿不同诗词作品中的同一种情思,这些都要知人论世。比较还可以多角度进行。比如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需要联系他的人生经历,厘清贯穿他所有诗歌的主要情感,然后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论。
  2.4 以“读”为先,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比起现代汉语,古诗词的用语具有时代特征,凝练和高度的概括性是它的主要特征,简单的几句话就会饱含丰富的知识内容,如果要学会鉴赏古诗词,就必须要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知道诗歌是要表达何种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又是如何结构布局。比如,在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忧患可以促进国家进步,追求安逸和享乐就会导致灭亡,结合现实,初中生应该有忧患意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接着就应该进一步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围绕这个中心思想,作者是如何布局的,从舜、傅说等遭遇境况,到严密的道理论证,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结论,要求学生识记。
  3结束语
  总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解读文本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初中语文教师应以“读”为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内涵,把握文本细读运用的“度”,从而增强文本细读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莹 .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字词教学策略之我见 [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16):58—59.
  [2]曹年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22-123.
  洪湖市峰口镇中心学校 湖北省 洪湖市 4332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语文素养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将已经学习过的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还需要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对于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搭上教学改革的东风,在教学新时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而为了实现语文对学
期刊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计算机素质要求逐渐提升,需要学校对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但是受限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导致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提升。以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期待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计算机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教师不再只关注知识或者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小学体育学科虽然不是考试科目,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但在素质教育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核心位置,教师可以借助跳绳运动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毅力和耐力。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跳绳运动为主题,研究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
期刊
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说出其主要特点,分析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通过对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例,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成长道路上终身受益的能力,关乎学生行为习惯、价值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何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难题之一。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培育学生人文修养、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凸显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以期助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核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日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阅读能力,阅读与写作构成了语文教学体系,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学习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在引导学生阅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记载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不仅在建筑领域、设计领域、雕塑领域以及时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文化课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美术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团结凝聚力也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传承中华文化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改革的“效”很重要,是教师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高效率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取得高效益回报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两把、两提,互助式”高效课堂既培养的发展了教师,又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养成习惯、培养情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两把、两提,互助式”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
期刊
摘要: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识字技巧,还要创新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识字学习变得有趣且简单。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当中培养基本的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从而促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  语文在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
期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1教学主题内容与学情分析  高三化学复习实验方案设计部分,化学知识上涉及物质的转化、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物的加料顺序、物质的分离提纯、离子检验等等内容,包括很多化学反应、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操作。考察方式往往是真实情境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