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爱与诗歌(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8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交通工具的迅捷,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图书的翻译出版,拉近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距离,我仍然认为,这一切都是最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国家和民族的隔离依旧非常严重,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固然,我们受惠于各国的翻译家为我们翻译出版的异域的书籍,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还有另一种生活,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要求自己,以及学习并认识到属于人类的各种丰富的思想精神,但凡此种种,无不是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更为广阔的参照,以衡量我们自身的现实状况和创作实践。
  一个中国诗人或许会关注在非洲发生的事情,并在诗歌中表达出来,但多是出于人道主义或者某种感同身受的声援和同情,正如一个欧洲诗人对阿拉伯国家的书写一样。真正能写出最独特、最真实感受的,当然是诗人自己笔下身边的现实。和某些更多地关心词语本身、仅仅充满对文化、词语的想象力有表达冲动的诗人相比,我更信任那些对现实、对存在的想象力有着表达愿望的诗人。前者狭隘地将存在真实屏蔽于自己的写作之外,同时也将词语背后的文化含义所蕴含的现实反射冷漠地摒弃。语言作为一个文化象征系统,拥有其内在理性,这种自觉放弃对真实存在的表达和探寻,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前些年阿多尼斯到中國访问,他谈到诗歌在西方是一个文化问题,但在东方则是个存在问题。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都是以对方的现实处境作为互相参照的,虽然这样的划分是比较简单的划分,但也能从中一窥它背后所蕴含的问题,即:这样看待东西方国家和文化区别的视角和态度,根源在于看待者本人所处的现实位置。因此说,诗人和他身边现实的关系决定着诗歌创作所呈现的面貌,即使在全球语境下也是如此,或者说,更是如此。那么,至少在目前生活的当下,我是这样理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的——
  首先,我认为,诗歌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和“不介入”,似乎在任何时代都能构成人们关注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它也能够成某种道德的标尺,用来衡量诗人和诗歌,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警惕的——这样简单的判断,会把诗人复杂的感受抽象化、标签化,也会把诗歌归类为某种实用主义的工具,这两种状况正与诗歌的本质相悖。这是因为,构成诗歌方式的一个绝对重要的元素是隐喻,隐喻决定了在诗人的感知、想象和创造力中,一事物愈是和其他事物发生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此事物获得的生命力和存在感则愈强,它所辐射出的世界的整体感和其本身的独特性也因此而愈加凸显。因此,严格来说,诗歌“是否”和“能否”有效地对社会生活进行“介入”与“不介入”,这个命题本身就充满了分裂。社会生活不是你想回避就能回避的,当代社会中的人只能生活在当代社会之中,社会生活在每个人的生活和经验的细节上都会留下它的烙印,那些去南极的探险者或者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最远,但他们和一个街边的清洁工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距离一样密切。社会生活的蛛网里总有一根完全可见的细丝牢牢粘在你身上,不会真的有什么生活在书斋真空里的诗人,也难以想象会真的存在完全沉浸于“自我”私人空间而不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诗人。这甚至不是理论——只要一个诗人没有内心分裂,只要他的感受和经验与书写保持诚实一致,那么,诗歌呈现的最后文本,就是对其感受、经验是如何与生活发生联系的真实描述,以及由此而来的由点及面、由特殊到普遍的细致呈现。从这一点来说,仅仅从修辞的意义上来解读或者看待诗歌,是对诗歌这一文体最大的歪曲——我从未见过比诗歌更真实地、更具体地呈现诗人所处那个时代面貌的作品,古往今来那些杰出诗人留下的诗篇,就是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记录,这是不用争辩的事实:从微观的个人生活细节出发,扩展至当下更辽阔的历史生活场景,这是诗人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其次,由于某种可商榷的分类意在使人们能够便利地讨论问题,诗人写作的“内容”被“暂时”地划分为“介入”“不介入”,其分类的考量基础已经把诗歌的内容进行了题材上的划分,也就是说有一种诗歌是“介入”的诗歌,而另一种是“不介入”的诗歌。批评家们根据题材进行划分,相应就也有了读者给予这两种诗歌不同的评判。大致来说,支持“介入”诗歌的读者会在“道德”的层面上反对“不介入”诗歌的冷漠对社会良知的挑战;而“不介入”诗歌的倡导者对权力将文学工具化的后果心有余悸,坚持文学非工具化的美学主张。这种简单的划分除了带来更为简单的、把人引向歧途的争吵之外,同时也容易令人忘记诗歌的本质和诗人的天职。如前所述,诗歌的本质是将个人极其微观的经验感受最大化地与世间事物以及时间发生广泛深入的联系,诗歌是通过这种特殊表达和内在节奏引起读者想象力重视并达到最大感受认同的能力。而对于诗人来说,一切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习得的“技艺”最终会忠心耿耿地尽职于心灵最渴望的“意义”。在此,从诗人到诗歌——两者保持着高度协调的一致性,互相忠实于对方。诗人遵从诚实的原则写下源于生活的诗句,同时也需身体力行地接受自己写下的诗歌的检验——我谓之“不分裂的诗歌和诗人”——这几乎是很多诗人梦想努力达到、但做起来却相当艰难的事情。
  不是说写一首同情底层的诗歌、或者反对文学工具化你就是个好诗人,你就天然地拥有谴责其他人的道德优越感。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念事实上像孪生兄弟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实生活与诗歌文本的分裂,因为我从未见到过没有社会生活的人,也未见过只有社会生活、公众生活但却没有自我和“个人”的人。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要说,假如一个诗人丧失了对世界的想象力,丧失了对他人、对其他生命的敏感,丧失了对身边生活诚实的表达,我不会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如果说文学是“致力于人性向善的努力”,人的关系中天然蕴涵着伦理道德,那么诗人的稿纸上就应该呈现“人是关系的一个结(圣奥克絮佩里语)”的笔迹,这是作为人类的最起码的道德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善恶判断文学作品的价值时,我记得法国哲学家茨维坦·托多罗夫曾说过的话:“做好一件工作是否总构成善,不应仅仅根据它们是什么而且应根据它们被用来做什么进行判断。一个人必须将其用途和后果一起放进头脑考虑之中。这是因为,个人的尊严并不建立在社会认可之上,而仅仅在于良心和其善的意义悬而未决的行为之间的一致。”同时,我也记得他的同胞齐奥朗的一句话:“一切道德对善良都构成威胁,唯有漫不经心能拯救它。”我对“漫不经心”的理解是:不向任何未经省察和亲历的事件立刻做出武断,警惕不要被任何意在误导别人的“观念”利用,保持内心声音和实际行为的一致——诚实,诚实。诚实!做一个不分裂的诗人,写出不分裂的诗歌。
其他文献
浮云绘  向上看 那些浮云扔下的行踪  惊飞了一只飞鸟一天的行程  和一只蚂蚁人所不见的一生  只有飞翔才能抵达的悬崖上  那些没有泥土也能生长的柏树  松树和无名的藤蔓  只有风知道它云雾中凝结的露珠  以及昨天和今天 它所经历的  比云雾更确切的委屈  向上看 在追逐被浮云所包围的鸟巢的道路上  一条蛇褪掉了已经死去的皮囊  却不幸臃肿地瘫痪在草丛里  它在努力修复交配时 由于母蛇过分的反抗 
期刊
当诗坛前辈呼岩鸾先生撰写的《包容冰诗歌论》即将付梓之际,希望笔者说几句话,的确有捉襟见肘之感。我们因诗文而结缘,虽未谋面,却称得上是“忘年”之神交。纵览这部关于当代诗人包容冰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度品评的专著,可以看出,身兼诗人和诗评家的呼岩鸾在个体灵魂的二度创作中,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语境,思考中国式生存与命运,呼唤人性的真美善,重视生命价值与人格意义。同时可以感受到,一个诗者、智者和长者对于后辈诗人
期刊
在喧嚣的诗坛,胡弦是唯一沉默多于话语的人。他的眉宇间,有我所无法读懂的神情,温和、沉默、坚定。他是个极有才情的诗人,他能找出表面上任何事物毫不相干的神秘的相连性,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碎片,吸引你调动起所遇到的各种经历,去吸收它。诗集《沙漏》这个题目和里面所选的诗一样,鲜活而又难以定义的感觉,去掉皮肉,凝练准确到只剩骨头的悄无声息的语言,是他认识与情感,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期刊
当海德格尔借荷尔德林的诗说人应该“诗意”地棲居时,他试图为过于理性、过于张扬自我的现代人织就一袭不为外物所累、轻盈飘逸的如纱锦袍,其上绣满了心有余裕、信马由缰的洒脱之花,他想用即将成为背影的诗意来拯救现代人脆弱、焦躁的灵魂;岂不知,在这上面,汉语新诗早已是长袖善舞:当李白长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时,人生的诗意在他的心中何止豪气干云!诗仙曾经沧海的生活感触所引致的人生练达恐怕是现代人颇
期刊
这部直接以作者名字命名的《何与怀诗评集》,是澳洲华人学者何与怀博士多年来撰写的诗歌评论的集中呈现,收录的文章计有二十一篇。笔者深知,从事文学批评不易,而诗歌批评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尤甚。纵观海外华文世界,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可谓形单影只,何与怀却乐此不疲,永葆一颗年轻的诗心——既没有偏离其初心,也没有中断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反而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批评特色。这种建立在以人的主体与诗的言说之间的生命方式,到底
期刊
这些大步流星,从天上  旋转而下的雪花  绝非鸟落民间  只是让我知道,空气  也是可以凋零的  天使的翅膀、黄金的云朵、乃至钻石的星辰  也是可以凋零的  只要天气足够冷,一味冷下去  冷得让死的头颅  变成活的骷髅  包括银币一样高贵的月亮,以及  金币一样自恃高傲的太阳  都是可以  随时凋零的  ——原刊于《上海诗人》2019年第1卷  推荐语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来行,但其联想是开阔和
期刊
鸟鸣四起如乱石泉涌。  有的鸟鸣像丢失了什么。  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  味觉的鸟鸣在  我不同器官上  触碰着未知物。  花香透窗而入,以颗粒连接着颗粒的形式。  我看不见那些鸟,  但我触碰到那丢失。  射入窗帘的光线在  鸟鸣和  花香上搭建出钻石般多棱的通灵结构——  我闭着眼,觉得此生仍有望从  安静中抵达  绝对的安静,  并在那里完成世上最伟大的征服:  以词语,去说出  窗台上
期刊
海德格尔曾说:“凡没有担当起在世界的黑暗中对终极价值追问的诗人,都称不上这个贫苦时代的真正的诗人。”《落雪,第一日》是李瑾的第四部诗集,依然是“在地铁中体验世界的不安,在地下观照地上的飘浮”的产物。这部诗集里,李瑾以一个孤独者与沉思者的视角显现生命的流动,质疑物化的时代,拷问当下的灵魂,揭示了当下都市人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荒芜与异化,在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阻隔下,对个体人格的重构与存
期刊
新世纪以来,新诗批评呈现出极为纷杂的状况,由于社会文化的深刻裂变和媒体文化的深度变异,新世纪诗坛处于暧昧不明的分化与重组状态,诗坛再无中心可言,出现了碎片化的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新诗批评与研究也不再有相对集中的批评对象和比较固定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碎片化的研究格局,很难进行比较清晰的整体性描述。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新世纪诗歌创作与批评的互动关系既有深度融合的一面,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疏离。在新世纪
期刊
日子像被无聊泡制的菜  丁酉年第一次理发  发丝从她指下,一根根,像光陰  疏疏密密、黑黑白白  坠落眼帘,  有一阵,像在剃度  ——原刊于《小诗界》2019年第二季(总第4期)  推荐语  “有一阵,像在剃度”几乎是在一瞬间照彻了整首诗,也使得日常性的现实在这里发生了某种扭转,甚至如渐暗的黄昏突然被一场暴雨短时间地擦亮——时间的器皿再次于灰尘和了无诗意中复现。诗歌写作就是一次次的精神事件。理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