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与诗学声音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直接以作者名字命名的《何与怀诗评集》,是澳洲华人学者何与怀博士多年来撰写的诗歌评论的集中呈现,收录的文章计有二十一篇。笔者深知,从事文学批评不易,而诗歌批评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尤甚。纵观海外华文世界,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可谓形单影只,何与怀却乐此不疲,永葆一颗年轻的诗心——既没有偏离其初心,也没有中断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反而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批评特色。这种建立在以人的主体与诗的言说之间的生命方式,到底体现出什么样的诗学坐标和精神向度?或者说,何与怀的诗歌批评到底体现出什么特点呢?
  首先,是诗性激情与思维活力的注入。一个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人,一旦失去激情,就等于失去活力,甚至失去精神生命。有向往,有冲劲,有对生命高度的景仰,人才有可能激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愫,会动心、动脑,不断激活思想、开拓思维,并在感知生活的同时,去寻找自己不吐不快的发声方式朝着某个方向不断探寻和攀缘。以此观照,何与怀的诗歌评论也许就是很生动的注脚。从他这些诗评文章中,显而易见,饱含着作者对所钟情的文化事业、对诗人作家的作品、对母语诗性的挚爱之情,乃至将内在激发的情感投射到他的思考和写作中,从而生发出一种感人的力量。尽管经过学院的严格训练,但他总是满怀激情,不断激活思维,去找寻自己的写作“兴奋点”,既力求严谨周全,又能摆脱学究气。如他写《流沙河:庄子让我心安理得》,你看不出他运用什么批评方法,自然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这与他对流沙河其人其诗其文特别欣赏有关,因而,他把散文随笔式写作当成评论写作来驾构文章,感性色彩固然浓厚,却不失理性思考和判断,不像某些四平八稳的所谓论文令人不敢恭维,且难以卒读。在文体上则不受条条框框所束缚,常常是根据诗人作品的不同特色而展开探析。这可能与何与怀所关注的对象,几乎清一色是他喜欢或熟悉的诗人有关。《那一湾定格了的崇高的母体乡愁——悼念余光中先生》《我看见那座巍然耸立的高山——祁连山下思昌耀》《他以闷雷般的吼叫告别世界——怀念梁宗岱先生》等文,诗意盎然而又议论风生,是散文还是评论?似乎是介于两种文体的临界线,行文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题目则是诗的语言,发出的是洋溢激情与理性思考交错的声音。他为刘湛秋、麦琪所写的《刘湛秋悉尼祭亡妻——三十年四角爱恨情仇走到尾声》《麦琪:心灵之旅已经结束》,充满的是人道主义的激情、怀旧的感伤和深切的怀念。作为《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副刊的主编,可能职业使然,在何与怀的意识里,所写的文字应当是给读者看的,应将心交给读者,尽力展示汉语写作的诗性意味和丰盈色彩,包括评论文字也不例外。因为说到底诗评论与诗艺术一样,都是通达人性和心灵的,是人写出来给人看的,只要点化灵犀,以真切的生命状态流露真实的生命感悟和识见,写作者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余的则可留给读者去思考和领悟。这种写作(实践)方式,或许是何与怀所倾心的,且符合其个人气质。
  其次,是知人论世与广度铺设的互衬。这部诗评集,最大的特点是所谈论的皆为诗人个案。诗人的立根之本,乃是笔下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对此,何与怀以个人的评判视角予以审视和甄别,既善于发现好的作品,又注重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去发掘作品不同寻常的趣味及特点,同时以具有审美眼光的论述呈示出来。明显的,这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所提倡的“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一脉相承,在评论具体诗人时,他常常从诗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与根源,结合诗人的生平等,进行广度铺设与深层探讨,尽力挖掘出作品的审美特质与风采意蕴,揭示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个性风格。比如《食指:曾经影响一代人的诗魂》,就明显地体现了一种”知人论世”思维认知视野下的历史认定。在《痛苦是她诗歌的源泉——试谈刘虹人生与诗品》《诗风人格高度一致的许耀林》等篇章,均能透过诗人的人生阅历、性情及人格特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个案式的赏析,尽可能集中地反映出诗人各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精神追求和命运际遇下的情感表达与诗意情趣。《晓声识器,真知灼见——从冰夫先生的诗作谈到他的诗评》一文,在这方面算是下足了一番功夫。论及其诗时,何与怀以冰夫的文本《消失的海岸》为例证明自己的预见。同时断言:冰夫对各种诗体、各种风格的掌握与运用,已渐入游刃有余、炉火纯青之境。继而指出诗人善于揭示和赞美“一潭秋水”的明丽、清新、温柔与多情,一旦豪情四溢,思绪万千,“一潭秋水”刹那间就会化作“滔滔奔流的江河”。在谈论其诗评时,认为冰夫既“晓声”又“识器”,对澳华诗坛特别给予热情关注,曾为部分澳华诗人撰写热诚中肯的评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看得出,何与怀的诗评既有“知人论世”的一面,又充满着现场感。
  再者,是主体意识与客观分析的结合。就诗歌批评而言,其实并不在于对作品说好还是说坏,关键的是在于优劣好坏都要道明令人信服的审美理由,即要具备作为批评家自身独特的眼力、独立的见解、独到的发现,才能突显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价值判断。这方面,在何与怀近期所写的《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试谈非马诗歌艺术追求与思想内涵》《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这两文中有着集中的体现。笔者认为,这是何与怀写得最为到位和最有分量的两篇评论力作,可谓洋洋大观,纵横捭阖,既有具体的客观深入分析,又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彰显。在评论非马时,从“反逆思考:非马诗作的重要特色”到“民族悲剧深深渗透的诗心”、从“非马探问:民族苦难的根源何在”到“弘扬普世价值承传终极关怀”等多个层面,着力发掘出非马诗歌的思想蕴涵与艺术追求,温婉而深刻地论述了这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诗人的心路历程、内在情感和艺术表现的整体格调和精神意蕴。难怪乎非马先生读到此文后特地来信给何与怀,兴奋地说:“感谢深入扎实的评论,把我自己较满意的几首诗聚在一起评论,您是头一位。也很敬佩您认真的态度,连诗作发表的刊物及日期都一一详列”。在评论澳华女诗人西贝时,可能是何与怀所写的诗人评论中用力最多、用情最深的一篇。盖其源在于,一是西贝的诗确实写得相当出色且具有个性气质;二是他们同为南开校友有着特殊情结;三是批评主体对创作主体的熟知、理解和把握尤为深入透彻。全文紧紧抓住西贝诗歌意象生发开去,认为“呈现她浓厚的数学底蕴”,继而逐步展开,有序推进,加以探讨。他发现了女诗人笔下的莫比乌斯带,“让意象走上无尽的循环之路”,道明西贝在意“意象叢非平庸性”,是为了“传达内心的不可言说的悟”。同时发觉“西贝与高行健共鸣”,那是“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哲理思考”使然。继而谈论“西贝意象与女性诗写:在细腻感触之上的有关完美与生命的悖论式的哲理思考”,并从“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看西贝意象与中国传统诗论,然后以《悬浮液》为例,认为这是“一个解读西贝意象的有趣例子。”从而断言,西贝“以通透的意象让诗歌穿越国度的篱笆”。巧妙的是,文章的最后荡开一笔,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西贝以“静守百年”来命名自己的诗集,那么又应“怎样才能承受真相?”至此,何与怀不回避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以一种理性而平静的语气,直言不讳地指出,不管怎样赞叹西贝意象如何纯净、简洁、含蓄、深刻,也不管怎样感到她一些诗中意象如何费解,她的诗就是她的诗,是诗歌百花园中之一种,不应因为西贝《静守百年》的成就,便把它彰显的自然、美好、纯净等品性看成“让诗歌重回”的唯一的方向;也不必要求她为了迎合读者而自行改变诗风,只希望她在自己风格上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何与怀诗歌评论不仅有理有节,而且把主体意识和客观分析互为结合,显示出其批评文章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老到。
  立足于跨文化视野来理清这部诗评集的内龙去脉,乃至潜藏其中的诗学思考和生命精神,那么,其所彰显的诗学价值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其他文献
1948年5月,毕肖普在好友洛威尔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看望庞德。此后,她数次去拜访庞德。她看见在逼仄的空间里,这位老诗人处于半癫狂状态,同时又有旺盛的创造力。那种在几乎静止的时间里努力与世界保持联系的顽强力量,有种孩童般的天真成分,像是一个人与时间的游戏。这些让毕肖普深受震动。几年后,她写了一首诗《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以此表达她对庞德的认识。1963年,毕肖普在给朋友安妮·斯蒂文
期刊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多 多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  唯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突然  我家树上的橘子  在秋风中晃动  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  河流倒流,也没有用  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  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翻开中国当代文学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作为白洋淀诗群的代表诗人
期刊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相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剧烈变革,影响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致使西方文学转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社会深感失望,出于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在文学创作领域,便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中有一部分,在工业革命后,对现实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情绪,他们厌恶工业化之后社会产生的痼疾,反对工业对人的异化,于是消极避世,作品倾向于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乡
期刊
中国新诗从诞生至今已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曲折的发展历程,使其沧桑而又活力四射。“文随世变”,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的“发声”依然回响于新的时代。就创作而言,一个时代的精神必有自身的特质,同理,一个时代的诗歌亦有独特的显在。在复杂多变、多元并存的21世纪,泡沫的生成与破灭瞬息万变,但诗意的阳光从未失真。若把当下诗歌置于新时代背景下考量,“人间好诗”的期待便更突显出呼唤的强烈。与谢榛同朝代的
期刊
诗人周伟驰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用在张烨的这本诗集中颇为精确,他说:“人是时空合力的产物,经验型的诗人,尤其是时空的结晶。”在张烨的诗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她对于生活细微的观察,并能恰当地用形象的比喻、物的意象来精准定位。在这本诗集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于人物的忧愁、欣喜、悲恸,通过相似历史情境中的典中人物的形象出现时,当下的一刻的悲欣就获得了一种深度浮雕式的、永恒的、立体的效果。尤其是“俯瞰蓝得古老而凄
期刊
这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雷雨,疲倦的长夏  喧嚣的除草机,后街就要被锯倒的一棵老树  水槽里堆积的碗碟,争吵,新闻爆炸  婴儿的啼哭,总是发呆坐过头的地铁站  久未登录的邮箱,谁遗失了时间的密码?  总想理解这些瞬间,又总以为一切  理所当然——生活的常态  不比你想象得更好,也不比怀疑得更糟  靠着药物活下去,如同靠着责任  让生活继续。遗忘是一种治疗,记忆也是  无论谁比谁活得更好,谁比谁更
期刊
浮云绘  向上看 那些浮云扔下的行踪  惊飞了一只飞鸟一天的行程  和一只蚂蚁人所不见的一生  只有飞翔才能抵达的悬崖上  那些没有泥土也能生长的柏树  松树和无名的藤蔓  只有风知道它云雾中凝结的露珠  以及昨天和今天 它所经历的  比云雾更确切的委屈  向上看 在追逐被浮云所包围的鸟巢的道路上  一条蛇褪掉了已经死去的皮囊  却不幸臃肿地瘫痪在草丛里  它在努力修复交配时 由于母蛇过分的反抗 
期刊
当诗坛前辈呼岩鸾先生撰写的《包容冰诗歌论》即将付梓之际,希望笔者说几句话,的确有捉襟见肘之感。我们因诗文而结缘,虽未谋面,却称得上是“忘年”之神交。纵览这部关于当代诗人包容冰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度品评的专著,可以看出,身兼诗人和诗评家的呼岩鸾在个体灵魂的二度创作中,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语境,思考中国式生存与命运,呼唤人性的真美善,重视生命价值与人格意义。同时可以感受到,一个诗者、智者和长者对于后辈诗人
期刊
在喧嚣的诗坛,胡弦是唯一沉默多于话语的人。他的眉宇间,有我所无法读懂的神情,温和、沉默、坚定。他是个极有才情的诗人,他能找出表面上任何事物毫不相干的神秘的相连性,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碎片,吸引你调动起所遇到的各种经历,去吸收它。诗集《沙漏》这个题目和里面所选的诗一样,鲜活而又难以定义的感觉,去掉皮肉,凝练准确到只剩骨头的悄无声息的语言,是他认识与情感,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期刊
当海德格尔借荷尔德林的诗说人应该“诗意”地棲居时,他试图为过于理性、过于张扬自我的现代人织就一袭不为外物所累、轻盈飘逸的如纱锦袍,其上绣满了心有余裕、信马由缰的洒脱之花,他想用即将成为背影的诗意来拯救现代人脆弱、焦躁的灵魂;岂不知,在这上面,汉语新诗早已是长袖善舞:当李白长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时,人生的诗意在他的心中何止豪气干云!诗仙曾经沧海的生活感触所引致的人生练达恐怕是现代人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