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机制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xiandin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本县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强制性教学、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等问题,我们确立了以“整体发展”为指导思想,依据心理学、课标理念和现代科学的认知派激励理论,尝试运用“小学激励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评价要素与标准
  
  1.评价要素。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涉及到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诸多方面。实践中我们选取如下因素进行评价:(1)数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氛围;(4)教师行为;(5)教学方法;(6)教学效果。
  2.评价标准。针对各评价要素,我们制定了供教师、学生参考的评价标准(略)。
  
  二、实施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让教师和学生明确评价要素与标准,将评价表印发给教师和学生,或张贴在教室的板报上,教师向学生说明评价的目的、内容和填写方法。形成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以此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和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让教师明确评比奖励办法。每个学期随机听每位教师两至三节课,听完课后先由上课教师自评,再由学生评、听课教师评,最后由教研组长综合评。综合评价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要努力)。期末和学年度末各统计评价等级一次,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优、评先和奖励条件依据之一。
  
  三、实施评价体现的理念与效果
  
  1.体现了《课标》中关于评价的以下理念:(1)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2)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评价。(4)让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
  2.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通过两年的实践,课堂教学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学生、课堂教学和教师等方面:(1)教师有教学目标意识,能制定或提出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追求实现学习目标的愿望,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2)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注意跟学生对话沟通,课堂上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平等、民主、感情融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主人,(3)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语言、情感、动作激励学生,学生学习愉快,健康、积极向上,(4)教师改变了教学行为和方法。教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教材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激励方法、方式和手段,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正在由被动地学习向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苦学向乐学转变。(5)教师注重提供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空,学生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习方式有较明显转变,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高。(6)学生学习负担减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课堂学习轻松愉快,身心得到健康发展。(7)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注重全面性和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好,得到教师的评价鼓励,体验到学习活动的快乐与学习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心,(8)学生喜欢学习数学,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其他文献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一条正确、快捷的写作之路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心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每当教师布置一篇作文后,学生有的冥思苦想,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写不出几行字;有的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其实,是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意识。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况。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多说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好吗?”“老师是这样认为的,
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医疗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分析了我国乡村医疗卫生发展现状,卫生水平与城市地区差距较大,功能脆弱,人才缺失严重。我国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