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本科质量评估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证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处于国际和国内的领先地位,中外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通过教学和课程检查与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英国:定期审查及年度审查
  1989年起英国政府开始组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在1997年以前,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官方评估由英国3个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组织实施,它们是英格兰(及北爱尔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苏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以及威尔士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它们对英国大学进行3年一个周期的评估,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审计”和对科研成果的评比。评估结果作为今后3个年度拨款的依据。自1997年起,则建立了非政府的第三方代理机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总署(QAA)接受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委托来组织实施教育质量评估,体现了客观、公平和透明的原则。
  英国的评估按照开展评估的时间划分,一般分为定期审查和年度审查。定期审查一般是5年到6年执行一次,一般侧重于学校评价,是学校自我评估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学校一般会大规模的组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同校外专家共同对学校近期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评。年度审查是指院、系每年必须审查所有的教学模块和学习课程(英国许多高校将教学单元分为教学模块和学习课程),并写出每个教学环节和学习课程的自评报告。
  按照评估人员的组成,又可分为校外督察员制度和同行听课制度。校外督察员制度具体是指学校每隔3年聘请一批相关专业领域,熟悉高校考试程序、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对校内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评估专家组一般主要是对教学课程、学科结构、教学方法、学位计划、评估过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每年向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提交一份年度评估报告。同时,校外督察员还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做出专业的判断。英国大学有同行听课制度的传统,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环节。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授,都要接受甚至邀请同行去听课,并作出判断。评论意见汇总后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此外,各所高校还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评估,强调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价,一般包括口头性的意见、正式评估问卷和网上调查等形式。评估结果由学校进行分析后反馈给系主任和任课教师,并在教师提职和工资方面发生影响。
  英国高校的自评体系较为完善,无论是短期或长期的评估都注重对过程的监控,对时效标准的掌握。校内评估与校外监控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教育评估体系。同时由于校内自评有着自身时效性的优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弥补和纠正,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因此更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美国:评估范围分三大类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多样性、竞争性和分散性的系统,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教育系统难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为此,美国大学自发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组织,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以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组织按照评估范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国家认证组织;第二类是区域性教学质量评估组织;第三类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其中,前两类教学质量评估组织是对高等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估,又称为高等学校认证评估。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对学校的办学目标、物质条件、经费来源、师资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学生工作、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办公及体育设施、各级管理水平、总体办学效益、多元化等方面进行评估。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采取自我评估与同行评估相结合、书面评估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体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同行领域学术的权威性。这既能有效地避免评估中介弄虚作假的现象,又加强了评估者与被评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从而真正达到促进质量提高的认证目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过程是循环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每10年对学校进行一次评估,然后过5年检测上次评估的效益,即测评学校对认证机构提出的有关学校质量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和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高校在通过评估认证后逐渐松懈、名不副实的倾向,使其不断进取以维持与所获得的教学质量评估认证资格相一致的水平。
  美国的高等学校之所以自愿参加这种非政府行为的教学质量评估,是因为美国的大学都想通过外部的客观评估向公众和社会表明其教学质量,扩大社会知名度和提高学校的声誉,吸引社会的投资和赞助,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同时,更重要的是申请联邦政府的资助,因为评估结果是联邦政府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逐渐从“质量评估”向“质量保障”模式转变。美国许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专业人士认为,认证工作应转变模式,认证机构应从“审计员”的角色提升为优秀教育质量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为此,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协会提出,教学质量评估机构不仅要为高等教育把好门,还要肩负起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鼓励和倡导质量保障的好做法、好经验的使命;要将高校工作各环节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纳入评价体系,增强高校自我、自愿、经常、全面的评估检查意识和能力。
其他文献
建立“管、办、评”分离的高校评估制度,“管”是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管理,制定指导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办”是校长负责办学;“评”是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2004年8月,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评估,确立了每5年一轮的评估体系。10年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成为高校的一个热名词。在建立国家评估体系的同时,高
从今年开始,全国诸多高校又将迎来新一轮“大考”——新一轮教育评估。2013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至2018年开展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这也是自2008年第一轮本科教育评估结束后,由教育部门主导的又一次大规模高校质量监测。  本科质量下降引发担忧  高校扩招后,大部分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高等教育的基础来讲,很多高校不具备承担这样大规模高
评估不只是发现问题,而且要研究问题,重点在解决问题,评估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从先行的院校来看,多数高校变压力为动力,且已收到早评估早起步、早建设、早规范、早发展的良性效果。有专家称,迎评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广东白云学院:加强顶层设计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广东白云学院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广东白云学院校长曾小彬告诉《教育》旬刊记者:“
目的:  利用DTI、MRS技术评价亚急性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胼胝体各亚区域微观结构和代谢水平及其短期变化,并对DTI和MRS参数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关系做初步探讨。  方法
近年来,高校评估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8年的第一轮教学评估中,虽然时有诟病,甚至有些人认为评估就是造假,“把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编出来……”但不可否认,教学评估依然是引导高校内涵式发展、争创一流的“指挥棒”。  惹人吐槽的评估乱象  弄虚作假与形式主义  早在2008年6月,针对列入首轮计划的592所本科高校的评估全面结束。在充分肯定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一次意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有着非常良好愿望的事情,为什么成了为人诟病、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评估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谁?在“迎评促建”的方针下,是促进了教学,还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妨碍了高校自身发展的轨迹?  现有的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其中新增备案专业1804个,新增审批专业70个,撤销专业26个。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有何特点?撤销的都是哪些专业?这份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是否对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指导意义?  新兴战略性专业吃香  这是2012年实施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来第二次公布新增备案、审批专业。按照新的专业设置规定,对新专业目录里有的专业,按
日前,国家教育部批复同意正式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该校今年预计在全球招收300名本科生,其中,内地本科生每人每年学费约1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在已有的7所同样具有法人资格、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也是最贵的(见下表)。  不出国的留学  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看来,中外合作办学开辟了“不出国的留学”途径。  除长江商学院(不招收本科生)和昆山杜克大学(今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