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增专业“新”在哪儿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其中新增备案专业1804个,新增审批专业70个,撤销专业26个。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有何特点?撤销的都是哪些专业?这份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是否对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指导意义?
  新兴战略性专业吃香
  这是2012年实施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来第二次公布新增备案、审批专业。按照新的专业设置规定,对新专业目录里有的专业,按有关程序经教育部备案即可;而对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以及新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则须报教育部审批。据了解,此次新增备案专业1804个、审批专业70个,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索马里语、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大连海洋大学的水生动物医学3个专业是新专业目录没有的专业。
  今年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最热门的恐怕要数“物联网工程”。共有85所高校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既有宁波大学、湖南师大等一本院校,也有很多二本、三本院校。为何物联网工程这么吃香?据了解,物联网被誉为全球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被纳入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级,人才缺口巨大。武汉大学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所长黄传河教授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增幅近年来在全国最大,加上这次新批85所,全国开办物联网工程的高校已达351所。
  事实上,吃香的不只是物联网工程,很多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专业都很吃香。通过对新增专业结果统计发现,共有武汉大学、扬州大学等46所高校新增新能源(能源)类专业,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8所高校新增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材料类专业,河北大学等33所高校新增中医制药、生物制药等专业,大连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新增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类专业。
  近年来,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巨大需求。教育部2010年曾下发通知,要求有关高校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新兴战略性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农业和医药,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等五大产业。
  扬州大学这次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谈到申办该专业的初衷,专业负责人杨华教授指出,尽管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审批24所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但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仍严重滞后,人才培养的规模不大,教学质量不高。新能源人才不足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此,扬州大学决定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烧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设置紧贴国家战略
  在此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中,与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等战略相关,语言文化类专业、房地产类专业、建筑类专业升温。据统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51所高校开办翻译专业,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27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广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开办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25所高校开办城市管理、城乡规划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今年新增翻译专业,该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玉红介绍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国家对外交流开放合作的深入,翻译人才愈发重要和稀缺,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博览局都直接到广西师范大学要优秀翻译。所以该校翻译专业便应运而生,学校将打造精品课程,培养品牌学生,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译能力。“首届预计招生60人,两个班。”刘玉红说,学校有办学基础,目前有10多个教育实践基地,今年开始招生的翻译学本科生,博士和教授将直接给新生上课。除了广西师大外,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云南、贵州等地,还有遵义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10多所学校开设翻译、法语、泰语等语言交流类专业。
  此外,在此次新增审批专业名单中,还有一批警察学院开设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重庆警察学院副院长陈家逊表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日益凸显,今年2月底,中央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意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不过,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却相对紧缺。以重庆市为例,网络安全与执法人才需求量大约是5000人,但现在不到2000人。此次重庆警察学院申报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就是要弥补网络安全执法方面的短板,但遗憾并没有被批准。
  专业建设有其内在规律
  此次新增备案、审批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撤销专业是否都是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说,此次教育部新增专业名单中,有8个是就业状况良好的“绿牌专业”,包括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共有32所高校开设。但也有部分就业预警的“黄牌”“红牌”专业,共有23所高校开设动画、数学、生物工程、英语等“红牌专业”,35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等“黄牌专业”。从被撤销的专业来看,26个撤销专业中,只有5所学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汉语言文学3个专业属于就业形势较严峻的“黄牌专业”。
  王伯庆表示,“总体来看,专业设置跟就业形势的相关性不强。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仍缺乏社会需求导向,专业开设要有办学条件论证,但缺乏实证的、科学的需求论证。”
  据了解,部分学校新增的专业,可能是其它学校撤销的专业。江苏师范大学今年撤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该校副校长方忠表示:“我们在大量调查论证基础上,停招服装与服饰设计,是因为该专业不符合学校发展大方向,就业前景也不理想。”与此相反,扬州大学却在今年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调整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对此,方忠说:“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它要求学校必须把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把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特色、特长相结合,加强预见性,强化实践性,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
  丽水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使得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涌入东部,对当地的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迫切需要有民族理论和熟悉民族政策的专业人才。丽水学院长期对聚居在丽水境内的畲族及其他移民族群进行研究,有一定办学基础和特色,因此今年新增了“民族学”专业。
  对高考填报志愿有一定影响
  王伯庆指出,仅仅从这份新增专业名单,无法分析出哪些专业适合学生填报。因为具体到不同高校,由于各地的劳动市场供需情况不同,每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这所高校的新增专业就业好,并不意味着别的高校新增专业就业也同样好。各地应当对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特有的供需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并将相应的就业信息公开,为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填报志愿导航。
  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院长赵京指出,考生填报高校新增专业,需要谨慎分析,掌握足够信息,尤其对新增专业的办学基础如何,是盲目跟风设置,还是有一定基础,要做详细考证。此外,由于新兴产业发展未来并不明晰,某些专业可能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才,而某些专业在短期内又可能急需大量人才,这给考生填报志愿带来未知数。
其他文献
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目前已经变成真真实实的“万人嫌”。2013年1月有媒体报道,著名作家铁流为评副高职称考了12年英语。铁流尚且如此,何况平头百姓?职称外语考试要么取消,要么规范,这是全社会的呼声,职称外语考试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13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职称外语改革将进行试点,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划分,突出实践要求。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
阿尔茨海黙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广泛认可的发病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Aβ的聚集、纤维化、寡聚体形成被认为是AD病理的起始因素。Aβ由β-淀粉样蛋白前体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166(CD16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NSCLC
建立“管、办、评”分离的高校评估制度,“管”是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管理,制定指导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办”是校长负责办学;“评”是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2004年8月,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评估,确立了每5年一轮的评估体系。10年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成为高校的一个热名词。在建立国家评估体系的同时,高
从今年开始,全国诸多高校又将迎来新一轮“大考”——新一轮教育评估。2013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至2018年开展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这也是自2008年第一轮本科教育评估结束后,由教育部门主导的又一次大规模高校质量监测。  本科质量下降引发担忧  高校扩招后,大部分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高等教育的基础来讲,很多高校不具备承担这样大规模高
评估不只是发现问题,而且要研究问题,重点在解决问题,评估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从先行的院校来看,多数高校变压力为动力,且已收到早评估早起步、早建设、早规范、早发展的良性效果。有专家称,迎评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广东白云学院:加强顶层设计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广东白云学院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广东白云学院校长曾小彬告诉《教育》旬刊记者:“
目的:  利用DTI、MRS技术评价亚急性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胼胝体各亚区域微观结构和代谢水平及其短期变化,并对DTI和MRS参数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关系做初步探讨。  方法
近年来,高校评估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8年的第一轮教学评估中,虽然时有诟病,甚至有些人认为评估就是造假,“把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编出来……”但不可否认,教学评估依然是引导高校内涵式发展、争创一流的“指挥棒”。  惹人吐槽的评估乱象  弄虚作假与形式主义  早在2008年6月,针对列入首轮计划的592所本科高校的评估全面结束。在充分肯定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一次意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有着非常良好愿望的事情,为什么成了为人诟病、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评估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谁?在“迎评促建”的方针下,是促进了教学,还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妨碍了高校自身发展的轨迹?  现有的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lamouti coding for 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 with cyclic prefix(CP) for two transmit antennas, which can avoid the imagi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