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稳定性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在多层建筑的设计时,如何减少对其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多层建筑设计 结构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功能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多层建筑结构形式也渐渐从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的转变,在高抗震地区的多层建筑还会适当加上剪力墙结构,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下的结构安全。多层建筑通常要求上部小空间轴线布置,其下部就要求大空间轴线布置。这样的要求就跟结构合理的布置正好相反。在多层建筑的结构下部会承受楼层很大的压力,而上部的受力则较小,通常在布置的时候就该是下部的墙多、刚度大、柱网密集,到了上部就逐渐减少墙、柱数量,以扩大轴线的间距,这样一来对结构安生性的要求就更高,尤其是结构稳定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在多层建筑的设计时如何减少对其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1 建筑场地和地基是否具有稳定性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以及阅读相关资料,发现有些建筑的基础选型上与上部结构不相适应。地基的稳定决定了整体上部结构的安全性,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因素较多,主要是上部结构的荷载,岩土的类型和地下分布情况,地下水位状况以及地质灾害的情况。对于设计人员须在了解建筑场地和地基有情况下才能進行基础设计,就基础形式而言,一般多层建筑优先采用独立基础,若基础较弱,会使用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此外,相关的抗震要求等对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以上的各种因素,再结合工程设计的造价总体规划,对地基基础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从而得出地基设计的基本数据。
  2 基础梁的设计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当基础埋置的深度较深的时候,可用基础系梁来降低底层柱计算长度。一般来说,在± 0.00以下进行系梁的设置,此时的系梁最好按照一层的框架梁来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将系梁以下的柱子按照短柱子处理的方式。一旦工程条件参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是符合第6.1.11条规定的,那么就需要设置出基础系梁。根据抗震的要求,基础系梁的构造设置可沿着两个主轴方向来进行。而基础系梁的截面高度则可以取柱子的中心距1/12~1/15,在构造设置基础系梁的时候,纵向的受力钢筋可通过上述的设计连接柱时的最大轴力设计数值的10%当压力抑或拉力来计算得出。在构造配筋的时候,应该符合最小配筋率,在基础系梁上进行作业,一旦当填充墙抑或楼梯住等有荷载传来时,要跟设计连接柱时的最大轴力设计数值的10%来叠加地进行计算。并且基础系梁的横截面积也要适宜地进行增大,且算出的配筋要符合构造配筋的受力要求。当基础系梁在构造时的顶标高一般来说是跟基础顶标高是一样的。为了减小基础系梁的计算跨度,应采用素混凝土来浇筑基础梁下跟独立的基础锥形斜坡抑或者是台阶空隙的部分的处理方法将其填平和基础顶面一样高,这样之后在对基础系梁实施浇筑。若要以基础系梁作平衡柱底弯矩,那么就要根据框架梁对基础系梁的截面尺寸跟配筋的尺寸作出合理的设计。这里的拉梁正弯矩所有的钢筋全都要拉通,对于负弯矩就至少要将1/2跨的钢筋拉通,关于基础系梁所有的纵筋当在框架柱内进行箍筋的加密与锚固以及其他类似于抗震构造要求等等时,要完全跟上部框架梁吻合才行,而且在此时此刻要在基础顶部设置出拉梁。基础梁也常用于砖混结构的房屋,它与构造柱一起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以抵抗抗震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它对房屋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长高比,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整体稳定。
  3 裂缝问题
  在多层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比如因房屋产生倾斜而导致裂缝;因倾斜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致使部分构件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温差应力造成的裂缝;干缩和收缩裂缝;构造处理不当在结点处产生裂缝;构件强度或刚度不足发生变形而产生裂缝;使用劣质材料产生的裂缝;施工不规范造成的裂缝;因偷工减料造成的裂缝等等,任何原因的出现的裂缝对结构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了到材料、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条件对裂缝的影响,在施工过程出现裂缝时,要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详细分析,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案,以有效解决裂缝问题,比如:人们经常误以为外墙腻子跟聚合物的抹面砂浆它们两者的粘结强度越快、越强、越有弹性就越好,其实这只是片面的,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水泥一旦水化,它形成了强度以后,具备的不是弹性却是刚性,如果说具有弹性,也仅仅是在水泥强度还未至正常值的范围内,如果真的是高弹性的材料,那么其封闭性是极强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水泥才能够封闭水泥的微孔,这是用来防止在自然条件下水泥进行自我养护与预防水泥水化,但是这种特性不利于释放水泥的内应力。
  4 多层建筑的防震设计
  当强烈地震来临时,作用于建筑物上对其的破坏过程与机理相当的复杂,所以要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概念,以避免当地震来临时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于直接倒塌,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体现。而对于多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概念应从整体上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把握,才能使得设计更具合理性。将设计做到最细微甚而对单根的构建细部进行设计,做到既经济且安全,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形美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与结合。抗震设计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建筑物体形的设计,又以处于高烈度的地震区的建筑物为最。若是建筑物体形是不规则的,在平面上有凸出凹进或者在立面上错落有致,都容易造成结构的某些部位在强度与刚度上的突变,从而导致变形集中与应力集中,一旦形成了薄弱的部位,则通常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地震危害;并且建筑物体形规则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抗侧力的构件在布置时的有效合理性能,也就影响了建筑物的工程造价。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抗震的结构体系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而言,对于多层的民用建筑其主要的结构形式是框架结构。不过对于处在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而言,特别是对于9度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而言,不能习惯的沿用框架结构,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与使用功能适当的增加混凝土墙,增加整体刚度,满足位移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袁浪;劳文.高烈度地震区多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浙江建筑.2007/08
  [2]于桂萍;关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
  [3]李向东;刘小民.多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福建建材.2009/02
  [4]张科;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科技资讯.2009/18
  [5] 王卫东,王勇;浅议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J].山西建筑,2005/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着重探分析了混凝土路桥防水处理的现状、机理及重要性,详细介绍该防水卷材的性能、防水构造、基层处理、节点细部处理和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公路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公路工程防水施工的现状   1.1路桥破坏的原因   路桥钢筋混凝土在构造应力、温度干缩变形、车辆载荷等因素影响下,通常会产生细微裂缝,导致:①水进入混凝土裂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基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室建筑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质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下室建筑的特点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的建筑,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低2m以上的建筑。就其建筑形式而言,可分为附建式和单建式两大类。   附建的地下建筑都是附建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
摘要:我国的电网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也越来越受到变电站工程的青睐。其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是较为常用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以唐乃亥330千伏的变电站工程建设为实例,探讨在高海拔寒冷地区超长大体积GIS混凝土的基础技术原理,进而研究改进工序的方法。作为一种可靠的变电设备,目前GIS已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进行330千伏的变电站进行安装时必须保证期无尘密封等,才能使其在投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浅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做好继电保护的验收、日常操作工作,防止保护装置发生拒动和误动。第二,转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通过对事故的总结和处理了解继电保护可靠运行中可能会出
摘要: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加强措施,以期能够对广大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拉动内需政策的陆续实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各地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施工企业在迎来一
摘要: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项目中标后,应立即组织恰当的人员组成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部管理机构。项目部各管理部门应配备素质结构合理、齐备的人员以满足工程技术管理的需要。各部门应该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特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结合工程实例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及监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培训中心基坑深度为6.0m,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主楼13层,裙楼4层,地下2层,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其南侧距原有办公楼外墙3m(基础为筏板基础)。北侧距围墙2.5m,东西侧距围墙8m(图1)。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的成熟,工程造价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展开了分析与说明,如何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合同双方合法的经济利益进行阐述。  关键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