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基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的选型必须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确定。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1 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1.1.1 地下渗水,土坡滑动,地基不稳或是变形
  地下水的流动与冲击,或是地基渗水,致使建筑土坡滑动,造成地基不稳固,甚至可能存在倾斜现象,地基一旦变形,为后期施工带来极大难题,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1.1.2 特殊土地加固措施不完善
  我国东部和南方很多建筑工程都是在软土等特殊土体上进行的,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土体没有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很容易导致地基基础问题。
  1.2 地基基础设计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2.1 缺乏对地质情况的全面了解
  建筑工程需要因地制宜,施工之前对建筑地形和施工场地进行深入的勘测、研究与分析,是一切建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与重点所在。在地基基础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工程前期勘查工作不到位引起的,比如:施工前的工程勘测和地址勘察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合理科学的勘察,由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恶劣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以往的建筑工程中,由于对地质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导致的地基基础问题,其教训是惨痛的。
  1.2.2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不合
  设计方案不合理,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数据的计算中产生失误,如低估建筑工程的实际荷载量,实际建设中地基承重能力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是地基的沉降计算不合理,地基沉降过大,地基基础建设失控,导致工程事故和地基基础问题。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设计人员没有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承重能力、建筑物高度、平面布置以及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要求选择适用的地基基础形式,使得地基基础建设存在问题。
  1.2.3 施工质量和环境变化对地基产生的影响
  在设计方案的施工过程中,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施工标准经验收之后不达标或是不服从施工质量监理的管理,都会为施工质量带来很大问题。另外,如果没有按照图纸进行规范化施工,基础平面的位置与尺寸等参数出现误差,很容易产生地基基础的问题。
  2 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的措施
  2.1 对地质进行勘探,做好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岩石与土体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地质作用,地质构成和地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工程地下土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地域面积广阔,每个地区受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存在很多特殊地质,如软土、冻土等。
  做好地基基础设计,避免问题的发生,首要的是在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之前,对地基所在的地形与地质构成进行勘探,避免将已有的地质报告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将理论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避免盲目设计和弄虚作假。根据建筑场地的特点,确定工程勘探的目标与任务,对建筑工程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根据对场地地形地质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
  进行地基基础方案的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科学、客观地估量地基沉降的范围,测算地下室底板受力,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控制,重视地基沉降计算的范围与要求,充分利用复合地基对地基进行加固,并考虑静压柱的适用性。
  2.2 特殊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2.2.1 换填土处理法
  换填土处理法,就是当地基无法满足所应有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且软土层的厚度不大情况下,对软土层进行采挖,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分层填充稳定性较好的材质,如砂石、灰土、炉渣、粉煤灰等,并进行强夯打压,加大地基的密度,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使原来的软土地基在改造后符合建筑施工的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换填土处理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土层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土质不均匀、排水较差的软土地基。
  在软土等特殊的土层中,用物理硬度较好的岩石或土体材料对地基中的不良土体进行替换,形成双层或是多重地基,目的在于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在建筑施工中尽可能减少沉降,进行置换填充的具体方法有振冲置换法、褥垫法、换土垫层法等。
  2.2.2 动力固结或强夯法
  动力软土地基加固法又称强夯法,一般采用8吨~30吨的重锤,在8-20米的高空对地基进行强夯打压加密,实现加固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压缩性能、改善砂土抗液化条件,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最终目的。
  动力固结法适用于饱和性粘土地基,延伸了传统的动力固结置换方式,利用外部夯打力,将强度较高的材料打入地基,在施工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与原有地基形成新的承载力强调的复合地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
  2.2.3 灌入浆料固化物
  通过向土体灌入泥浆、水泥、石灰以及其它的固化浆料这种方式,来增强地基基础的强度,可以提高其稳定性,降低沉降数值。灌入固化物的主要操作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灌注法、挤密灌注加固法等。
  水泥土搅拌法又称作深层搅拌法,将水泥等材质混入淤泥、粘土等软弱地基中,通过机械搅拌,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降低含水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高压喷射注浆法,与动力固结方法,有某些相似性。这种方式利用高压喷射机械,将水泥、粉煤灰等强度和固结性较好的材料向软弱地基深层,进行注浆,以此来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目前,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土、粉土等含水量较多的软弱地基中。
  2.2.4 排水挤密固结法
  顾名思义,排水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沼泽、江河湖海等周边的软土地基,通过特殊方式进行排水吸水,指对土体进行水分排挤,提高土体的密度与强度,进行土体固结,以增强地基基础的承重能力,降低沉降范围。
  比如用机械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层中,经过预压负荷,使水分沿塑料板上渗到砂垫层中,以此来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挤密加固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是一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固处理效果好,施工简单,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來越广。
  2.2.5 加筋法
  加筋处理技术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是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或者在边坡打入土钉、碎石桩等,以此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增强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 结束语
  地基基础设计对建筑施工作用重大,在设计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基问题的处理,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沉降范围。
  参考文献:
  [1] 许红霞.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09,(05).
  [2] 贾卫超,梁鹏虎.地基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1).
  [3] 刘乐天.浅谈建筑软土地基基础设计的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 李建峰.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与比选[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9).
  [5] 丁旭坚.软土地基上带裙房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土木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
摘要: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防火、抗爆裂性能低的特点,采用低熔点(聚丙烯纤维)及高熔点纤维(钢纤维)混杂的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抗爆裂性能)进行改善。文章介绍了试验的原材料,相应的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结果,其中包括混杂纤维对高温下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爆裂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分析了混杂纤维改善混凝土高温性能机理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够对高性能混凝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程序,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和建筑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建筑创作,不仅仅是遵循规范,还有无限的内涵在其中,灵感来自生活。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生活的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只有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运
摘 要:本文分别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控制措施,并对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控制 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严重影响着建设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就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排烟设计;分析  中圖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工程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地下室防排烟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室消防楼梯与地下室的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的前室如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为进一步提升房屋的性能和质量,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以及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施工实际,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相应的实用技术以及钢筋技术、防渗漏处理等难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钢筋技术;防渗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出现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介绍了房建施工的注浆方法,并对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运用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注浆技术;房屋建筑;施工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加强了对于施工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其中注浆技术因具有便于操作、工艺简单、防水性强等优势,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注浆技
摘要:本文作者着重探分析了混凝土路桥防水处理的现状、机理及重要性,详细介绍该防水卷材的性能、防水构造、基层处理、节点细部处理和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公路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公路工程防水施工的现状   1.1路桥破坏的原因   路桥钢筋混凝土在构造应力、温度干缩变形、车辆载荷等因素影响下,通常会产生细微裂缝,导致:①水进入混凝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