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浅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做好继电保护的验收、日常操作工作,防止保护装置发生拒动和误动。第二,转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通过对事故的总结和处理了解继电保护可靠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和完善。第三,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的微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最终现实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
  1 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
  1.1 确保继电保护的验收和日常操作能够合理进行
  1.1.1 做好继电保护的验收工作。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调试和严格的自检,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工厂方面可组织检修部、运行部和生产部等部门对整个装置进行整组、开关合跳等试验,在继电保护设备生产人员的指挥下运行有效时间,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2 科学操作、定期检查。在与继电保护装置有关的情况出现变更时,负责人要对包括变更具体内容和时间在内的变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注意事项进行核对。交接班时要对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在早晚班中间安排一到两次全面、系统的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关、压板位置是否正确;各个回路接线处是否正常;继电器接点是否完好,线圈及附加电阻的温度是否适宜,是否被高温损坏;保护压板是否开始使用;指示灯、运行的监视灯指示是否准确;光字牌、警铃、事故音响是否出现故障等。
  1.1.3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除了要求操作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在对装置进行例行检查前,操作人员要预先对二次回路端子、继电器、信号掉牌及压板等进行熟悉和了解,以便使操作能够按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进行。在编写设备使用说明书时,应该做到详细、准确、规范,使值班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说明书中的内容,避免因不了解而导致误操作现象发生。
  1.1.4 另外,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说明,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例如,某110kV变电站发生110kV母PT失压,备自投动作,主供跳开,备供未合,导致全站失电。在分析事故原因后发现,二次电压线A630凤凰端子排扣反,导致PT失压,跳主供开关的线接在手跳回路中,手跳将备自投闭锁,致使备供没有合上,全站失电。凤凰端子排扣反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定值是负责定值管理的工作人员下发的,而现场实际负荷电流的大小只有保護人员才知道,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有时不具有稳定性,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说明和重视。因此这次事故主要因为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不够重视,没有对其运行进行准确操作造成的。
  1.2 转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
  在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验收、日常检查工作,并能准确操作后,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概率将明显下降。然而,若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事故,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并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及时地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从而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
  1.2.1 加强对相关数据的利用。通常,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工作的连续性和隐蔽性,即在保护操作结束后设备可能还会连续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就容易对用电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在日常操作中不易察觉,当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被发现。而利用故障录波、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装置灯光显示信号等信息来还原故障发生时设备的有关情况,则能有效地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消除连续性和隐蔽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2.2 对故障原因进行有效区分。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种类很多,原因也很多,有时很难界定是人为事故还是设备事故,因此对于事故原因的判定绝不能仅凭以往的经验作为依据,而是要有原则、有依据地一步步进行检查。对于设备存在的问题,操作和值班人员要如实向技术人员反映,以便技术人员对装置运行可靠性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2.3 对事故处理采用正确的方法。在对事故进行处理之前,要保证所使用的继电保护测试仪、移相器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具有高输入阻抗性能,同时要按照有关方面的要求确保试验所用的电源为直流单独供电电源。除了要做好事故处理的准备工作外,还要采取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整组试验法、顺序检查法和逆序检查法。
  (1)整组试验法主要通过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动作逻辑等是否正常来判明问题产生的根源。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现故障,缺点是不能有效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这种检查方法发现问题后,经过处理,能提高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2)顺序检查法按照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依次进行,通过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等不可靠性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3)逆序检查法则是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出现误动的不可靠性,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
  1.3 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水平
  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水平,可以使对继电保护的验收、日常管理和操作等工作更加便捷有效,也能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更是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综合其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水平。
  1.3.1 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微机化和网络化水平。
  (1)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保护硬件的科技含量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和存储容量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用成套的工控机做继电保护的想法在技术上已经变得可行,这样,就能使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的微机不可靠性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微机化如何能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将深入到各种工业领域,为电力系统提供通信手段,彻底改变继电保护的运行方式和状态。
  (2)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的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映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只能是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安装、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目的不仅是缩小事故范围,还希望它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想要实现这一设想的前提条件是要将整个电力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急待提高。
  1.3.2 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是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技术创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这一词汇已经出现在社会的很多领域,诸如神经网络、进化规划、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将使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而其工作的连续性和隐蔽性等不可靠因素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2 结束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故障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继电保护装置偶尔也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情况,降低了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进而对安全、稳定供电造成威胁。笔者通过对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进行探讨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炜.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2,(08).
  [2] 夏雨.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6).
  [3] 曹岩.浅谈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提升方法[C].黑龙江科技;2008,(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程序,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和建筑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建筑创作,不仅仅是遵循规范,还有无限的内涵在其中,灵感来自生活。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生活的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只有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运
摘 要:本文分别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控制措施,并对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控制 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严重影响着建设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就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排烟设计;分析  中圖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工程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地下室防排烟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室消防楼梯与地下室的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的前室如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为进一步提升房屋的性能和质量,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以及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施工实际,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相应的实用技术以及钢筋技术、防渗漏处理等难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钢筋技术;防渗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出现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介绍了房建施工的注浆方法,并对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运用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注浆技术;房屋建筑;施工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加强了对于施工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其中注浆技术因具有便于操作、工艺简单、防水性强等优势,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注浆技
摘要:本文作者着重探分析了混凝土路桥防水处理的现状、机理及重要性,详细介绍该防水卷材的性能、防水构造、基层处理、节点细部处理和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公路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公路工程防水施工的现状   1.1路桥破坏的原因   路桥钢筋混凝土在构造应力、温度干缩变形、车辆载荷等因素影响下,通常会产生细微裂缝,导致:①水进入混凝土裂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基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室建筑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质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下室建筑的特点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的建筑,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低2m以上的建筑。就其建筑形式而言,可分为附建式和单建式两大类。   附建的地下建筑都是附建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
摘要:我国的电网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也越来越受到变电站工程的青睐。其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是较为常用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以唐乃亥330千伏的变电站工程建设为实例,探讨在高海拔寒冷地区超长大体积GIS混凝土的基础技术原理,进而研究改进工序的方法。作为一种可靠的变电设备,目前GIS已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进行330千伏的变电站进行安装时必须保证期无尘密封等,才能使其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