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的成熟,工程造价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展开了分析与说明,如何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合同双方合法的经济利益进行阐述。
关键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如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中,紧紧围绕工程造价的“管、调、放”改革策略,以动态管理为核心,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已逐步形成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由管转向调放相结合的新管理机制,积极在“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计价改革等方面作了探索与尝试。
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
1.1工程造价与市场联系小,“计划”意味明显
国家编定的统一定额过程长,更新慢,变化小,而除了国家的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定额外,各省级的行政单位往往也以此为根据制定本省的定额。但规定的计价资料是以大城市的价格水平为依据编制,其他地区的市场价格难以得到反映。因为定额的时滞性和盲目统一性使得工程造价难以灵敏的反映市场变化,无法体现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1.2工程招标投标中限制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行,必须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企业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诚信为基础,而以我国目前的法制和社会环境来看,还相对缺乏规范的评估机制和行业公信机制,实行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尚未成熟。因而在招标投标中,投资成本偏高,滋生腐败和暗箱操作,操作过程人为复杂化,招标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无法降低,同时还使施工企业安于现状,不图进取。
1.3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
市场经济范围内,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竞争市场体系。建筑领域内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而竞争的核心必然是价格。但事实上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有碍公平竞争局面的形成。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中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都严格区分,使竞争性费用无法从造价中分离出来,不利于施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竞争体制的形成。
1.4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急待提高
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有很多,大部分人的主要工作是套定额。甚至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仍是如何使用定额,如何套单价,套公式套方法,不思进取一味套用等等。
因此大部分人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理论与实务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从业人员也仅仅只是照搬模式,所以从业资格的考试应当加大实践方面。有关造价方面的问题从不思考,只是照搬模式,全靠预算员,所有东西都是沿用以前的或者在以前的基础在建。由此可见建筑市场中暗箱操作,不正当竞争,层层转包丁程,偷工减料的混乱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涉及建筑业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方面,也将对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改革必须在有相应配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有关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由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监督保障系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体制。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政府部门应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其它渠道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利用经济杠杆,如价格、税收、利率、信息指导、城市规划等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负责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督,通过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各种经济行为。
政府职能部门要合理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运行,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按国际惯例打造建设市场的配套法律体制,并注重加强其可操作性。
2.2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
首先,应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深入到建筑市场造价范围内各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它与主管合同立约前负责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台前台后协同管理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的准入市场的行为,而造价管理部门则管理合同的计价方法、造价条款、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中介咨询机构和队伍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参与市场竞争。
2.3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加强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要大力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领导,要重视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造价管理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首先,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及高尚的职业操守,要求在执行客户委托的业务时力求公开和透明,同时考虑公众利益,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客户负责。其次,对现有从事咨询服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要清除,使造价咨询机构成为真正的投资咨询顾问。再次,制定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制定和执行明确的专业道德规范。最后,工程造价咨询业涉及的标的金额较大,面临多种不可预见风险,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化解和转移风险,提高咨询行业的信誉度,要积极推行工程造价咨询保险,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2.4、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
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了,因此积极推广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种定额软件和工程量计算软件,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数据库,包括工料机的价格信息、各类型工程的工料机消耗量指标、材料价格指数和造价指数,为工程的动态管理提供依据,使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去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全球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摆在我们广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加快中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步伐,尽快缩短与国际间的差距,剖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管理模式,要经过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进行思路、制度与管理创新,同时也要坚持以前有用的,只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和科学化进程,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阻碍建筑业在全球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的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从而改善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模式并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秦茂玲.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05) .
[2]黄丽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07,(05) .
[3]邱建忠.浅析加强建设工程造價管理的措施[j].科技咨询,2009,(06)
[4]李茂涛.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D]. 重庆交通学院, 2008, (07) .
[5]王伟.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6]杜红霞.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6)
[7]卢亮华.谈重视建筑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J]. 广东科技, 2007,(01)
[8]周惠芬.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与有效措施[j].民营科技,2011,(05).
关键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如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中,紧紧围绕工程造价的“管、调、放”改革策略,以动态管理为核心,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已逐步形成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由管转向调放相结合的新管理机制,积极在“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计价改革等方面作了探索与尝试。
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
1.1工程造价与市场联系小,“计划”意味明显
国家编定的统一定额过程长,更新慢,变化小,而除了国家的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定额外,各省级的行政单位往往也以此为根据制定本省的定额。但规定的计价资料是以大城市的价格水平为依据编制,其他地区的市场价格难以得到反映。因为定额的时滞性和盲目统一性使得工程造价难以灵敏的反映市场变化,无法体现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1.2工程招标投标中限制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行,必须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企业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诚信为基础,而以我国目前的法制和社会环境来看,还相对缺乏规范的评估机制和行业公信机制,实行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尚未成熟。因而在招标投标中,投资成本偏高,滋生腐败和暗箱操作,操作过程人为复杂化,招标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无法降低,同时还使施工企业安于现状,不图进取。
1.3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
市场经济范围内,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竞争市场体系。建筑领域内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而竞争的核心必然是价格。但事实上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有碍公平竞争局面的形成。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中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都严格区分,使竞争性费用无法从造价中分离出来,不利于施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竞争体制的形成。
1.4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急待提高
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有很多,大部分人的主要工作是套定额。甚至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仍是如何使用定额,如何套单价,套公式套方法,不思进取一味套用等等。
因此大部分人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理论与实务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从业人员也仅仅只是照搬模式,所以从业资格的考试应当加大实践方面。有关造价方面的问题从不思考,只是照搬模式,全靠预算员,所有东西都是沿用以前的或者在以前的基础在建。由此可见建筑市场中暗箱操作,不正当竞争,层层转包丁程,偷工减料的混乱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涉及建筑业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方面,也将对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改革必须在有相应配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有关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由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监督保障系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体制。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政府部门应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其它渠道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利用经济杠杆,如价格、税收、利率、信息指导、城市规划等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负责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督,通过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各种经济行为。
政府职能部门要合理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运行,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按国际惯例打造建设市场的配套法律体制,并注重加强其可操作性。
2.2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
首先,应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深入到建筑市场造价范围内各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它与主管合同立约前负责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台前台后协同管理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的准入市场的行为,而造价管理部门则管理合同的计价方法、造价条款、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中介咨询机构和队伍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参与市场竞争。
2.3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加强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要大力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领导,要重视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造价管理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首先,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及高尚的职业操守,要求在执行客户委托的业务时力求公开和透明,同时考虑公众利益,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客户负责。其次,对现有从事咨询服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要清除,使造价咨询机构成为真正的投资咨询顾问。再次,制定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制定和执行明确的专业道德规范。最后,工程造价咨询业涉及的标的金额较大,面临多种不可预见风险,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化解和转移风险,提高咨询行业的信誉度,要积极推行工程造价咨询保险,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2.4、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
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了,因此积极推广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种定额软件和工程量计算软件,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数据库,包括工料机的价格信息、各类型工程的工料机消耗量指标、材料价格指数和造价指数,为工程的动态管理提供依据,使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去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全球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摆在我们广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加快中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步伐,尽快缩短与国际间的差距,剖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管理模式,要经过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进行思路、制度与管理创新,同时也要坚持以前有用的,只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和科学化进程,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阻碍建筑业在全球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的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从而改善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模式并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秦茂玲.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05) .
[2]黄丽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07,(05) .
[3]邱建忠.浅析加强建设工程造價管理的措施[j].科技咨询,2009,(06)
[4]李茂涛.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D]. 重庆交通学院, 2008, (07) .
[5]王伟.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6]杜红霞.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6)
[7]卢亮华.谈重视建筑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J]. 广东科技, 2007,(01)
[8]周惠芬.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与有效措施[j].民营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