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发病机理的“生物电化学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医学研究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龋病发病机理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地学者高度重视的课题.近百年来,龋病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虽然取了极大的进展,但其核心基本上没有脱离一百年前Miller(1889)创立的龋病发病机理的化学细菌学说这个范畴。八十年代末期,我教研室黄力子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龋病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生物电化学理论”解释龋病发病机理,现将该项研究现状与展望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讨论了闵氏空间上正规矩阵的性质及一个矩阵正规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本文研究任意维数的半线性拟抛物方程组u1-Δut=f(u)的初边值问题,得到整体广义解与整体强解的存在唯一性,部分地改进了(1)的结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内窥镜下刷取细胞检查作为常规方法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很有价值的诊断手段。复阅1992年我院门诊气管镜刷片和食道镜刷片479例(气管镜326例、食道镜
提出了非匹配晶格半导体导质结能带不连续的有效偶矩模型,给出了界面宽度的定量表达式,其能带不连续值的预言值与实验值吻合甚好。
为夯实远程教育工作基础,前郭县着力构建"三网",确保有效破解远程教育工作"三无"这个普遍性问题。一是构建组织管理网,化解"无人"问题。实行人员动态化管理机制,在县、乡、村三级远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下简称FGF)以两种密切相关的形式存在,即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下简称bFGF)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下简称aFGF)、它们在细胞表面具有共同受体,具有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把解决教育问题
我科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法乐四联征(TOF)患者102例,男62例,女40例;年龄1—34岁,其中1~2岁10例,2~6岁40例,6~10岁32例,10~20岁14例,20岁以上6例;其中TOF 96例,TOF伴ASD 3例,TOF伴PDA 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