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可以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探索、实施递进层次性的教学、注重运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等四个方面入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核心素养
   学生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累积过程,小学数学是数学入门的开始和基础,然而在小学数学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但是这个知识点却很难理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点滴方法。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部要求教师要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核心,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时举出一个或两个实际生活案例,好比“商场促销七折优惠,一件衣服原价100元,现在购买需要多少钱?”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去解决此类问题,对于此种问题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各抒己见解决这个问题。在他们遇到困惑时,教师也要帮助他们解决有困惑的问题,不仅要让他们懂得问题的解答方法,还要让他们以后再遇见此类问题时能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也要让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打好他们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答案并不唯一,所以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遇到问题只具备一个解决方法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得出此题的更多解答方案,这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可从几个方向认识“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重讲解其他角度的解答方法,让他们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法,让他们在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时,一环接一环开展思维活动,寻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这样还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为他们未来进行创新性活动、解决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递进层次性的教学,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能够在数学课本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由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知识点所构成的,于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点原型,让学生能够很方便且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也要对讲解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层次性的划分,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層次讲授给学生,并且也要通过讲解高层次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思考低层次的其他知识点。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将这些数分开来讲解,先向学生讲解“百以内数的认识”,当他们熟悉了百以内的数之后,就可以加深一下难度——讲解千以内的数,教师也应该注意在讲解千以内数时帮助学生复习百以内数的知识,也要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数是百以内的数,并且深入思考百以内数的其他表示,在学生熟悉了千以内数之后也要用此种方法让他们去了解万以内的数,复习千以内的数。教师通过这种讲解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新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复习以往的旧知识,让他们对以往的旧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发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认识,逐渐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对数学能够有一个不同且多层次的认识,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奠定他们的数学基础。
   四、注重运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形象
   21世纪,社会发展进步,信息化时代来临,智能设备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运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以便于教师能够将学生难懂的知识点直观地表达,让他们能够轻松掌握疑难知识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PPT、课件讲解知识点,让他们在课堂上就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一个基本掌握,教师将PPT和课件通过微信、QQ传给学生,让他们在家中也能够自主复习,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图形与变换的知识点通过智能设备表达出来,让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图形通过教师的课件而有所理解和掌握,也要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复习图形与变换。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书本知识通过直观图像传输给学生,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能够轻松掌握,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数学技能,提高数学成绩,打好基础,让他们能够在面对有挑战的数学问题时,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进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思维敏捷性,让他们在小学数学中能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铺垫好,让他们在面对有难度的问题时,也能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提升自身学习素养,提高数学成绩,为其他学科奠基,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生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学周刊,2020(2).
   [2]许春侠.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漫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3]卢永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
其他文献
远程教育的开展不仅为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学习资源,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阅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几乎成为了朗读课文的统一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听到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哪些要读重些,哪些要读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根据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事实上,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改变药物的性质和质量,可能会导致临床疗效错误,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化学药品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具有重要性和
为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4年1月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托管汉南区,保留汉南区整体建制,实行“两个不变、四个统一”。“两个不变”即
城镇化是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向城市转型的一个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过,传统型城镇化效率低下,比较粗放,只看重数量,不重视质量,这又阻碍了城市化
整体感知,弄清文章主旨是语文阅读中至为关键的一步.答题前认真阅读题干,琢磨关键词,仔细审清题意,答题时学生必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且需主次分明、要点全面.牢记“答必有据
在我人生的航程中,父亲是海,我是海中的一叶小舟.我无时无刻不沉漫在海的怀抱的呵护和关爱中,但我从来没有读懂海的博大,直到那天……rn父亲每天都是骑车上下班,但是他从不让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极大诱惑和刺激下,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经济发达城市务工或经商,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主
药物研发直接影响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下,更多的新型疾病、疑难杂症出现,对药物的创新研发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制药企业而言,要对药物疗效有正确认识.在新药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