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始与亲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6136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过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氛围。它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手段。
  
  指向教学目标。提高情境的针对性
  
  有效教学情境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教学重点,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判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成功,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课堂上各种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如在教学《我心中的那颗“星”》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星’”的基础上问:“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崇拜航天英雄杨利伟吗?”大家争先恐后回答,“因为他是中国首位太空人。”“因为他是英雄航天员。”……笔者追问:“大家知道杨利伟叔叔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吗?”这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看书,使他们通过阅读懂得英雄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
  
  充盈生活趣味。增添情境的生活味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真实的学习”,强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使他们更能体会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师办公室、微机房等处,让学生亲眼看看用塑料制成的文件盒、电脑键盘、电脑桌等,使学生亲身体会塑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路、河流边,让学生亲眼看看塑料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丰富感性思维。提升情境的形象性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协调好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形象的,也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得到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和时空的限制,既获得更多的知识,又发展思维的能力,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提升。
  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录像资料,这种情景再现,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量,真切地感受了“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类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下文“天灾之中有‘人祸”’和“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导主动思考。注重情境的启发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内涵,要有足够的信息,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智慧之光,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
  如在教学《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中“科技也会带来烦恼”这部分时,笔者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真实体会呢?学生在讨论时十分热烈。“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环境。”……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真正叩开了学生思维的心扉,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符合身心特点。保证情境的适切性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样要适应这一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我们可多创设诸如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这类情节生动、形式活泼的情境;而中高年级学生则能比较好地集中注意力,且已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们可多创设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产生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入情入境始与亲”。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形象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推理、想象……才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人格在真实而丰富的情境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
印象    开学第一天,年级组的老师就给我打了预防针:一定要注意一个叫小于的学生。毫无疑问,这肯定又是一个棘手的人物。看来,今后我们之间的较量绝对少不了。于是,我的心里也做好了与他随时“战斗”的准备。 开学后不久,小于的种种恶习就一一暴露了。不爱学习,上课捣乱,下课打闹,不做作业,经常顶撞老师,教育批评后却屡教不改。看来,年级组老师对他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这样的学生,定是不会有很大的改观。   
要想教师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培训机构应作到四个“不要”——不要丢开理论谈实践,不要面面俱到无重点,不要只谈现状无前瞻,不要重形式轻效果。  虽然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是由于存在的问题不少,导致培训效果很不理想,形同虚设和浪费培训资源现象严重,到了非认真反思、总结和纠正不可的地步。要想教师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到四个“不要”——
一    古希腊人把闲暇看作是“美好的生活”,希望在闲暇时发展思想和良知。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明确提出闲暇生活是一个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主张充分利用闲暇。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学记》中就有关于闲暇的精辟论述“藏焉,惰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把敬德修业与闲暇游乐结合起来。  从文化渊源上来说,受老庄哲学和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闲暇价值观很推崇“
在高中患上精神性疾病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然而没有办法,本国的高中就像一条令人生畏的河流,其中大大小小的测验考试就是那些深浅不一的水中旋涡。如果一个高中生认为自己当初可以嬉笑着面对那些水中旋涡而精神不紧张的话,那么他不是天才就是一个傻瓜。姑且让我们把问题提得再尖锐一些,就算你高中阶段从来没有为考试测验而紧张过,那么高中前的中考和高中后的高考呢?当你遭遇这两条河水中的大旋涡时,你当初也是嬉笑着、泰然自
所谓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学校根据教师工作的优劣,将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的一种激励性分配机制。到2010年初,我国所有事业单位已经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由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如何评价教师工作将成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从各地已推行的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要确保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成功,学校应当引导教师树立六种意识。    树立教育质量意识    传统的教师工作考核中教学工作
一天,我找两位学生谈心,有一位学生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老师啊,我坐在教室里听课比坐在牢房里还难受。”还有一位学生坦诚地对我说:“上你的课,我都出冷汗呢,紧张得要命。”听了这样一些话,我心中一颤,是啊,在课堂上我只顾津津乐道地讲解,什么时候用心去体会,去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的学生,去捕捉他们的思维,搜索反馈的信息了呢?不知不觉中,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的“和谐教育”讲座中那一幕幕精彩绝伦的画面又闪现在
徐金奎,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9年又被评为省“中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师”,并被《中国教师报》誉为“阳光教师”。全国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会员,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国家、省、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滋生,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取!如果还有来生,我仍愿做教师。  ——徐金奎  心系
新学期开学了,我精心准备好第一堂课,铃声响起,我充满信心地走进了初一六班的教室。昨天已经给他们布置了预习作业,今天效果会怎么样呢?我充满了期待。  我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前两分钟演讲。可是,已经被告知准备的同学,显然把这项任务当成了背诵课文,我刚一示意,他立刻在自己的位子上站起来,背诵了一段。我示意他停下,要到讲台前面来,面对全体同学。他扭扭捏捏地上了台,下面的同学则发出新奇的笑闹声,好不容易,等他涨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亮点和主流,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很多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能有惩戒。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敢说。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扰乱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