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的觉醒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国和赵国决战长平,秦军歼灭赵军主力,并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人。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大兵团作战的罕见记录,也是以最惨烈的形式最大规模“杀降”的典型事件。《史记》详尽记载了长平之战的发生背景、战役进程和胜负结局。白起、廉颇、赵括等著名将领的表现,司马迁也以生动的笔法为后人保留了历史的记忆。
  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史记》可能依据《秦记》原始文献,应当是比较可靠的。而对白起“杀降”行为的批判,在太史公笔下有鲜明的表现。比照项羽新安“杀降”、刘邦不杀子婴事,以及李广对“杀降”的反省,《史记》的记录透露出自战国至秦汉时代生命意识的觉醒。
  司马氏家族先祖司马靳从白起“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的事迹,对于太史公有关长平战事史述与史论的形成,应当有特殊的意义。

一、长平悲剧:“四十余万尽杀之”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秦军猛攻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守将被迫投降,于是韩国上党郡与国都郑(今河南新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太守冯亭乃与百姓商议“归赵”,以促使“韩赵”合力“当秦”:“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冯亭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合计。平阳君说:“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则认为:“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国于是接受上党郡的归附,封冯亭为华阳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随后,秦军攻克上党。上党民众纷纷流亡,逃奔到赵国。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据重兵,以护卫上党流民。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四月,王龁所部秦军进攻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秦虽“数败赵军”,但是不久就因赵军名将廉颇“固壁不战”、避其锐气的战术而受到阻滞。“秦数挑战,廉颇不肯。”为了战胜赵国老将廉颇,秦昭襄王任用名将白起为上将军,出任长平秦军的统帅。赵孝成王信“秦之间言”,即“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即赵孝成王六年(前260)九月,在长平山地,上将军白起指挥的秦军完成了对赵括属下四十余万赵军的全面包围。被围困的长平赵军,后勤补给已经完全断绝。秦昭襄王亲自前往河内,这是秦国国君巡幸秦国的国土到达最东端的历史记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昭襄王进行了史上最高等级的军事动员。战局的演进,“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军反复冲击,不能突破秦人的铁围,“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最终,“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战役的结局终于惨痛的杀戮。如《史记·秦本纪》所说,“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六国年表》记述赵“使廉颇拒秦于长平”,秦军击之,“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
  长平之战发生的时代,列强积极参与军事竞争,一时“海内争于战功”,“务在强兵并敌”(《史记·六国年表》),强者“追亡逐北”,“宰割天下”(《史记·陈涉世家》)。白起以杰出的军事才能于长平大胜,实现了“昭襄业帝”(《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战略优势。然而对赵军降卒的处置,白起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方式,“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将数十万降卒全数坑杀,只留下240名少年士兵,令其“归赵”,以炫耀秦的军威,实现战争恫吓。考古学者在山西高平发掘的尸骨坑,可能是白起在长平古战场坑杀赵军降卒的现场遗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城市文化局、高平市博物馆:《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6期)。

二、长平战役及“杀降”事件的反复记述


  对于长平战后白起“杀降”,《史记》多篇予以重复记述。这样的笔法,一方面显现了战国时人就这一严重事件的悲切感受,另一方面表露了太史公内心对这一历史惨剧的特殊重视。
  除了上文所引《史记·秦本纪》“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六国年表》“使廉颇拒秦于长平”,“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之外,还有《史记·燕召公世家》:“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史记·赵世家》:“廉颇将军军长平。”“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史记·韩世家》:“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史记·春申君列传》:“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与赵兵相距长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秦兵遂东围邯郸。”对一起事件进行如此重叠繁复的记录,《史记》中是比较罕见的。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六《新唐书》条说:“史家之文,例无重出。若不得已而重出,则当斟酌彼此,有详有略,斯谓之简。”《史记》有关长平之战之文的“重出”,其用意值得我们思考。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又有情节特殊的记述:“秦大破赵于长平,遂围邯郸。”“越韩、魏而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其叙说尤其具体,而“使秦有帝业”语,可以与《史记·太史公自序》“昭襄业帝”对应。所谓“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用了生动的文学语言,读来令人印象深刻,足可以当梁启超“叙列之扼要而美妙”(《〈史记〉之题解及其读法》)的赞誉。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追述“司马氏”家世,曾经这样写道:“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司马错之孙司马靳曾经追随白起,在重要的历史关键点上有一致的表现。“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司马靳亲自参与白起坑杀赵军降卒事,“坑赵长平军”,后来与武安侯一起走向悲剧结局,一起“赐死杜邮”,又一起“葬于华池”,真正做到了生死与共。“(司马)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的经历,很可能是太史公形成特殊而深刻的历史记忆的条件。
  后人对长平之战的评论,主要基于《史記》的记录。以汉代史论而言,汉明帝就安定羌人颁布诏书,其中写道:“夫长平之暴,非帝者之功。”《后汉书·冯衍传》载冯衍《显志》写道:“疾兵革之浸滋兮,苦征伐之萌生;沈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白起在长平的奇功,是被反战政论家作为反面典型的。《论衡》中说到“长平”凡13次,例如:“秦将白起坑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一长平之坑,同命俱死。”“命当压死,故相积于长平。”“长平之中,老少并陷。”“长平之坑,……一宿同填而死。”(《命义》)“(白起)曰:‘……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祸虚》)“秦坑赵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俱陷。”(《变动》)“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俱死。”(《辨祟》)人们对“长平之暴”的反省,受到了《史记》的启示。

三、白起“杜邮”的感叹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述了名将白起人生悲剧的结局,关于“赐死杜邮”的最后一幕,有细致的情节:“秦王使王龁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魏援军抵达,战局转折,“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白起就此发表的议论激怒了秦昭襄王。“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
  白起强硬的态度,形成了与君王的直接对抗。“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迁”的处罚,看来并没有切实施行。“武安君病,未能行。”秦昭襄王有所容忍,或许是基于对白起以往军功的尊重,也可能另有其他考虑。然而战事不利,致使秦昭襄王恼羞成怒,又做出新的表态:“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
  《史记》中还有另一则秦名将被迫自杀的史例,即蒙恬被秦二世、赵高等逼死的故事。《史记·蒙恬列传》写道,蒙恬也有“我何罪于天”的感慨:“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同样也有“固当死”的说法。“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所谓“我何罪于天”及“固当死”的句式,白起、蒙恬竟然完全相同,不免令人惊异。而秦代名相李斯狱中上书秦二世,也曾经说:“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史记·李斯列传》)“足以死”的说法和蒙恬是相同的。而“罪足以死固久矣”之说,其中“固”字的使用,也与白起、蒙恬临终语相同。
  当然,三者相较,白起、蒙恬的境遇似乎有更多的接近。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太史公对于蒙恬“绝地脉”的说法,是发表了否定意见的:“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王子今:《蒙恬悲剧与大一统初期的“地脉”意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4期)对于蒙恬故事,太史公明确否定“绝地脉”说,指责蒙恬“阿意兴功”,以为“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体现出站在“百姓”立场上的政治批判精神。对于白起所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太史公则没有像对蒙恬那样发表这样的驳议。两相对照,似乎可以理解为这位史家对白起“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的自责没有否定性的意见,尽管由于司马靳的深度参与,太史公对于这一历史主题在某种层面上有比较复杂的心理。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六《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条写道:“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我们读长平战役“序事”来体会太史公之“指”,应当理解这种史学家的高明之处。

四、长平之坑与新安之坑的历史比照


  《论衡·命义》写道:“秦将白起坑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称之为“长平之坑”,言“长平之坑,同命俱死”,“长平之坑,老少并陷”。秦史又有“新安之坑”。《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秦时)十余年间,百姓死没,相踵于路。陈、项又肆其酷烈,新安之坑,二十余万。”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诸侯联军与章邯秦军投降部众“到新安”的情形。“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于是秦军降吏卒私下疑议。“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侯部队首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等商议:“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战争史上又一起“杀降”惨剧随即发生:“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也记载:“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又《史记·黥布列传》:“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写道:“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
  有诗人作《长平箭头歌同穆门》,有“坑赵坑秦同一例”句。以为新安之坑是长平之坑的一种“复仇”形式,称“偿尔新安一半魂”。明人王世贞《项王像赞》也有这样的文句:“於乎!新安之坑,仅可半白起之役;轵道之诛,未足酬六王之一。”   新安之坑是长平之坑的历史延续。《史记》记述新安之坑,三次使用“诈坑”一语,除了前引《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史记·淮阴侯列传》外,《史记·高祖本纪》也可见对“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的指责。所谓“诈坑”,与白起临终感叹“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的“诈而坑之”语意一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五、刘邦“杀降”“不祥”说


  与项羽新安“杀降”形成强烈对比,刘邦进军关中,则有沿途受降并充实自己军事力量的史例。秦南阳守退保宛,刘邦接受“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的建议,“乃以宛守为殷侯”,“引其甲卒与之西”。于是,一路“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引兵西,無不下者”。
  《史记·高祖本纪》记述了刘邦入关灭秦的情节:“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最高执政者投降。“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出于对秦王朝的仇恨,刘邦的战友或建议“诛秦王”。然而刘邦的表态不仅表现出“宽容”,还显示了处理战争中胜与降之合理方式的先进意识。
  “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的理念,是开明的,正当的。这种主张,体现出当时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
  刘邦不杀秦王子婴,以致有“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的谣言传播。《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都记载了这一激怒项羽的说法。
  “秦降王子婴”后来被项羽杀害。《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据《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率诸侯兵进击项羽,“临广武之间”,当面列数其十大罪状,其中包括:“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上文我们引了王世贞的话:“新安之坑,仅可半白起之役;轵道之诛,未足酬六王之一”,也是将“强杀秦降王子婴”和“诈坑”“新安二十万”两件“杀降”事件定为罪行,连在一起指斥的。刘邦“强杀”“诈坑”的用语,其区别也值得玩味。
  刘邦所谓“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后人或说“杀降不祥”。如《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晧》裴松之注引干宝《晋纪》载张悌语。《资治通鉴》卷八一“晋武帝太康元年”采用此说。唐人王昌龄《吊轵道赋并序》写道:“夫以战国之弊,天下创夷,又困于秦,使无所诉。罪在于政,而戮乎婴。呜呼!杀降不祥,项氏之不仁也。”赋文曰:“五星夜聚,汉瑞秦亡。白马素车,降于道傍。非子婴之罪也,而杀身于项王。悲夫,以暴易乱,莫知其极。”(《全唐文》卷三三一)指出“项氏”杀“子婴”,就是“杀降不祥”的“不仁”行为。

六、李广的“大恨”与“祸莫大于杀已降”的理念


  司马迁对于李广深表同情。《史记·李将军列传》的记述是倾注了情感的。其中借汉文帝“子不遇时”语,或许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心思。《艺文类聚》卷三〇载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或可参考。
  《史记·李将军列传》篇末“太史公曰”有这样的说法:“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又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其赞誉语重心长。
  对于李广终不得封侯事的分析评议,《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李广和李蔡比较,“不遇”情状已经非常鲜明。而李广属下军官和士兵竟然也多有“封侯”者,即所谓“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这一情形,尤其衬托出李广人生境遇的悲苦色调。就“不得封侯”的因由,李广曾经在与“望气王朔”闲谈时说道:“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李广问道:“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他这里所说的“相”,是说相貌,也就是汉代普遍流行的相人术的观察对象。王朔说:“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李广回答:我曾经任陇西郡太守,羌人反叛,“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心中的“大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出了他的判断:“祸莫大于杀已降。”这就是“将军所以不得侯”的原因了。
  这位“望气王朔”不是等闲人物。《史记·天官书》说:“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又说:“王朔所候,决于日旁。”大概这位“望气王朔”,在他的专业领域内,一时是“首席学术大家”。《史记·封禅书》和《史记·孝武本纪》都有“望气王朔”参与判定最高等级天文与人文对应关系的记载,涉及“封禅”决策:“(元封元年)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余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迁记录“望气王朔”的“祸莫大于杀已降”的言论,其实也是有关杀降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判断和表态。《史记》自长平“杀降”至李广“大恨”的相关内容,可以联系起来体会。如清代赵翼所说,秦汉时期曾经发生“前此所未有”的历史演进,“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又说:“天意已另换新局。”考察“秦、汉间”的历史,应当关注此所谓“天之变局”(《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对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逐步尊重,对于人本身的逐步尊重,是社会进化和文明成熟的表现之一。《史记》有关批判“杀降”的文字,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秦汉时期这一历史进步的一扇视窗。司马迁“祸莫大于杀已降”的言论,明显体现了社会意识的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文献
刘子闲居①,有负薪之忧②,食精良弗知其旨③,血气交渗④,炀然焚如⑤。客有谓予:“子病,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⑥,辄者造焉而善驰⑦。矧常病也,将子诣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⑧,衣食之齐乖所由致也⑨。今夫藏鲜能安谷⑩,府鲜能母气⑾,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药一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烦而组蕴结⑿,销
期刊
《史记》是一部从多视角、全方位记述司马迁时代社会文化风貌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对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是細致生动的。《史记》有关“芬芳”的文字,体现了秦汉社会在当时生态条件下对于来自自然的馨香气息的幸福享用。相关生理和心理体验,又升格为一种审美习尚,一种文化追求,甚至影响到信仰世界的若干迹象。由于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使“西域”异香得以传入,从而丰富了中原人的生活。一、山野自
期刊
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临川文集》卷二九)【赏析】  题中“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居金陵紫金山“半山园”时的邻人兼友人。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的解释,王安石居处,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人山的一半,故以“半山老人”为号,园亦以此得名。杨德
期刊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①。《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②。”又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③。”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将怀远而致近也。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④,此霸王之船乘也。释父兄与子孙,非疏之也;任庖人、钓屠与仇雠、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
期刊
《家范》是司马光所著的家训,因其身后受赠温国公,又被称为《温公家范》。《家范》共十卷十九篇,首载《周易·家人》卦辞以及节录《大学》《孝经》《尚书·尧典》《诗经·思齐》诸篇语录,作为全书之序;正文从《治家》至《乳母》。除首卷《治家》外,其余各卷按照祖、父、母、子、女、孙、伯叔、兄弟姑姊等分类,根据不同的人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为其提供行为规范。《家范》“采集经史兼及子书中,圣人正家以正天下之法,及后世
期刊
宋代是一个商业经济空前繁盛,物质生产水平获得极大提升的历史时期。包括粮食、蔬果、肉类等在内的各种饮食物资相当丰富,加之随着海外贸易往来的日益勃兴,饮食文化交流渐趋频繁,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饮食生活。这一时期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产生了奢侈浪费现象:日常饮食生活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为常态,饮食制作过于求精求新,贪图物质享受、耽于宴乐者十分普遍。对这些现象,时人有所警觉,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
期刊
小时候,每到过年时节,父亲在办完年货之后,都会到新华书店为我买上几本课外读物,让我在浓浓的书香里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记得七岁那年,离春节只有半个月的光景了,父亲瞧着我每天做完了当天的寒假作业后,只知道到外面疯玩,便严厉地加以制止。言毕,又让我跟他一起到新华书店去。一开始我还噘着嘴,以为父亲嫌我寒假作业太少,又要给我买什么习题集之类的书籍,后来听说是买小人书时,才转怒为喜地跟着父亲一起来到新华
期刊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总书记还讲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
期刊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到了除夕这天就进入了高潮。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舊布新。除夕的习俗有很多,除了易门神、桃符,贴春联、年画、福字,祭祖,吃年夜饭,给晚辈压岁钱,向亲友和长辈辞岁等之外,还有“守岁”。  守岁,俗名“熬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期刊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牛再熟悉不过了。牛是儿时的伙伴,牛是大人劳作的帮手,牛总能唤起我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牛是一种能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动物,它见过人间冷暖,感受过人类真情,它会流眼泪,有灵性又有情感。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老牛一生是辛勤的象征。“牛”是个象形字。早期的牛字就是牛头,突出了牛角、牛耳的特征。牛是六畜之一。我国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驯养牛了,它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不可缺少的角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