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的觉醒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7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兰亭集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笔者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中体悟到文章所抒发的“痛”与“悲”,深刻体现了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兰亭集序》 生命意识 悲剧
  
   《兰亭集序》是一篇骈散结合、文质兼美的序文。整篇序文的感情脉络也是很清晰的,这从文中关键性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如“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但是,笔者在听评此课时,发现有不少老师对“痛”与“悲”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痛”与“悲”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因生命的易逝而生发的惆怅和感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在我看来,“痛”和“悲”两字在课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都表现出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兹作简要论述。
  何谓“痛”?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序文第一段重在对“乐”的描写,在这里,所有的人生乐事都有所体现,如人贤(群贤毕至)、景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也正因为“乐”,“痛”才有了基础,抒发怀抱也就有了根据,也即“痛由乐生”。
  第二段是对“痛”的具体感受,它所包含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生易逝,尤其是指快乐的事情,更是如此。快乐过后便会陷入无尽的痛苦。诚如文中所言:“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兰亭集会本是一个盛大的、令人难忘的集会,但转眼之间,已成烟云,怎一个“痛”字了得!“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然“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却又“感慨系之”。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的。于是又产生了新的欲望,人的心灵永远处于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之中。这与近代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有着一致性,他认为人生的最大痛苦就在于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后满足。其次,“痛”还指死亡之痛。“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个体生命始终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它在时间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也因此,整个语段都弥漫着感伤的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生命悲剧性的终极体验。
  当然,如果序文就此戛然而止,它便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也无法给人以生命的启迪。而第三段中的“悲”则是作者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既然死亡是无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坦然去面对。虽然说序文“通篇着眼于‘生死’二字”(吴楚材语),但确切地说,作者的着力点应该是“死”字。序文第二段引用了庄子《德充符》的“死生亦大矣”,但结合上句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死”字。对于死亡的看法,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古来有之,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未来也有,“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其感慨之深,可见一斑。在这段中,作者已由上文的一己之“痛”上升为千古同“悲”,真的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里已由个人对生命终极性的思考上升为普遍性的生命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悲”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对死亡的超脱,或者说作者已经看破生死,从而给人以“悲壮”之感。这在文章中也有反映,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看法是不真实的。既然死亡时不可避免的,那就要去珍惜现在,勇于面对生死。这也是本文最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最能够给我们深切的生命感悟。
  其实,无论是“痛”,还是“悲”,从字里行间中我们都能够看出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当时的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吴楚材语)。而作者经由兰亭集会,触景兴怀,对死亡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序文“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李泽厚语)。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是在对人生的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在李白浪漫主义的豪迈中透着一种辛酸,而在杜甫现实主义的辛酸中透着一种浪漫,两人都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关键词】浪漫;现实    李白与杜甫的诗是中国诗坛的两座高峰,是群星灿烂的宇宙中的“双子星座”。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诗歌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在唐朝就获得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赞语。两人并列诗坛,一为“诗
【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落实字句的翻译以外,还应该注重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品读鉴赏。本文以《祭十二郎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朗读对于文言文阅读的重要作用,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精读文本,整体把握作者情感;品读文本,走进作者情感世界。  【关键词】朗读 精读 品读 情感    长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常常是采取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学生对有着丰富情感和思想的文章缺少品鉴,只是简单地“知道”和“
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官网2018年12月13日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BC)政府将拨款23万美元,用于支持BC省交互与数字媒体产业协会(The Interactive
【摘 要】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名士生活在相对承平的东晋中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清旷灵秀、虚静淡远的会稽山水。置身于这样一个鲜活生动的崭新世界中,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体酣畅。千百年来,纠缠于士人心底那种挥之不去的生命悲感,在这佳山秀水中逐渐得以化解,直接进入一个精神自由、风流飘逸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王羲之 东晋士人 生命情结    在中国的诗文里,生与死的感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可以
【摘 要】本文从朗读的分类、作用切入,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倡导品读文化,才能使学生亲近文本、体味作者。培养和形成爱语文的特点,荡出涟漪之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日前听了一堂关于巴金《短文两篇》的公开课。执教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巴金和他的夫人萧珊女士的生平简介、成就以及他们在上海、重庆等地的生活,到文章的题目;从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到字、词的注音和讲解,最
【摘 要】《故都的秋》是一篇辞约意丰、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意味隽永、饱含着浓郁的故都秋思的写景抒情散文,美读此文,细品慢嚼,才能悟出其中的“清”、“静”、“悲凉”的细腻深沉的情致。  【关键词】《故都的秋》 细腻 深沉 绵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给郁达夫带来美誉的是小说创作。1921年,他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也成为与鲁迅一样享有盛名的一代文学巨匠。郁达夫的
【摘 要】优秀的影视文献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它能创设出优美的教育情境,开拓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学生营造更灵动的积极学习和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面对鲜活的人,面对鲜活的影视元素,只要我们能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广袤空间,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找寻灵感和构思技巧,从而“神思飞扬”、“下笔有神”,那么,作文课堂上的异彩纷呈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影视文化 模
【摘 要】2010年全国卷II体现了“3 综合”高考终结版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能力立意、现实指向、稳中微调、过渡课改。老考纲指导下的高考即将寿终正寝,但那些符合国情、教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会延续不变、一脉相承。  【关键词】试卷分析 能力立意 现实指向 稳中微调 过渡课改    201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作为“3 综合”高考的最后一年,实现新旧自然衔接,于平稳过渡中渗透课改理念是今年语
【摘要】《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十分具有特色,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人物描写方式是中国文学长期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学有关美女的描写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摘 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巨大的挑战,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态度等方面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误区 多媒体 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都进行了辛勤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探索和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摩与实践,总觉得有说不清的缺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