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杜鸣心艺术歌曲音乐特色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首艺术歌曲一直被我国歌唱家所演唱,现已被列入多种声乐曲集中,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学生的必唱曲目。在《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中,作曲家为了适应调式的风格,运用了大量的变化和弦和离调。本文将对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使演唱者更深入地把握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杜鸣心;艾青;艺术歌曲;《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138-02
  杜鸣心于1956年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期间创作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一首极富诗意的中国艺术歌曲,歌词为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速短诗。这首歌曲属于抒情歌曲,歌词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的世界,创作的手段和技法复杂,曲调表现力强,伴奏占主要地位。这首歌曲,曲调流畅、优美,人物性格突出且形象鲜明,音乐结构严谨,戏剧性兼备的同时以抒情见长,音乐语言质朴、个性独特且民族特色鲜明,不但适当吸收现代音乐技法,还坚持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
  一、作品背景
  1954年7月,诗人艾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创作了这首简短的诗歌来表达作者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指责,特别是揭露种族歧视。著名作曲家杜鸣心1956年在国外留学,根据这首短诗,创作了这首极其富有诗意的艺术歌曲。作品通过一个黑人姑娘在抱着一个孩子歌唱的场景,赞美了穷人纯朴而真挚的心。作者的歌词几乎没有任何雕刻。音乐富有感染力,恰到好处的变化音和巧妙的转调,更加丰富了歌曲的情感。
  二、音乐分析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歌曲,被列入多种声乐教学曲目当中,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必唱曲目。歌曲的旋律纯美质朴,表达了感人至深的音乐形象。歌曲的曲式结构严谨、调性布局合理,精心的和声设计与歌曲音乐内容达到了紧密结合。
  (一)和声
  1.第一部分
  在第一小节的前三拍中均为主和弦,到了第四拍变成了下属II级五六和弦。第二小节又回到了主和弦,这形成了T—S—T的变格进行。
  引子部分出现的变格进行为之后歌曲的和声语汇做铺垫,形成了本作品相对统一的和声风格。在第一段的第一乐句中充满了变格进行的和声配置,低音作为平缓的铺垫衬托旋律,而未必均为和弦低音。第二乐句继续沿袭变格进行,但出现了变化的和声发展。#II级七和弦后跟还原II级七和弦,到和声E大调II级七和弦。在第一乐句结束处,和声配置为副调阻碍进行(V7/VI-IV)。内部向属Ⅳ级离调后,又向属II级离调。
  第二乐句旋律音由主音“E”开始,属音“B”结尾,开始的旋律音虽是主音,但和声却是采用了重属和弦,结尾的虽是属音,但并未转入属调式,而是属调式的平行小调,这使和声色彩更饱满多变,音乐更为柔和,情绪更加内敛。
  第三乐句是“转”句。歌词内相继提出两个问句,第一个问句:“她心里有什么欢乐?”伴奏音型较为规整,与旋律部分的附点节奏相一致,第二个问句:“她唱的可是情歌?”随着旋律音上行,发出疑问。在第一部分末尾旋律主音结束时18~19小节,伴奏出现了两小节过渡。将第一部分的主音作为新调式的属音,即转入第一部分的下属小调,接着解决到主和弦。即中段开始。
  2.第二部分
  2~23小节:以A和声小调开始,以A和声小调停在属和弦半中止。26~27小节:力度增强,句尾回到主调,以主调属和弦结束。音乐推向高潮,旋律出现多处变化音,预示着之前提出的两个问句即将给出答案。
  3.第三部分
  本段是首段的動力再现,调性回归主调,和声语汇呼应第一部分。但与第一段不同的是旋律的走势和伴奏织体稍有变化。36~39小节:这部分的“转”句与第一段一样,仍是下属功能离调,却并未采用小调主和弦,改用了大调降Ⅵ级的大三和弦,然后落到属和弦半终止收尾。40~43小节:这四个小节和上一个部分(36~39)小节大致相同,重复前一句的旋律与织体,使乐曲整体形成了最终的再现统一的结构形态。
  4.尾声
  尾声(44~48小节):歌词已经结束,只能用“嗯”轻唱,是本曲的补充性结尾。虽然本句歌词部分只有一个“嗯”,但和声色彩对比较大,采用了两次变格补充终止,即小主和弦转换至大主和弦,乐曲渐渐缓和平静。
  (二)结构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曲式结构为包含引子与尾声的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第一段具有陈述性,结构方整,旋律走势平稳温和。分为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均为四个小节(2+2)。第一乐句为“起”,变格终止;第二乐句为“承”,III级小调正格终止;第三乐句为“转”,属和弦半终止;第四乐句为“合”,变格终止。
  中段运用了新的音乐发展手法,突出了织体与调性的对比。总体上看,本段在引申发展的同时,将规模缩减为第一段的一半,调性转为A小调,音乐情绪相对更暗淡。
  第三段是首段的动力再现,回到E大调。在旋律、织体、和声等方面均有变化并以第一段进行对比,情绪激动达到音乐的高潮。本段分为两个乐段,第二乐段继承并发展了第一乐段,两乐段形成对比,音乐在琶音伴奏下层层递进后进入尾声。
  关于调性。本作品以主调E大调的两小节引子平稳开始,节奏上运用了多个附点增加摇摆感,使听者感受摇篮仿佛在安逸平和的环境中轻摇慢晃。
  在第一部分的四个乐句中,分别以升G、B、B、E结尾。在本段末的17、18小节处可以看到VI级上行到主音E的变格进行,具有很浓的中国传统音乐特点(宫调性)。由此看来,此作品是一首带有宫调色彩但并非宫调式的自然大调式歌曲。
  第二部分以18、19小节的过渡转入E大调的下属小调A小调,这里采用的是非传统的调性布局和调性变化。这一运用非常符合音乐内容和情绪的渲染,也说明了旋律的作用和调性的思维,始终在他的作品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部分回归主调式,并从旋律、力度、织体的继承和发展中形成动力再现形成高潮,情绪前所未有地高涨。在43小节落到主音E上,再由尾声将未完的情绪延伸放缓,在属音B上自由延长结束。
  (三)伴奏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引子部分便开始运用“附点音符”对摇篮轻摆动的感觉进行模拟。第一段开始频繁出现柱式和弦,附点音型重复,配合附点音型和这一柱式和弦,右手和左手模拟了作者内心不平却内敛的情绪。第一部分结束时,“唱的是催眠的歌”中的“歌”字力度逐渐加强,采用的是和弦半音级进的伴奏手法,左手低音部分采用连续八度使情绪增强,引起内心不平,传递出急促情绪同时音型规整兼备。节奏力度出现如“mp”“渐弱”“渐强”“f”等多个表情变化,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情感逐渐增强。
  右手部分从第20小节起,出现连续的八分音符节奏,以附点节奏左手低音推进情绪来烘托即将显露的真相。终于,迎来全曲高潮部分,此时伴奏织体迸发出澎湃的激情,左右手和弦同时以半音级进上行,音乐推向高潮。左手持续低音来烘托激荡的情绪,右手和弦波澜起伏。当旋律部分出现长音抒情时,伴奏部分配以密集音型和节奏,使作品呈现出更紧凑丰满的音乐形象,此时音乐情绪达到高潮。
  在对比句“一个那样黑……,一个那样白”“一个多么舒服……一个多么可怜”两句中,先采用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相结合的方式,伴以持续低音,在第二个对比句时突然变成左右手配合形成的大切分音型改变原有重音位置。同时左手坚定的柱式和弦增加乐曲深沉忧郁的悲愤心情,是全曲宣泄情感最为淋漓尽致之处,通过伴奏的处理烘托使得对比层层递进。
  “却要唱欢乐的歌!”的“歌”字伴奏用小切分柱式和弦将旋律未完的高涨情绪送至主和弦后伴以分解和弦将情绪拉开伸展,此时迎来乐曲的补充性结尾。乐曲尾声趋于平静,伴奏织体变为琶音,恰如温婉亲切的流水声,也好似黑人姑娘继续哼唱着歌谣,怀中的白人孩子已经进入梦乡。在渐渐拉长的尾声中,采用同主音大小调和弦交替以及补充结尾的变格终止。
  全曲伴奏在统一中进行变化,在和声的共同作用下体现了艺术歌曲中伴奏的重要地位,杜鸣心将交响乐配器方面的专长运用到钢琴伴奏中,使本作品的伴奏呈现出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效果。在伴奏织体的不断对比变化中烘托音乐情绪,情感变化与伴奏织体变化交相辉映,伴奏与旋律歌词互相映衬,补充旋律未完之情绪,使钢琴伴奏与人声形象合二为一。
  结 语
  杜鸣心创作领域广泛,其主要成就集中于舞剧、交响乐、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大型器乐作品。在这首作品的歌曲创作上,作曲家做出了尝试与创新。在曲式结构上,为了与歌词的结构相适应,作曲家也独具匠心地进行了处理,再现单三部曲式,运用同主音大小调及混合变和弦为中国艺术歌曲融入了西方的和声语言。歌唱旋律运用了主题材料变化的写作方法,钢琴织体的写作方面灵活而优雅,与优美的歌唱声部默契配合的同时,对歌唱声部的思想和意境实现了有效的衬托。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整首作品无论是题材、结构、色彩还是和声、旋律、曲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性,这样的歌曲在作曲教学中有着很好的范例作用,为今后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在作曲课程的教学中,理论分析的教学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程,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声、曲式分析,可以提高对音乐创作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的领悟以及创造,同时通过西洋作曲理论与中国曲调的结合创造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参 考 文 献]
  [1]傅显舟.杜鸣心其人其作及研究[J].人民音乐,2008(07).
  [2]艾 青,杜鸣心.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J].音乐创作,2012(01).
  [3]劉春荣.和声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 要]2017年被波兰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依沃娜·帕新卡定义为“魔法师之年”,走出战争阴影的波兰人,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新寻找着自己民族和身份的定义。本次来华演出的三个作品——《丰收》《痛》《往事如烟》,将主题聚焦在信仰与神话、身体与灵魂、人类与社会环境上,将民间文化与文学名著结合到一起,揭示了多种波兰式的想象。在初冬的三个夜晚,三个完全不同的作品通过平铺叙事、重复表现,通过身体的即兴接触和思
期刊
[摘 要]本文取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视角,以陈洪①先生1934年发表于《广州音乐》的《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为研究对象,指出陈洪先生通过对相关背景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考察,对《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做出的批判性反思表现出一位音乐教育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反观当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我认为陈洪先生的《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仍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
期刊
[摘 要]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源性差异,对推动中外优秀传统教育的更好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中国“六艺”和西方“七艺”之间的相同点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中国“六艺”和西方“七艺”之间的差异点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六艺;七艺;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114-02  教育,是一种传
期刊
16·繡荷包
期刊
[摘 要]长征,是中华民族顽强精神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中国红军将士们坚持不懈的斗志和勇气。1965年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诞生,以奔腾的情感和浩然的气势,生动地再现了长征精神的钢铁意志和不屈精神,流传至今。这首史诗也在新时代激励着人们对长征精神的传承。本文将以《长征组歌》为例,探讨长征精神的划时代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征精神;现实启示;长征组歌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今年梅花开》是一首较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声乐作品,整首作品很普遍地运用了连续小三度的跳进和级进解决,这对表演者的基本功和声乐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演唱这首极富东北地方特色的歌曲时,演唱者需要通过抓住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来展现歌曲的地域性。我们通过于丽红、吴碧霞、杨姣三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歌曲处理及情绪意境的把握四个方面进行演唱版本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今年梅花开》;演唱版
期刊
期刊
[摘 要]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作为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加之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所作的富有民族音乐特征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成为我国古诗词歌曲的巅峰之作。古今两位大师的合作相得益彰,为我们展现出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黎英海;枫桥夜泊;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116-03  黎英海,1926年出生于
期刊
西羌禮赞
期刊
地球,美丽的小村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