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声学表现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梅花开》是一首较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声乐作品,整首作品很普遍地运用了连续小三度的跳进和级进解决,这对表演者的基本功和声乐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演唱这首极富东北地方特色的歌曲时,演唱者需要通过抓住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来展现歌曲的地域性。我们通过于丽红、吴碧霞、杨姣三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歌曲处理及情绪意境的把握四个方面进行演唱版本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今年梅花开》;演唱版本;同一性与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085-02
  《今年梅花开》是尚德义创作的一首著名花腔艺术歌曲。这首歌曲有许多歌唱家演唱过,其中于丽红、吴碧霞、杨姣三位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最有代表性。三位歌唱家演绎同一首歌曲,但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均有不同。这是探讨音乐表演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声学表现的经典个案,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建立具有鲜明民族性色彩的花腔艺术理论体系。
  一、演唱风格
  于丽红是中国当代颇具实力和影响的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她演唱的《今年梅花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东北人民直率、热情及豪爽的性格,她的音色非常嘹亮且丰富圆润,她的演唱热情大气、不拘小节,具有很强的舞台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吴碧霞,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是中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吴碧霞老师的声音非常通透,音色清澈、纯净、甜美,细腻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都彰显出了她对民族唱法的严格把握和认真实践。在演唱《今年梅花开》这首作品时,吴碧霞老师完美地诠释出一个东北姑娘看到哥哥变勤奋进步了后炽热的心声和喜悦的心情,而且高难度的花腔句让人感觉到了吴碧霞老师高超的演唱技巧及对花腔唱法的娴熟运用。
  杨姣,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民族声乐专业硕士。整体而言,杨姣演唱的《今年梅花开》直率沉稳中透露着一丝“小家碧玉”般的感觉,气韵风味十足,使声音听上去十分丰富、饱满。
  三位歌唱家都很形象地演绎出了《今年梅花开》作品里所要表达的东北人爽朗、直率的性格特点,且演唱时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表达作品所需要的基本元素的同时,每位歌唱家在共性中各自还展现了自身独特的音乐素养。
  二、演唱技巧
  《今年梅花开》这首歌曲音域超过两个八度,最高音到小字三组的e,很多跳音都在高音区上下走动,难度较大,因此要求演唱者要具有较强的演唱功底和演唱技巧。在演唱第一段五六小节的衬词“嗯哎嘿呀”时,于丽红的气息运用灵活,鼻腔共鸣非常到位,声音自然、朴实,语言生动,带入一点地方戏曲的发声味道,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地方语言的艺术色彩。吴碧霞在演唱这部分时,口咽腔咬字的着力点比较靠前,吐字清晰,声音色调明亮,音色很甜,较于丽红这两小节的演唱来说,吴碧霞在这两句的处理上要活泼灵动,更加突出个性一点。杨姣的声音比起于丽红、吴碧霞两位偏浑厚圆润一些,她的民族唱法吸收了美声发声法的特点,演唱衬词这部分时,声音位置比较靠后,咬字发音亲切。
  《今年梅花开》这首花腔作品最精彩且最有难度的部分则是跳音的演唱部分,从第二段开始尚德义先生就用变奏的手法使花腔逐渐增多,且花腔旋律在音程上跳动较大。演唱这段花腔,整个口腔的发声器官要有强烈的打开意识,保持好吸气、半打哈欠的演唱状态,并且在呼吸控制上要具有非常稳的气息功底,若在这方面控制不到位的话容易出现高音偏低的现象。这段全曲最高潮的部分在于丽红、吴碧霞、杨姣三位的完美演绎下好似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在末尾段高难度的花腔演唱上,三位演唱者的发声状态都非常积极且集中,在唱跳音和上行音阶时,断音唱得干净利落,声音非常敏捷有穿透力,把每个音符都交代到位,将整段花腔表现得欢快活泼、清脆动听。
  于丽红在演唱这一段花腔时头腔共鸣非常集中,气息灵活地支持着上口盖的发声,每一个跳音出来颗粒感很强,在甩音的处理上也是非常干脆果断,每一个“啊”字的位置都很稳,她把具有东北特色的语言音调演唱出来,别有一番情趣。
  而这段花腔在吴碧霞的演唱中又得到了新的诠释,稳定的喉头位置、细腻且嘹亮的音色及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整首歌曲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一样色彩纷呈。吴碧霞在演唱时整个面罩一直处于积极的打开状态,花腔部分十分高亢欢乐又如蜻蜓点水般轻快利落,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在甩腔音上做了慢处理,更加突显出音色的干净和声音的亮度及力度,整个过程表现得酣畅淋漓,描写出了东北人民豪爽的性格特点。
  杨姣的声音带有一点美声唱法的歌唱特点,这使声音听上去十分丰富、饱满,在低音的控制上十分稳定,强弱对比处理得恰到好处,在演唱时非常准确且更深层次地表达出了这首歌曲的感情。但也因为歌唱年龄较小、歌唱阅历还不够丰富的原因,杨姣在演唱连续高音位置的跳音时,气息有点控制不稳,导致声音在某个点出来得不够干脆。总体来说,三位演唱者都很准确地将歌曲的思想感情传递给了听众,也让人们从她们的表演中了解到这首作品的內在价值和歌唱魅力。
  三、作品处理
  在演唱《今年梅花开》时,一定要分辨哪些是重声字,哪些是轻声字,我们平时交谈中一个字读音轻与重的不同,可能就代表了不同的词意和词性。这些细节的演唱决定着这首歌曲韵味的去留,在演唱前四小节“往年那个梅花开,哥哥他好贪玩儿啊”中,重点字是“往年梅花开,哥哥好贪玩”,在演唱这里时,三位演唱者都唱出了“妹妹”活泼、俏丽、开朗的人物形象。于丽红演唱时,“玩”的发音比“贪”重;吴碧霞演唱时,“往”的发音比“年”重;杨姣演唱时,“梅”的发音比“花”重,第一个“哥”的发音比第二个“哥”重。
  在演唱完第四段接最后一段花腔重复前奏乐段时,有一个“meno messo”的字母标记,这是速度类的意大利音乐术语,表示“稍慢”,三位演唱者在这里的处理都是由慢渐快直至恢复原速度。但稍有不同的是,于丽红在演唱这段跳音时,她在慢的几个音符上每个速度间隙都是相同的,这样处理能很好地控制声音,使每个跳音既匀称又集中;而吴碧霞在演唱这个地方时处理就比较自由,每个音之间的间隙控制得非常到位,声音细腻又嘹亮,把人物爽朗大方、不拘小节的性格刻画得更加饱满。可见每个演唱者处理作品时,除了对作品有共同的认知外还附有自身对作品的独特见解。   四、情绪意境的把握
  在东北地区,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大部分通过民歌来抒发的,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反映出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可以使当地民歌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整首歌给人画面感非常强烈,“妹妹”在述说“哥哥”变得比往年勤奋、进取、爱学习的同时,也在表达心中对“哥哥”那份羞答答的爱意,这种俏皮大胆的演唱,给人以十分愉悦的感觉。
  于丽红在演唱花腔重复前奏乐段的跳音时,展现出了豪迈、奔放的个性,将热烈的情绪发挥得酣畅淋漓。声音保持在高位置,并且十分灵巧地将跳音化作颗粒般演唱出来,接着情绪逐渐高昂,声音力度和亮度也一并提高,将接下来的乐句推向本曲的最高潮。
  就整个花腔重复前奏乐段来说,吴碧霞她的演唱又一次点明了主题,以“啊”唱出的大段花腔部分,歌唱气息控制十分稳定,歌唱位置统一,高音爆发力很强,层层递进的情绪使歌曲的内在情感越发高涨,后面散板式的华彩长句出现,让音乐的情绪达到了整曲的最高峰。
  同样在花腔重复前奏乐段,杨姣的演唱在情绪上使人体会到作品的中心思想。歌声在情绪的变化之中表现得前呼后应。从她的演唱中,可以看出她所表现出的“妹妹”是自然大方、俏皮活泼的,甚至还带点深情款款。所以,在演唱《今年梅花开》这首独具个性的歌曲时,我们在了解作品基本背景的基础上,还要融入自身对作品的主观意识,让自己进入到作品人物中,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来表现,将歌曲艺术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作品的意境和人物的心情,将自己当作其中所表现的对象,真正走进角色的精神世界中,拉近自己与角色的距离,这样深入至角色中能灌以作品新鲜的血液,让它像鲜活的生命一般呈现在观众眼前。
  [参 考 文 献]
  [1]尚德义.尚德义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尚德义.尚德义独唱歌曲选[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8.
  [3] 黃腾鹏.尚德义在当代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成就与贡献[J].人民音乐,2003(03).
  [4] 丁 倩.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 李敬华.尚德义三首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6] 李 燕.尚德义花腔歌曲创作与演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责任编辑:郝爱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山西籍歌唱家为例探讨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几种类别,它从北方山西民歌的几种类别出发,分别探讨了原生态唱法、戏曲唱法、借鉴了美声技巧的民族唱法、表现军旅风格的民族唱法等几种形式,介绍了全国著名的歌唱家与原生态歌手。对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山西;民族;唱法;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
期刊
[摘要]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其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激励和感染了诸多音乐家们开展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同时让后人一起感受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磅礴和音乐旋律的激情昂扬。在众多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中,由王志信谱曲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别具特色。对其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进行探究,对声乐学习者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期刊
15·黃杨扁担
期刊
[摘 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歌剧是其创作最重要的领域,咏叹调的创作风格和古典主义的演唱风格有着共同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典雅、秀丽、明朗,没有夸张的表现手法,声音表现方面追求流畅、柔和,不能有夸张的情感表现和力度上的对比,上述这些音乐元素在莫扎特咏叹调中都能一一得以考证。文章节选歌剧《唐璜》中的一首男高音咏叹调,从演唱技术的运用、人物内心情感的把握、音乐表现对比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
期刊
[摘 要]进入古典主义时期后,海顿完成了奏鸣曲的“器乐化”并将展开部发展称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莫扎特赋予了奏鸣曲歌唱性主题;贝多芬把奏鸣曲推向了完全的成熟——乐章中谐谑曲的插入、第二展开部的出现、具有哲理化对比主题的使用以及将呈示部中的连接部发展称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等等。对“附属性”(这里指连接部)结构的关注有利于从侧面认识整体结构的逻辑关系,连接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奏鸣曲式中的主部与副部的过渡。自贝
期刊
[摘 要]2017年被波兰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依沃娜·帕新卡定义为“魔法师之年”,走出战争阴影的波兰人,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新寻找着自己民族和身份的定义。本次来华演出的三个作品——《丰收》《痛》《往事如烟》,将主题聚焦在信仰与神话、身体与灵魂、人类与社会环境上,将民间文化与文学名著结合到一起,揭示了多种波兰式的想象。在初冬的三个夜晚,三个完全不同的作品通过平铺叙事、重复表现,通过身体的即兴接触和思
期刊
[摘 要]本文取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视角,以陈洪①先生1934年发表于《广州音乐》的《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为研究对象,指出陈洪先生通过对相关背景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考察,对《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做出的批判性反思表现出一位音乐教育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反观当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我认为陈洪先生的《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仍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
期刊
[摘 要]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源性差异,对推动中外优秀传统教育的更好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中国“六艺”和西方“七艺”之间的相同点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中国“六艺”和西方“七艺”之间的差异点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六艺;七艺;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114-02  教育,是一种传
期刊
16·繡荷包
期刊
[摘 要]长征,是中华民族顽强精神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中国红军将士们坚持不懈的斗志和勇气。1965年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诞生,以奔腾的情感和浩然的气势,生动地再现了长征精神的钢铁意志和不屈精神,流传至今。这首史诗也在新时代激励着人们对长征精神的传承。本文将以《长征组歌》为例,探讨长征精神的划时代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征精神;现实启示;长征组歌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