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受助贫困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简要阐述某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因人施助”的理念,以物质资助为基础、精神帮扶为特色的工作方式,通过落实资助项目、开展励志教育、提供暖心服务等具体方式,帮助受助贫困大学生接纳现状、努力成长,增强她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引导其全面成长成才传递爱心来回馈社会。
  关键词: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成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36
  1 案例概述
  该贫困大学生,某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一名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但命运却如此多舛,让她接二连三的面对至亲离世的悲痛,2005年她母亲因脑溢血突然逝世,2011年父亲也因癌症去世。在父母离世后,她便成了一名孤儿。
  辅导员了解其特困生的身份后,向她详细介绍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以及国家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为她开启绿色通道,帮助其顺利办理入学手续。大学三年时间里,该生获得了2012-2013学年、2014-2015学年国家助学金,2012-2013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3年石景宜刘紫英伉俪助学金,资助金达到1.6万元。在国家资助、社会资助的共同资助下,使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2 案例剖析
  2.1 案例分析
  家庭变故是造成该贫困大学生的困境的直接原因。作为一名孤儿,她不仅承受失去双亲的沉痛打击,进入大学后,还要面临无力支付高昂的学宿费。如何与家庭和经济状况相对良好的同学们相处,是她入校后首先要克服的学习生活适应难题;如何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是摆在她面前现实而沉重的顾虑。
  2.2 通过运用多种资助途径和措施,多措并举,实现对该生精准资助和帮扶
  (1)政策解读。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周”是学校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的重要举措,也是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展以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为中心的主题宣传活动,全面贯彻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各级各项大学生资助政策。
  (2)国家资助。開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进行政策宣传全覆盖,精准施策,确保学生都能了解资助政策,建立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帮助他们申请落实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心理教育。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消极的心理表现为自卑、抑郁、敏感、焦虑、虚荣、仇视、偏激等,利用专业的心理技能,帮助她调整心态,面对困难,自立自强,克服心理障碍,锻炼她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发挥自我潜能,健康成长。
  (4)谈话交心。谈话交心化解她内心的自卑、激发她学习的欲望、疏通她与外界之间的隔阂,让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建立自信,敞开心扉。
  (5)感恩、励志、诚信教育。通过资助育人,伴我成长素质——怀感恩的心,做诚信的人拓展活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关爱教育,让她直面困难、自强不息、知恩图报、感恩社会的健全人格体现。
  (6)社会资助。帮助她申请并获得石景宜刘紫英伉俪助学金,减轻学习和生活经济压力。
  (7)勤工助学。鼓励她利用课余时间,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参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科技文化服务或提供劳务服务,取得一定的劳动报酬,用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2.3 具体做法
  (1)新生入学阶段。通过学生信息档案提前摸底贫困大学生生活、学习及家庭经济情况,建立贫困生资料库,将他们列为资助、帮扶关注对象。入校后,为他们解读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她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国家资助,为其申请学费减免,解决其后顾之忧,减轻经济负担。
  (2)适应和成长阶段。专职辅导员经常下宿舍,与她交心谈话,了解其学习、思想、生活情况,鼓励其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扩宽眼界,扩大交际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举行“资助育人伴我成长”素质拓展活动、“大学生自强典型人物”评比、诚信教育宣讲会、“助学、筑梦、铸人”优秀受助受奖学生典型宣传等多项活动来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让她正视贫困,认识贫困,激励着她奋发图强。
  (3)发展与回报阶段。在大一,该生通过竞选成为班干部,主动为同学们服务。主动参加学生会招新面试,经过三轮的层层选拔,成为学院学生会的一员。经过近两年学生会工作的锻炼与工作经验的积累,她从青涩懵懂的干事成为独当一面的学生会主席。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体辅导、志愿者活动、感恩活动等,增强了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成长成才传递爱心来回馈社会。
  (4)收获和圆梦阶段:在校期间她曾荣获2013年度“感动佛职人物”、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干部”、2013年“暑期三下乡被评为优秀个人”、2013年“优秀志愿者”、学院“军训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毕业后被评委优秀毕业生,优秀实习生等。在国家资助,社会资助的共同资助下,使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3 案例反思
  3.1 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缺乏科学性,材料证明真伪难辨,重程序,轻精准性。高校采取的普遍认定程序一般为学生提交申请及当地镇及街道办及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成立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辅导员根据申请材料及评议结果认定等级,公示认定结果,上报学生处审核备案。但是,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家庭月收入、学生的实际消费支出以及学生的主观意愿的真实性难以进行精准评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透明,加之民主评议缺乏全面性、认定工作缺乏动态管理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亟待需要援助的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资助,而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却挤占了有限资助名额,影响了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认定的精准性。   (2)在资助育人过程中,校内“专业技能”型勤工助學岗位数量安排不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不到位。没有把勤工助学中对学生能力锻炼较少的“劳务型”岗位的岗位变换为“专业技能”型岗位,学生实践内容与专业训练结合不够,不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建实践平台,学生的创业实战锻炼机会少,学生个人能力难以得到充分施展,综合素质未能得到实质提升。
  (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不到位,资助育人效果难以有效发挥。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过程中缺乏有关感恩回馈的教育,使其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后,他们仍旧“不领情”,不懂得感恩。对部分受资助学生的开假证明行为和奢侈消费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极大影响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资助育人工作往往忽略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无法将资助育人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成才更无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很多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总强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范围宣讲教育内容,毫流于形式而又缺乏针对性,极难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3.2 对策与措施
  (1)构建“校、院、系、班”四位一体认定体系,创新“互联网+”资助工作模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动态更新贫困大学生档案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及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通过电话、信件、实地走访等方式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和核实。各院、系专职辅导员、班级导师对贫困大学生及时建档立卡,深入学生家庭实地查看和资助政策宣传,真实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杜绝“假贫困生”的情况发生。同时,各专业班级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在认定评议会中充分听取同班级学生的意见,防止贫困认定材料失真及认定评议出现偏差。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平台,探行“互联网+”资助工作模式,高效、透明、公正、创新的开展工作。建立关于资助工作的微信公众号,学生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后,可在线、实时、便捷掌握最新的资助政策、工作资讯和动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资助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资助工作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高校资工作持续高效进行。开发和发布“互联网+”资助工作APP平台,设置资助功能模块,方便师生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在线高效完成资助相关工作。
  (2)不断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机制。在满足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勤工助学得报酬,让受助学生能有一份获得感和认同感。注重岗位职能多样化,不断扩大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不断提高勤工助学工作技术层次,由以往单纯的劳务型工作,逐渐向提供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工作转变。
  (3)增强高校学生,尤其是受助学生励志、诚信和感恩教育。要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他们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素质,将诚信意识和素质转化为诚信行为,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客观陈述家庭经济状况。组织获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系列公益活动,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励志、责任等主题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励志成才”,牢记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道和社会关爱之情,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传递爱心来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袁千懿.辅导员视角下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2]虞莉.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3]刘蓓.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
  [4]谢超峰.高校辅导员改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5]林建玲.学生资助案例分析[J].高教学刊,2015,(18).
其他文献
复产后的朱集西煤矿正值ERP系统上线逐步代替WMS系统之时,煤矿物资仓库管理更具特殊性。库管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走上日程逐步解决。从仓库的规划利用,人员素质、业务等方面提出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科技时代,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企业管理的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营造出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在
口语是人类把握世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符号。口语让人类有了离开感性对象而言说对象的自由,有了在同一时空中亦能运用电讯技术在异时空场域面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对7-9年级写作提出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的教学目标,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自己的语言材料、情感,通过思维写出代表自身特色文章,即要求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2015年4月7日,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攀长特公司)经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后的改进型舰船用0Cr18Ni11Ti不锈钢钢管,获得北方某舰船厂认可。因其表面质量和交货期都得到
现行城市住房“过度商业化”模式给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巨大负面效应,农村住房“自建”模式亦不利于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而城乡住房的“准公共品化”将使我国的
建立了测定小鼠血浆、肝、肾、脾、肺等组织中阿昔洛韦(ACV)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1∶99∶0.5)混合溶液,流速为1.5 mL
对氯代二甲苯酚类化合物的薄层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苯-氯仿(体积比为2∶ 3)的混合溶剂为展开剂,以GF254薄层板为层析板,直接测定3,5-二甲基对氯苯酚含量的薄层色谱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所包含的新型的教育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逐渐渗透于教育者的教育实践之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此次变革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使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走出传统的“枯燥、繁难、封闭” 的现状,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语文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笔者就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构建民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