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认真小结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课的开始与结尾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开始的好就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学好知识;课末小结的好,就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以下,就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谈些建议。
  
  一、小学数学课的导入
  
  大家知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1.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
  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实物演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六个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不只以上六种,常见的还有演算发现导入和动手操作导入,这里不再例举赘述。
  
  二、小学数学课末小结
  
  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生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悬念式课末小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前呼后应式。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小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末小结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一体。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小学教育资源
  (河北省大名县大名镇北关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合作教学。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小学
期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渴望了解我国改 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方针政策;他们思维活跃,面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问题,在人生价值方面产生诸多疑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甚高,不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希望教师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形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那些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有广泛口碑的、深受下级拥护的领导称之为懂领导艺术。有些人话说得很动听,处处讨人喜欢称之为懂语言艺术,还有些人在公开场会如鱼得水我们称之为懂公关艺术。  生活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观念由来已久,那么何为艺术呢?得到大家认可的说法是:①艺术在最广义上,是指任何技艺。②较狭窄的含义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就教学艺术含义而言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
期刊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我有时也这样)——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开展,“校本课程”这一全新的课程进入了校园。新课改要求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它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特色学校的机遇。  同时,也给学校提出了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才能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促进学校发展?下面就我校在校本课程中的做法及体会与大家探讨,以求得共识和提高。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面对校本课程这一全新的领域,怎样才能让老师们接纳、认同并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评价 发展 独白 对话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形式化、泛滥化、自由化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可操作性的策略: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巧妙地捕捉合作学习的契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形式化 泛滥化 自由化 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属于我国基础教
期刊
在常规的政治教学中,我们常常习惯于教师的提问,而很少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现状,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如何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显得特别迫切了。因而,就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改进意见,谈些自己的认识。  政治教学现状:  1.观念转变不够。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可以说有两大缺陷:  一是灌输,重视“知识世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产生愉悦、喜爱的情感。  教师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以乐意、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创设导入情境    1.激活熟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 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