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设思维“运动”的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是有思想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更离不开思维的“运动”。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运动的“场”,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巧用错误的资源撞击学生的“原认知”思维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知识又是在“错误与正确”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的,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学生怎样思维、怎样学习……由于学生自身存在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书面上或口头回答问题时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学生对“错误”有怎样的认识,教师对“错误”会怎样处理与引导。
  在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许多学生都有做错的地方,但我们老师往往单纯地认为是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的。对待学生的“错误”,与其草草了事,倒不如听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多问学生: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在做“一段横截面周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长是8分米的长方体木料,这段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解题时,有的学生写成2×2×8=32(立方分米);还有的学生写成2×8=16(立方分米)。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要想使这两个同学做得对,那么这个题目可以怎样改动?这一问便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对于第一种情况,有的学生说:只要把“周长”改为“边长”;对于第二种情况,有的学生说:把“周长为2分米”改为“面积为2平方分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常用生态的作业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学数学中研究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计算、分析现实问题,从而获得一种理性的思考。”
  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学习数学似乎与研究无关,导致他们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于是,我将课外作业设计为数学小论文形式,作业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其内容是生态发展的,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小论文可以在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这一作业,这一段时间可以延续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学会利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例如学习完“吨”这单元后,我让学生写小论文:《树与环境》。不少的学生写得很好。
  我在上课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1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大约可少砍17棵大树。”我想,平常大街上、校园里经常有废纸,如果把这些废纸收集起来,就可以变废为宝。
  我们班有近6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月收集1千克废纸的话,一年就可收集废纸大约是:60×1×12=720(千克);全校有三千多名学生,也照这样计算的话大约是:3000×1×12=36000(千克)=36吨,可保护大树36×17=612棵;全市有学生近100万人,也照这样计算的话大约是:1000000×1×12=12000000千克=12000吨,可保护大树12000×17=204000棵,有20多万棵。
  ……
  学生通过写数学小论文,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意义远远超过数学研究的本身。作为教师要触发孩子不断学习的激情,要调动孩子动脑动手动口多元学习的能动性,要挖掘孩子内心孕育的个性潜质与修养。
  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绿色生态课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活动中感悟、在创造中理解、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三、活用固定的教材呈现学生的“多元性”思维
  
  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不能为教材所左右,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巧妙地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要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就要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图片、游戏、卡通等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的是生活,而不是学习。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例如,学习“圆的周长”时,我首先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再分发给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让学生分组想办法测量出各自圆片的周长。经过讨论和实践,学生们很快总结出测量圆片周长的方法,有的把圆片从零刻度开始,沿着直尺的边滚动,测量出圆片的周长;有的用毛线绕圆一周,再用直尺测量出毛线的长度,从而求出圆片的周长。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如何计算出圆的周长,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创设活动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还让异质学生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体会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找到数学学习灵气的生长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就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数学思维运动的“场”,数学学习活动才能迸发出不竭的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切实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
笔者对岩石薄片资料进行了有序和无序模糊聚类,岩石薄片资料象沉积构造一样与沉积作用、沉积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岩石薄片资料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因此,这种联系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 classes for scienc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t describes a common model for r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温州企业在国际上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少,但劳动力廉价,且温州的块状经济具有配套能力、原
六月第一天是子女的节日,然后相隔18天才是美国流行70年来的父亲节。
随着年级的增高,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学生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做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自从我校参与“小学生自由表达发展研究”后,我校的数学教学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有话好说    谈到开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大的教学观。“开放”二字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简
课堂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持知识印象与教学效果的连续性,也可以保证高速度、高效率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什
陕西商南松树沟地区内正角闪岩有榴闪岩—角闪石岩和斜长角闪岩两类。原岩分别为榴辉岩—辉石岩侵入体和拉班玄武岩岩流。稀土和微量元素及锶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两类原岩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