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针治疗小儿Ⅰ型浮膝损伤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微创治疗小儿Ⅰ型浮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15例小儿Ⅰ型浮膝损伤患儿,采用微创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辅以单侧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后4~6周去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儿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及髋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微创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治疗小儿Ⅰ型浮膝损伤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针; 内固定; 微创; 小儿Ⅰ型浮膝损伤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或相邻的干骺端同时发生骨折,使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中断而失去其稳定性。该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其伤情复杂、合并症多、后遗症较重,处理棘手,治疗不当常遗留永久性的功能障碍。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5例小儿Ⅰ型浮膝损伤患儿微创闭合复位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辅以单侧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后4~6周去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所有患儿术后均一期愈合,髋膝关节功能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儿,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平均9.7岁;letts分型[1]Ⅰ型,及同侧股骨及胫骨干骨折;其中左侧骨折9例,右侧6例,股骨均为闭合损伤,胫骨Ⅰ度开放2例,合并脑挫裂伤2例。平均手术时间4 h~7 d。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除开放性损伤一期清创缝合急诊手术外,其余均予以临时皮牵引,择期手术。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在C型臂透视下于胫骨结节内外侧,骺板已远1~1.5 cm处切开皮肤约0.5 cm,分离皮下组织,开口器开口后置入塑形后的弹性髓内针(根据髓腔粗细选择弹性髓内针直径),复位胫骨折端,分别置入弹性髓内针至胫骨远端,调整弹性髓内针位置及弧度透视见折端位置良好,剪断针尾,全层缝合切口。在C型臂透视下于股骨远端骺板上约1~2 cm处,内外侧切口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开口器开口,分别置入弹性髓内针,持续牵引下肢,复位股骨干骨折,逆行置入弹性髓内针至股骨近端,透视股骨及胫腓骨正侧位,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剪断针尾,全层缝合切口。予以单侧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固定。术后4周门诊复查,拆除石膏,行膝髋关节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行弹性髓内针取出术,一般术后4~12个月,平均8个月。
  2 结果
  本组15例,全部随访,时间4~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率达100%。术后4~6周摄X线片,骨折线模糊,除外固定,髋膝关节功能锻炼。肢体功能参照Karlstrom[2]标准评价:优1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手术前后X线片情况见图1~4。
  3 讨论
  小儿浮膝损伤,也称“漂浮膝”。是由于小儿受到严重的创伤造成股骨和胫骨均发生的骨折。早期对这种损伤的治疗采用牵引或石膏固定,故常遗留有永久的功能障碍。治疗结果受发病年龄、多发损伤程度、开放或闭合性骨折以及医师经验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的治疗方法是对6岁以下小儿将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然后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对于6岁以上小儿股骨干骨折考虑应用外固定架或髓内针,如果股骨的骨折是在转子以下或髁上也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1]。但长期牵引治疗给患儿及家属造成很多不便,护理难度加大,有时还造成患儿肢体褥疮。对于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不配合治疗的患儿牵引治疗更是困难重重。
  对于10岁以上小儿股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针或股骨及胫骨外固定架固定已有大量病例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固定方式[3—5],对折端血运损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外固定架穿衣及护理不便,加之较高的针道感染发生,给患儿造成的痛苦较大,且外固定架为偏心固定存在应力遮挡问题。因此外固定架仅适用于广泛软组织损伤或污染较重的股骨或胫骨骨折固定。交锁髓内针虽然为股骨干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式,但其适应证较窄,对患儿年龄要求较高,年龄较小,髓腔狭窄,不利于髓内针插入,且放置髓内针时损伤大粗隆骨骺,可发生髋外翻畸形。
  近年来弹性髓内针在长管形骨折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推广,认为是治疗小儿长管形骨折的有效手段。弹性髓内针,其弹性强,可根据患儿年龄及髓腔形态选择弹性髓内针直径(使手术适用范围加大,3岁以上的患儿均可行手术),有利于预弯针的插入。弹性髓内针预弯的针头有利于插入和骨折复位,灵活的预弯方式,可以根据骨折部位灵活的选择预弯方式,双针固定增加固定强度及稳定程度。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对患肢损伤小,闭合复位对折端血运破坏较小,有利于折端愈合。患儿护理方便,痛苦小。
  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有利于折端稳定性及患肢旋转畸形的预防,术后2 d可行肌肉收缩锻炼,术后4~6周视骨折愈合情况拆除石膏或支具,行不负重髋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髋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弹性髓内针固定对于Ⅰ型浮膝损伤患儿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Letts M,Vincent N,Gouw G.The floating knee injury in children[J].J Bone Joint Surg(Br),1986,68(1):426—442.
  [2] Karlstrom G,Olenrud,Uppsala.Ipsilateral fracture of the femur and tibia[J].J Boint Joint Surg 9(AM),1987,59(3):240—243.
  [3] 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等.儿童浮膝损伤的治疗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1):44—46.
  [4] 倪文飞,洪如康,王振文.儿童浮膝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1):1077—1079.
  [5] 叶俊强,姬中毅,张展奎.创伤性浮膝损伤手术方法的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5):23.
  (收稿日期:2012—07—19) (本文编辑:李静)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二甲双胍合用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并发AS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25~0.5 g,3次/d,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每晚1次10 mg。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血糖血脂下降较对照组显著,IMT较对照组减小(P<0.05),FMD显著改善(P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202例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均使用CO2激光清除肉眼所见全部疣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和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结果: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为23.81%, 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为38.14%,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74,P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及相关对策。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近4年来116例的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护理对策。结果:116例危重孕产妇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通过运送前及运送中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及降低风险。结论:转运前准确评估病情、合理的人员安排、设备物品准备、科室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病原菌、药敏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科、EICU、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合并肺炎(卒中相关性肺炎)组(A组)与未合并肺炎组(B组)。A组56例,B组80例,两组对照分析研究,采集合并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病原体多见革兰氏阴性菌(G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腰椎滑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经平片初诊为腰椎滑脱并接受16排螺旋CT扫描的患者65例,利用获得的横断影像进行后处理。结果:65例腰椎滑脱病例中,有62例均为向前滑脱,3例向后滑脱;其中L3前滑脱5例,L4向前滑脱13例,L5前滑脱44例,L5后滑脱3例。结论:应用MSCT对腰椎滑脱进行扫描机影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同机图像融合,所有患者结果均通过CT、MRI和病理检查、随访等方式确诊。将平面显像和SPEC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81例患者骨转移55例,201处骨转移灶;良性骨病变26例,42处病灶。全身
期刊
【摘要】 目的:应用ARFI对甲状腺结节的硬度进行评估,探讨ARFI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RFI对90例患者102个甲状腺结节(75个良性,27个恶性)进行检查,获取并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cation, VTQ)值。通过绘制ROC曲线获得VTQ值的曲线下面积以及最佳截断点,评价其诊断效能。所有病例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心房颤动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房颤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个城市社区220名心房颤动患者。56%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房颤,72%患者认为房颤不需或不急于治疗,84.5%患者对房颤与卒中持有错误观念,96.5%患者希望从医生处获取更多疾病知识。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低,极大多数患者有健康教育需求。结论:社区房颤认知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可溶性止血纱布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术中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56例,术中未放置可溶性止血纱布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4 h凝血功能、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产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比例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验证两种减少股骨干骨折所采用的带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数量的锁钉方式,为临床上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时合理选择锁钉方式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具青壮年全长防腐股骨18根,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6根,A组采用骨折远近两端各2枚锁钉锁定,B组采用骨折近端2枚锁钉锁定,最远端1枚锁钉锁定,C组采用骨折近端2枚锁钉锁定,次远端1枚锁钉锁定。测量内固定后三组在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