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问题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教学形式简单,效果非常好.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掌握知识重难点,灵活应用“问题教学”这种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一、设置问题要恰当
  设置问题、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想把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上去,“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在问题教学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设置恰当的、易于学生接受的问题. 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时,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里,把数分为:自然数和零,初中数学学到有理数时,教师可以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我们可以这样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测量树苗长出地面的高度,如一棵树苗的高度为1.2米,那么这棵小树苗的根部生长在土地下面,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表示树苗在土层下面生长了多少米呢?又如:某人在银行存了5000元,那么想一想如果这个人向银行借款5000元我们又该如何表示呢?”这样的问题设置之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负数、正数和零的概念. 小树苗长出地面的部分记为正数,在地面以下的部分记为负数;在银行存款记为正数,向银行借贷记为负数.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学生们很快理解有理数的内涵. 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概念不再枯燥无味.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合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解析数学概念,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设置恰当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设置要注意前后联系
  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贯彻的重要原则就是前后联系原则,数学知识点都是一环扣一环,环环连接的. 我们在运用问题教学时,要把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联系起来,理清不同的年级、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做好知识的串讲,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才会显得流畅,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同样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两个数的和乘以两个数的差”时,我先列举一个熟知的公式(a b)(a - b) = a2 - b2,这个公式如何才能推导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前后知识点结合起来. 我们已经学过多项式的展开,可以根据书上的例子,让学生们把这样类似的多项式展开. 比如(a - 3)(a 3),我们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展开,通过展开得到a × a - 3 × 3也就是a平方减去3的平方. 我们可以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的和乘以两个数的差的公式(a b)(a - b) = a2 - b2. 教师在教学这个公式之前,就要想到所有的乘法都是由加法推导而来的,教学这个多项式乘法,就要想到之前学过的多项式的展开,进而多项式的展开来推导这个公式.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我们把乘法和加减法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这个公式和多项式的展开联系起来.
  每个公式都有它的由来,都可以通过演算,推理、拆分等数学方法得出来. 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不能凭空捏造,要把这些问题与我们原有的认知结合起来,在以往的知识点中寻求新的发现,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为进一步教学做准备.
  三、设置问题要典型
  我们学习任何学科,都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本领,所有的数学问题不可能都听过、学过、解决过,但是你可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一个典型问题的解决,从而学会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选取典型例题来讲解,自己要有分辨能力,找出难度适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典型例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典型例题,比如教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时,有这样的问题:“一个飞行物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约 8.1 × 103 米/秒, 则这个飞行物运行3.2 × 102 秒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列出的算式是8.1 × 103 × 3.2 × 102,即四个单项式连乘. 这个典型例题的特征就是,这里面的数字不具备很强的特殊性,不是特意抽出来为了特定的定义服务的,而是很随意的数字,这样的例题很有说服力,涵盖面也比较广. 这四个单项式相乘我们可以表示为(8.1 × 3.2) × (103 × 102 ),运用之前学过的同底数幂相乘,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很轻松地解决. 当我们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可以运用同底数幂这一理论迁移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之中,不必要再大费周章.
  设置典型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采取这样类似的解决途径去解决,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数学迁移能力,从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样设置问题,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设置问题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要注意设置典型的、学生能够接受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前后知识点串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流利,同时在问题设置时,还要不断地创新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让问题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江苏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对江苏旅游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学校和旅游企业三个层面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江苏省旅游高等教育健康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中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学校运动会中全民总动员,形成浓郁的合作氛围;课外体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比较固定的直接联系,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坚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国家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创业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品质、
《计数原理》教材用时多,例题新,选题广,应用活,突出了两个原理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教学新分析  1.从学生的角度  (1)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用列举或树状图来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对于分类与分步思想,学生也不乏认知基础,但对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在原有的认识体系中却是自发的,模糊的,感性的,从而也是肤浅的.  (2)学生的学习障碍  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从字面上学
从《贝伦行动框架》视野纵横,当代成人学习行为正从“自助”向“自性”方向变迁,在自助学习向自性学习的变体中,不仅折射了当代成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也摆明了厘清当代成人学习行
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中,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情报资源和信息深入挖掘、整合能力的基础优势,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和学员管理的信息需求
程序性制裁的实现,有赖于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而程序性裁判的实施,又有赖于相关程序及证明规则的完善。在我国,按照司法裁判的规律,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规则,已成为一项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解题技巧、应用能力等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本文在阐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其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探究了加强初中习题教学质量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实践探究  引 言  习题教学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围绕数学教材习题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
网络普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教学目标与模式、评价标准都存在重新定位的需要,对此,教育者必须改变心态、不断反思,坚持基本的原则和信仰,坚守职业道德,科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