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语言 点缀精彩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语言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教师课堂上更是离不开语言表达,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巧妙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广泛参与。
  一、科学的语言,让学生准确地认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很严密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准确。否则,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使学生产歧义,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
  【案例1】在学习“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改成“线”或“围成”改成“组成”,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又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相排斥的,内涵是相反的,它们共处在自然数的范畴之中。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学生对“1”和“0”属不属质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为今后的分解质因数奠定了基础。
  二、简洁的语言,让学生明了地掌握
  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案例2】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简洁,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三、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清楚地理解
  数学课不光是数字的拼合,更是思维,创造的延伸,讲课时,教师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词,把所讲的例题用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案例3】在讲乘法公式(a+b)z时,有些学生总是记不住,强调了多遍,还是有误。后来,我就编成口决“你平方、我平方、你我二人站中央”使用这样的语言效果很好,使学生终身不忘。
  【案例4】对“0”的运算特点,一位教师配了一首儿歌:“零蛋零蛋是笨蛋,与谁相加都滚蛋;零蛋零蛋是炸弹,与准乘除都完蛋”
  四、启发的语言,让学生轻松地思考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受到启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5】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有规律地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一起拍掌。叫停后,教师问:“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如果一直拍下去,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或者拍无数次。”教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说:“是无限的。”教师说:“你们如果拍5分钟,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直观而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亲身感知“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此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好符号语言进行教学,并抓住时机把这些符号及时板书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把省略号、循环点这些符号语言和板书这个无声语言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五、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幽默、趣味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不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難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
  【案例6】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挣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和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做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六、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不断地进取
  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案例7】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顺利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最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一句鼓励性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全体学生能否从始至终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语言艺术,将每堂课设计成有争论、有趣味、有思想、有训练的丰富天地。而要达到这种境界,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有“小说般的高潮、喜剧般的激情、相声般的幽默”,要求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服务于数学教学之中。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简洁、形象、幽默、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表达出来,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要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就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现有的教学条件为依据,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在这种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方案。  一、“学为主体”理论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才有可
【中图分类号]G633.3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新课改实行以来,面对极具挑战和创新意识的语文新教材,面对需要不断改革的高中学习方式方法,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新形式、适应新要求以创新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最终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素质和能力,而这一切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于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下,可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结构性等角度进行多维优化,充分发揮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教学效益”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
【中图分类号】G623.5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理念认为,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积极活跃、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课堂。因为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有可能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