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兴趣之中学数学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学数学,在对话之中学数学,在操作之中学数学,在思考之中学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兴趣之中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兴趣;创设情境;有效对话;操作激趣;数形结合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历来都是数学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针对如何认识数学教学,使学生学有兴趣这一问题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专家在教材编排上就考虑了怎样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下面我就谈谈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学数学。
  1.在情境之中学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改教材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像人民币的认识、比高矮、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分一分、统计等都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在教学中如果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就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使学生明白:必须得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2.在对话之中学数学,引发学习兴趣
  有效对话,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如:5 4○4 5,要求填 “<、>或=”,正常的方法是计算两边,判断,填写。我让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两边相等,填等号。”“○前后5和4的地方变了”等。我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没有给结论。二年级再出现此题时,我在练习后引导学生归纳,一个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说:“我发现,○前后两个算式中的加数的位置变了,和一样。”我根据他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加数的位置变了,和不变”。我又出了几个类似的题让学生验证,通过做发现真是这样。至此,学生的脑海中已初步有了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要形成对话,首先要让学生说话,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也不要紧,至少说明学生思考了,其次反映了有些学生“还不懂”等教学信息。数学课堂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本质的一种对话。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 “对话”,要动静结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思考之中,才能把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
  3.在操作之中学数学,呼应学生兴趣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的学习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让学生用七巧板中和正方形等高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描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成另一种更规则的图形——长方形,移动到长和宽与画上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重合。学生通过进行有趣的图形拼割转化,最后找到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联系,不难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得出想要探寻的问题的结果,其实是顺应了学生的兴趣,这种顺应正中下怀,学生高兴,老师轻松,在自然而然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数学知识,老师达到了教学目的。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
  4.在数形结合中学数学,使学生学习有兴趣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比如“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也就是把数量关系精确刻画的量与图形的直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象地展示问题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在一堂课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相互交融,但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懂、学好,达到优教优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河满小学)
其他文献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临床重症皮肤病之一,治疗过程中精心正确的护理对转归及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报告本科2006年1月-2008年11月治疗的15例红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基于第3类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电力系统后紧急控制多代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研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后紧急控制的演示电力系统,探讨了电压后紧急控制中信息管理、信息交换通道和
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旅游类高校具有发展的特殊性。伴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快速发展,旅游类院校如何面向行业,培养行业专业人才,为行业更好的服务,尤其是旅游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状一直存在,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十分淡薄,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身份陈旧,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质量和学生听课质量很难得到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探究式”学习方法没有得到应用,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继续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的重要性  历史对于初中生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联合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甲氧沙林片0.3—0.6mg/(kg&#183;d),每3天1次,服药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体外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半
目的探讨P16和PCNA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4例乳房外Paget病及2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P16和PCNA的表达。结果乳房外Paget病
目的探讨祛风止瘁口服液治疗湿疹的机制。方法7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口服祛风止痒口服液10mL,3次/d,10天为1疗程,另外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仅予以常规
一、设计思想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体育。因此,本课结合该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特点,以故事导入投掷软垒球的教学内容,把教学情境“生活化”,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为学生开拓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依托情境,变枯燥单一的教学为妙趣横生、兴趣盎然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在投入中练。让学生以游戏为载体,自然地过渡到软垒球的投掷练习中。使学生感受到投、接软垒球活动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目的探讨mtr系统若干基因变异与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阿奇霉素耐药性代表株mtrR基因序列及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序列的突变进行分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