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 爷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去北京的次数并不多,印象最深的是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出租车司机,感觉这些的哥们儿贼能侃。
  某次乘出租,司机是一位老北京。一听我是南方来的,就说:“您不了解北京吧,让我给您说道说道。”
  的哥声称他家住八大胡同,然后来个大喘气,接着说:“其实是八大胡同附近,八大胡同附近,你懂不?”
  我虽非北京人,但是八大胡同还是听说过的,于是接茬:“您家住附近,附在哪个胡同近呢?”
  司机说:“就是蔡锷和小凤仙幽会的那附近。”然后又说,“那个谁谁谁你知道不?”我说:“这个名字好熟悉,是不是新闻里报道的某某?”这哥们说:“对啊,他小时候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呢。你可不知道,他小时候喜欢穷捣蛋,也不听话,书读得也不怎么好……”
  我狐疑地看他半天,又想到那某某的岁数,他们要真是认识的话,还不知道究竟是谁看着谁长大的。
  不过,这位的哥还不足以让我对北京出租车司机形成侃爷的定论,不久又遇到一位。
  那次,刚上一出租车,司机大叔的手机就响了。司机开了免提。
  “在哪儿呢?”
  “拉着呢!”
  这叫啥话?什么叫“拉着呢”?在南方人眼里,上茅厕蹲坑才会拉着呢。
  “啥时候拉完啊?”
  “这趟走得远,还得要半个多小时。”
  “等你拉完了咱去打两场啊?”
  “好嘞!不见不散啊!”
  挂了电话,司机大叔看着前方,说:“没办法,一哥们儿让去打高尔夫,家门口的发小,现在是市值排名前十的央企老总,从小穿开裆裤时的老街坊,人家喊咱去HAPPY HAPPY,咱也不能不给面子不是?”
  我说:“是是是,人家请你打高尔夫是看得起你,你当然不能不给面子。”
  谁知那位大叔一脸不屑地说:“看得起我?我答应去打球是看得起他,我这是给他面儿,不然的话皇帝老儿请我我都不去。”我大笑,说:“你吹牛,皇帝老儿早没了,哪个会请你?你是生不逢时呢。”大叔白我一眼:“皇帝老儿虽然是早没了,我家祖上可是侍弄过皇帝老儿的车队的,龙辇,你听说过没?就是皇上乘坐的车。我祖上拉的是大清帝国乾隆爷的车队。”
  “乖乖!龙辇我当然听说过,可是你家祖上在乾隆爷的车队里拉什么活呢?”
  大叔说:“这个还真不好说,祖上好像伺候过不止一位皇帝,待我回家查查家谱。”
  得嘞,等你回家查清楚了家谱再跟后面的乘客炫吧,谁知道我哪個猴年马月还能再碰上你。
  选自《今日早报》
其他文献
阿梅最爱迟到,上周老板正式和她说:“如果你再遲到,直接卷铺盖走人。”今天,阿梅起来看了看表,傻眼了,闹铃竟然没响,不用说又迟到了,阿梅赶紧穿衣服打车到单位。  隔着玻璃就看见老板正在前面站着,下面站着三个人低着头,都是一个办公室的,老板唾沫星子纷飞,用手指着三个人,吼着:“你们迟到,是猪啊,还是不想干了,早点说,都和阿梅学的,她今天又迟到了,还没来,等她来了我让她好看。”  阿梅本想推门进去,一听
期刊
安东城的徐记烟坊在南小街,陌生人如果在街上转一圈,估计根本找不到──这个烟坊门面儿太窄,根本就没有挂过匾牌。  它不但在南小街一个旮旯,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门板也只下个三四块,远远一望,黑黢黢的一片。  民国年间徐记烟坊的柜台是老板娘白薇站的,这个女人永远是一副三十多岁的样子,头上梳个琵琶鬏,无论寒暑,都穿一件月白色的旗袍。  ──门面的里面有一扇小门,推开来,嚯,豁然开朗。  是个小院,徐记烟坊的
期刊
因为看戏,二叔和二婶又打架了。  村里唱戏,二婶这个“戏家”肯定要到场。二婶不是戏剧演员,得这绰号是因为二婶好看戏。四村八鄉的哪里有戏,哪里就有二婶。挂在二婶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是一天不看戏,日子蔫蔫没意思。一天要是看场戏,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看戏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可二婶看戏丢过凳子椅子不说,有一次把娃给丢到半道上,她自己自顾自兴奋地跟人说戏,回到家,二叔问二婶娃呢?二婶揣揣怀里包裹娃的棉褥子
期刊
有个长得极丑但极有钱的男人说:“人的长相和智商成反比。”  他这话不对,孩子都知道。但因为他有钱,没人反对。有人曾站到镜子前,抚着脸嗟叹自己缺陷不够。他是把丑当做偶像,我对此的态度是躲远。  因为需要,我在生活里也有过偶像,只不过他们不够丑,也不够有钱,所以无人知晓。连他们本人也不知道。他们一闪即逝,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一个小碎片,碎得都不是个完整的事,而且也不感人。我姑且叫做际遇。但他们对我的影响
期刊
“早上好!”  我推开窗,猫跳了进来。  这是只流浪猫,但是我从不叫它流浪猫,因为我不觉得给一个自由的生命加上限定词的做法有多少意义。既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而它也没有告诉我的意思,那么我只要叫它猫就好了。  六年前,我刚搬到这个小区,在我书房窗外的空调风机顶上,猫就住在那儿。上帝用墨水把它涂得漆黑。它并不常住,每年只在我的窗外待一个月左右,那都是在春暖花开或者是秋高气爽时节。有时候,一般是礼拜天,
期刊
那年,秀英16岁。花一样的年华,俊秀娇美,与邻村刘家的大小子婚事在即。  为了置办嫁衣,秀英在表姐的陪同下,去几里外的集市扯布料。回来的路上,两人走累了,就坐在路旁大槐树下歇脚。秀英无意间扭头,发现草丛里有个什么东西发亮,就走过去观看。  草丛里静静躺着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小巧精美,有些许铜锈,正面凸起无物,背面却雕刻着盛开的梅花,梅花枝头上还有两只昂首吟唱的小鸟。镜子中间有个带眼的钮儿,这个钮竟然
期刊
一个晴朗的日子,郎茹接到一封信。  她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陡然感到脊梁骨发冷。  这封信是从沙漠中的一个边陲小城寄来的,在那里,郎茹只有一个熟人──林语。  林语是她大学同学,很帅气,篮球打得棒极了。在大学时,只要他在球场上,郎茹必定是最忠实的观众。  郎茹是一个腼腆的女孩,还没等她向他表白什么,大学就毕业了。他们都离开了北京,从此天各一方,断了联系。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郎茹听说林语回了老
期刊
宇文长衫第一次在县城看到景德镇出产的玲珑青花瓷瓶,还附有鉴定标志,证明是明成化年代的珍品,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  二十年前的宇文长衫和女朋友张志曼毕业后均被分配到县城工作,一个在文化馆,一个在科技局,那时候他们住的还是单位里的宿舍,两个人每隔一天见一次面。工作两年后,都有了一点儿积蓄,于是他们才分别向单位提出结婚申请。  宇文长衫很喜欢张志曼,决定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结婚礼物。在跑遍了整个县城后,宇文
期刊
有个小木匠,一次到外面做工,回家时天色已晚了。路上他要经过一座大山,动身时村里人对他说:“山上有个精怪,经常出来害人,没有人敢在夜里从那里经过。”小木匠听后笑了笑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管它什么精怪鬼怪,没什么可怕的。”說罢,他带着一把斧头便上路了。  不多时,小木匠便来到了山里。月色很好,小道从林间蜿蜒伸向前方。小木匠只顾赶路,山风从耳边掠过.远近的山峦在朦胧的夜色里时隐时现。  走了
期刊
老鹰岭,是盐河入海口的一处制高点。  盐区沦陷后,日本人在此修筑碉堡、建设炮楼,扼守盐河码头,切断我抗日军民的水上运输线。驻海州的44军军长王泽浚,为拔掉老鹰岭上这枚“钉子”,派属下一个连的官兵,前往交戰。  连长周汉彪,山东郯城人。此人土匪起家,生性威猛,打起仗来不要命。紧要关头,他敢走“死棋”,且招招克敌。攻打老鹰岭时,周汉彪先期派上去一个“尖刀班”,计划摸到敌人炮楼跟前,出其不意,一招端掉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