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的科学成就(上):自然科学的发展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欧洲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界的巨人不断出现,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成长的根基。
  新的科学方法要求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寻求真理,要求人们探究事物时信赖推理、求知欲和正常的怀疑。十七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1年)和法国的笛卡尔(1596—1650年)奠定了这种新的科学方法,不过他们的观念差异较大。培根的观念是搜集材料,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从大数据中探求结果,本质上是归纳法。笛卡尔主张演绎法,他认为只要思路清晰,就可能发现一切凭理性可以认识的东西,参用实验主要是作为演绎推理的辅助。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十七世纪数学最伟大的成就是发明了微积分。确立微分学和积分学的分别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和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年)。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微分和积分的符号,就是莱布尼茨发明的。有了微积分,科学家就能从数量上思考很多抽象问题,牛顿自己就是使用微积分得出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
  科学研究注重实验,需要仪器设备。十七世纪,许多精确的衡量和观测仪器相继发明出来。1608年,荷兰出现了在一根管子里安装透镜而成的最初的折射望远镜,望远镜的出现不仅为远距离观测提供了工具,而且还促使了光学的发展。1650年以后,人们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昆虫、植物各部分、水生小动物甚至细菌,以及动物的肺和躯体的其他组织,从中得到关于它们的新知识。
  十七世纪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科学家们进行实验,寻求真理,寻求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社会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图1:纪念弗朗西斯·培根诞辰400周年。[罗马尼亚 1961]
  图2:纪念笛卡尔著作《方法論》出版发行300周年。邮票上印着一本翻开的书,书名为法文,原为“DISCOURS DE LA M?THODE”(《方法论》),但是却错印成“DISCOURS SUR LA M?THODE”,即“关于方法的论文”。同年,法国发行改正后的邮票。左边为错印的邮票,右边为正确的邮票。[法国 1937]
  图3:纪念牛顿逝世250周年。邮票从左至右依次是太空卫星,牛顿的肖像,希腊神话的古典星图。[刚果共和国 1977]
  图4:纪念莱布尼茨诞辰350周年。邮票左侧是莱布尼茨的肖像,右侧是莱布尼茨的手稿。[德国 1996]
  图5—10:为纪念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2009年被定为国际天文年,根西岛为此制作了一套六枚邮票,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票面内容分别是类星体;小行星;从轨道上看太阳和地球;木星和远处的太阳;日全食;从SOHO太空船上看到的太阳。[根西岛 2009]
  图11:邮票从左至右依次是伽利略的肖像,月球,“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在1609年通过自制望远镜观测地球卫星时,制作了一组月球在不同阶段的六幅水彩画,它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月球的真实描绘。[阿松森岛 1971]
  图12—15:1989年9月5日,英国为纪念皇家显微镜学会成立150周年,发行4枚方形邮票,从左至右内容分别是:在显微镜下放大10倍的雪花,放大5倍的苍蝇,放大500倍的血液细胞,放大600倍的微芯片。[英国 1989]
  (参考书目:李纯武,严志梁等编著《简明世界通史》,黄牧航供图)
其他文献
面對普通人避之不及的灾难,他们是逆人群而行的勇士,烈火、洪水、暴雪、狂风、地震、泥石流,他们毫不犹豫,毫不畏惧。  但平日,他们是儿子、丈夫、父亲,是兄弟、朋友、同学,有喜怒哀乐,有儿女情长。所不同的是,他们时刻准备,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只为护卫一方平安。  半是火焰半是水,一半烟尘一半赤红,通过摄影师孟建强的镜头,我们得以接近消防员这一群体,从更多侧面了解这些无畏可爱的橙衣勇士。
一、考纲要求    1. 概括的准确性;  2. 字数大约30词;  3. 不要抄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二、难点分析    1. 如何迅速、准确地捕捉要点;  2. 如何巧妙串连,将要点串成篇章;  3. 如何灵活诠释,避免抄袭的嫌疑。    三、解题思路    1. 巧妙利用opinion,预测材料内容  读写任务先读后写。那么“读”的材料肯定是与要“写”的材料话题是相同的,至少是相关的。
一、批判性思维与史料实证的关系  自从2014年开始修订各科的课程标准开始,“核心素养”就是一个热门词汇。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三个大方面18个关键词。在这18个关键词中,“批判质疑”成为教育界热衷讨论的话题,人们一般认为批判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显在特质。学者罗伯特·恩尼斯的经典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反思性的思考。”[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
历史课堂中的“人”——包括历史舞台的人,学习主体的人,[1]即历史之“人”,和课堂之“人”。然而教学中历史之“人”选角往往被禁锢或者脸谱化。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抱残守缺,往往重复昨天的故事,课堂之“人”成为没有思想的傀儡,谈笑间对答如流实则精神世界游离于课堂之外,空有流水线式的价值灌输。如何让历史之“人”活起来,让课堂之“人”动起来,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朱海蓉老师在2019年“苏州市课改展示活动”中所
2019年高考虽早已落下帷幕,但全國Ⅲ卷35题却给笔者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时刻浮现于脑海。在不少师生眼中,该题难度较大,有些无所适从,难以下笔。而在笔者看来,本题蕴含着命题人的巧妙构思,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或许向一线教师暗示着高考命题的新方向。本文拟对该题作一粗浅剖析,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常量”与“变量”释义  所谓“常量”是指长期以来高考试题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命题立意、风格与特点等。着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人文积淀”成为一个重要的基本点。由此我们认为,人文思想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存在于历史、政治等多个学科之中,如何能够打破学科的壁垒,帮助学生真正贯通人文认识方法,从而整体把握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我和政治教师一起做了初步探索,以高中历史岳麓版必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人在历史上如何发挥作用?“人”既以个体方式存在,也以社会方式存在。因此,这里的“人”,既包括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也包括被抽象出来的各种社会群体。群体是在个人基础之上形成的;个人相对于群体而言,是作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的单个的人。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建立与他人、群体的联系,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本文尝试从个体与群体有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在教学设计者中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唯物史观是教学设计的基石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客观基础的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研究历史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2020年的天津历史高考在试题形式与能力考查上与往年相比都有较大不同,其中第18题作为本套试卷的最后一道压轴大题,因其命题形式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成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本文拟从这一试题的试题内容和答题要求出发,结合历史叙述的相关问题来谈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叙述能力,从而为新高三的历史复习提出一点拙见。  一、2020年高考(天津卷)历史第18题在考什么  2020年高考(天津卷)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城市生活逐渐趋于常态,不少市民出行选择了共享单车。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间,在部分出行需求较大的地区,甚至一车难求。疏解交通压力的共享单车,眼下正受到市场热捧。  哈啰出行数据显示,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共享单车使用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部分商圈、地铁站较前两日增幅达70%。武汉市整体骑行量较1月23日封城当天增加超10倍。  业内人士指出,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基于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