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f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智育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这种双边活动达到最优化组合,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键是指导如何学生读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授新课的开始,从旧知识引出或从新知识中归纳,引而不发然后叫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思考解答,或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在讲分子和原子时,它们都是微观粒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势,解决教材难点、重点,扶优补差等方面,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是尤其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对重点要讲透,难点讲清,导出知识网络,总结知识规律,使学生所学知识的内涵及外延都得到了扩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变“课外”为“课内”,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智力,仅在第一课堂内是很不够的,还必须抓好第二课堂的活动,补其不足,化学实验第二课堂首先是成立化学兴趣小组,选拔小组成员的标准是酷爱化学,整体成绩好;沉着冷静,自学能力强;记忆力好,操作能力强,反应敏捷,全年级选出10人组成兴趣小组,课外活动主要是配合教材完成一系列选做实验和课外实验,每两周一次,每次活动l一1.5小时,先后选做的实验有:(1)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的试验;(2)鸡蛋壳的主要成份试验;(3)自制蒸馏水并验证其导电性(与自然水的比较);(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5)“铜树”的形成;(6)往届化学竞赛中一些实验问题,如许试验大大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近几年来学生毕业成绩星上升趋势,在化学教学中,有些实验还可以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在教师指导下,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家庭实验活动:(1)pH试纸测定责任田土壤的pH值;(2)合理使用农药、化肥;(3)用石灰、草木灰等混合制松花蛋;(4)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学生每完成一个家庭实验,均会领略获得成功的喜悦,家长也为自己的子女能学以致用而感到高兴,特别是像有些家长不懂化肥的性能、使用方法、土壤的酸碱性,错误地认为多用化肥就会增产,学生回到农村后指导家长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全乡“肥害”、“药窖”现象次数大幅度下降,促进了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以疑导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盐的化学性质时,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首先,演示光亮的铝丝、铁丝、银片分别放入CoSo4溶液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很快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铝丝、铁丝表面变红而银片没有呢”?然后让学生们讨论,寻找答案。然后接着又问:“如果把钠放入到CoSo4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反应”?这时学生根
  据金属的活动性可能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得出生成Cu和Na2So4的结论。然后老师马上演示此实验,从而得出了与学生不同的答案。这时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实验事实,大胆设想、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活泼金属(K、ca、Na)和盐溶液反应的结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也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索、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思想教育
  
  要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中。如在讲空气这一节中,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就是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家探求空气奥秘,发现氧气,稀有气体的过程,启发学生认识科学的发展,新物质的发现。虽然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为什么有的成功了,为什么实验方法不同,条件不同却找到相同的结果,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说明科学思维才是正确的,想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防止盲目性和片面性。
  素質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拟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出发,论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提出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归纳的教学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重要性 策略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偏大的一个部分。在如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大多时候注重文章内容的详细解释,着眼于词句的分析,而语法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
【摘 要】《护理学基础》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理论教学要根据中职护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中职护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技能训练,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素质,为医院培养品学兼优的护士。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教学质量 教师 中职护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医
巴尔扎克曾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大智慧大概就是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在一切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过来,如果没有问题的意识,那问题就成为无源之水。其实,殊途同归,从教育角度讲那就是“问题教学法”,而“问题教学法”能得以贯切实施,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音乐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健美操就是在音乐下进行的,通过身体动作表现的、有律动和拍节融合而成的、富有情感和节奏的教材内容。简易舞蹈除了基本的身体姿态、舞步动作和音乐节奏外,更注重表达学生的心理情感,它是经过艺术加工,以富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来抒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它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小学健美操,动作优美、
【关键词】歌唱 呼吸 上支点 下支点 职称论文    一、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歌唱训练要遵循科学性,演唱水平要达到一定高度就必须通过长年的摸索、学习和训练,因为声乐是一门抽象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学问,因而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条件因素。即我们常说的“综合素质”,当然首当其冲的还是要解决一下气息问题。  纵观以往所有的声乐论著,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征,如何通过中学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实验观察、操作和思维相结合,实验设计与改进,採究性实验教学,多样化实验习题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中学化学实验;培养    1 通过思维与实验观察和操作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为什么每当提到素质教育的时候,都要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谈呢?无论是什么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为了在使学生懂得怎么做人的同时掌握知识,学以致用。而考试,当然成为检验所学的必要手段,只是考试的形式可以有多种而已。因此,作为从业7年的一线英语教师来讲,我深深体会到分裂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十分不对的。正如我经常跟学生讲的一样,
【摘 要】文本解读是一个再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师解读和学生解读两个部分,教师只有对文本深入的理解,透彻地理清文本解读的思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升华文本。而在引领学生解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切入点、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关键点的设置。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趣味。    传统的观念,文本是一个终结性的客体。是一个封闭系统,它的本质,就是来自创作者原意的“本义”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中倚重多媒体而偏庞板书的现象较常见,而课堂上是学生、教师、教科书嘴: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与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预设性非常强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制约学生的批判质疑,而生戚教学的非预设性;能随堂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运用多嫌体并结合传统的板书艺术更能使语文教学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关键词】板书 非预设性 批判质疑 生成教学    杂志与网上不少同行谈到目前语文
摘要 本文力图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材料作为范例,作文迁移训练方式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定式。借助语文教材的示范性、可仿性的特点,从语文教材的范文中对学生进行启示和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迁移训练    多年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使得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整体来说,写作教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