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需从小培养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里,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传达室的温师傅拿着手提袋找到我:“郑老师,这是你们班俞思杨的饭盒”;放学时,某位家长对我说:“老师,真对不起,昨天我忘记把语文书装进孩子书包里了”;收饭费时,有孩子说:“老师,我没带钱,因为昨天我妈没看记事本”……
  这类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小学生严重缺失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责任感缺失不仅仅是孩子的错,更是学校和家长联手造成的教育悲剧。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始终是口号先行,相应的素质教育举措未能及时跟上。家长只把孩子训练成学习的工具,似乎只有学习才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唯一的责任也是外界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和老师,因而也就没有义务去尽责。这就导致孩子缺乏做好份内事情的自觉,不愿意承担责任。我们只是一味地将自己认为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没有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责任的内涵和意义,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尽责呢?相反,还会导致他们养成不负责任的坏习惯。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尝试:
  首先要转变观念。老师和家长为孩子做得太多了,我们应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应该包办和代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只有经历挫折才会成长。爱就放手,只有参与生活,不断经历,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次,让孩子知道并认同什么是责任。这学期,我本着“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的原则,把孩子分为六组,让每个小组同学抽签决定自己的职务,负起相应的责任,比如眼操展示员、喝水提醒员、分饭员、卫生监督员等。抽签后,孩子们各司其职。第二天,我发现有的同学不够尽职,总是需要提醒。于是,我又添了一张平时记录表,记录孩子扣分和加分情况。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学生,进行奖励。下一个月再重新抽签,让孩子们轮换不同的岗位。现在,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会主动捡树坑外的鹅卵石或楼门附近的纸屑,随手关灯,摆放好下节课的文具等。在班级管理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责,为班级做出一份贡献,逐渐培养起了责任感。
  第三,培养责任感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为了培养责任感,我让孩子们亲自开展种养活动。孩子们提议在教室里养鱼,王岩就主动从家里拿来了两条金鱼,申桐买了鱼食,小谭负责喂鱼。他们都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尤其是最调皮的小谭还主动对我说:“老师,鱼水要晒两三天左右才能换。您教我换水吧。”虽然出于安全考虑我还不能把换水这项任务交给他,但是从孩子的话语中,我感觉到他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并不断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这让我倍感欣慰。
  在种养过程中,孩子只有极其负责任地、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步工作,鱼儿和花草才能茁壮生长。如果鱼儿不吃东西了,花草枯萎了,孩子们都会表露出担心焦虑的情绪,这就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当孩子们有所收获时,他们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责任感。种养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承担责任的过程。即使失败了,也应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再给孩子创造一次尝试的机会。
  第四,家长和老师要起到榜样作用。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学得一些社会行为。所以作为孩子模仿学习的重要对象,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言行一致,要对自己提出要求,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认同感和模仿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调动孩子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孩子感到自己很重要,让孩子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到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让孩子真正地健康成长。
  编辑 于萍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新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大学的影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大学校园生活。 This artic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一年级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既关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又重视培养的过程
学校的德育管理一直都被异化为严肃的批评与冷酷的处分,长此以往,使得学生的内心深处对德育课程和德育部门甚至德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充满敌意和畏惧。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际
期刊
我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是西洋乐器长笛。在这个班里,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有十三四岁,最小的才刚满六岁。虽然他们在同一起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回家练习作业的质量不同,在几节课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一起回课,一起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但有两名刚满六岁的学生,学习速度就相对慢一些。因此,每次在辅导完大部分学
日常学习、工作中,图书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更多的时候我们以读者的身份出现.获取知识的同时审视着馆中的环境、布局、人文、服务……本文则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一直以来各个学者关心的问题。青少年诚信观念的建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