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特别指出,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要让孩子主动地识字,教师就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运用儿童易于接受的多种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去年,我送走了毕业班,又回到了一年教学。我们的教材又从北师大版换成了人教版,我仔细研究了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发现了低年级的识字量是非常大的。除了会写的字外,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在逐渐的增多,加难。这么多的识字量,对于低年级来说是有一点的难度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一年来,我就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特归纳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是培养识字能力的第一步。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孔子亦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做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每学一课生字,都亲切地称呼生字为“字宝宝”,词语为“词语宝宝”,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生字,就是他们的好朋友,有一种亲切感。
2、竞赛形式,鼓励学生识字:
比如:抢读生字,看哪组能最先读出字音,读得最快、最准确,就奖励小红旗;找几名同学站起来抢读,比比他们几个谁认字最快,奖励小红旗;以组为单位认字组词,看哪组认得最快,哪组就得小红旗……。学生对于小红旗,是十分重视的。我们班每天都以各种形式来奖励学生小红旗。学生为每天得到小红旗而感到十分高兴。所以,每当奖励小红旗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高的。所以,课堂上采取竞赛形式,会提高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3、当小老师的方式,激发识字兴趣
每次学习生字时,我都会找1到2名同学上黑板前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对于当小老师的兴趣很高。每次,为能当上小老师而感到自豪。他们站到黑板前来,特别地认真,声音也很洪亮。当小老师的学生在教同学认读时,下面的学生学得也很认真。发现哪位小老师教错了,他们可不会跟着读,直接就纠正错误了。这样的方式,也同样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所以,课堂上,老师如果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学生的识字兴趣就会大增,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识字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识字的主渠道,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挂图、实物、字卡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音、看景、会意,增强好奇心,提高兴趣,理解生字。
1、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识字不要离开课文,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然后,把词从课文中提出来,再把字从词语中提出来,也就是先读课文,再读词,再认字,这样,学生在读熟练课文后,不知不觉也就认识了生字。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本课共有14个生字,其中认读的字有6个,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因为,这是一篇无拼音的课文,如果学生把课文读熟练,说明,课文里的生字也都认识了。接着,让学生到文中去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学生画出了以下词语:“美丽的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勤劳”等词语。老师再把这些词语从课文中提出来,放到幻灯片中,让学生去认读,全班基本都会认读。最后,把这些生字再从词语中提出来,接着认读,并给这些生字口头扩词或者说一句话,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也巩固了这些生字。等学生都熟练了掌握本课生字后,再把这些生字放到一段话中,又回到语言环境中去认读,就巩固了这些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字的意义,也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2、 游戏识字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和学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识字。
如:猜字谜,以谜语形式让学生记住这个字。比如,学习一年下册第5课生字“全”时,出示字谜“大王头上有一人”,学习“员”时,出示字谜“宝贝小口头上开”,学习“精”时出示字谜“大米青草一起吞”……等等,这样,会让学生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这些生字的字形,也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如“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是给生字找朋友,即找拼音,也可以是给生字找组的词语,使学生增强了对字的理解,同时拓展知识面,还可以利用“开火车”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认识,我在课堂上每次学完生字,最后一个游戏都是“开火车”游戏,这个游戏,是巩固识字的游戏,也是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的游戏。学生很喜欢。每次开火车之前,我都会说:“火车火车往哪开?”,学生接:“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学生立刻坐好,因为哪趟坐的好,才能轮到“开火车”,才能有机会得小红旗,所以,这个游戏,即组织了课堂纪律,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效果很好。
此外,识字游戏还有很多,像“摘苹果”、“打气球”、“我说你猜”等等多种形式的游戏,都是我们课堂上可以采取的识字方式。这些游戏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课堂的识字效率。
3、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在理解中识字
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比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在学习生字“坐”、“闪”、“看”时,利用课件能很形象的展示生字的字形。比如“坐”,课件出现的是:两人土上坐。 学生一看这个课件,就明白了,也记住了“坐”字的写法。学习“闪”字时,课件出示的是一个大大的“门”字,然后,一个人走进了门里。学习“看”字时,则出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拿着 金箍棒腾云驾雾而来,做着看的动作……这些动画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画,学生不仅理解了的字的意思,还很容易地记住了字的字形。
4、创设教学情境识字
还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识字。比如在学习《荷叶圆圆》一文时,我出示了带有荷叶的生词课件,每点击一次,在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边就会出现一个“生词宝宝”,每个生词出示时会有水珠落水的声音,目的是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也带给了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感受,初步感受到这荷叶真的太美了。也同时对荷叶上的生字产生了兴趣。
又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我把生字又放在了美丽的星空中。此时幻灯片上首先出现的蓝色的星空,星星在眨眼,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点击一次,就会出现一个生字。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空的同时,也同样,对星空中的字产生了兴趣。
所以,创设教学情境识字,也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种方式,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识字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拓展,提高识字能力
学生的识字量仅靠课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拓展到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除了书本上的识字教学,我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1、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我们班从入学那天起,就在班里开展了读书活动。我给学生介绍了许多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每节课前的时间多读课外书。尤其多读拼音读物,这样可以拓展识字量。一年级时,班级学生共读书约1400多本,平均每人读书25本左右,不仅提高了每名学生的阅读量,还提高了他们的识字量。有很多学生认识了不少字,他们到二年时,基本不读拼音读物了,而是直接读没拼音的课外书籍。这说明他们的识字量达到了可以独立阅读的水平。
2、 通过写日记,提高识字量
从一年上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开始写日记,从开始的写一句话
到现在的写一段话,从开始要求的不会的字要用拼音代替,到现在的,不会的字要去查字典写会。学生慢慢地从中学会了不少生字。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识字,比如,看到的广告牌、路名、商场名
广告等等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字,去主动认识。很多学生认识的字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做个有心人,
总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枯燥为生动、变单一为多样、变呆板为活泼,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地识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是培养识字能力的第一步。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孔子亦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做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每学一课生字,都亲切地称呼生字为“字宝宝”,词语为“词语宝宝”,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生字,就是他们的好朋友,有一种亲切感。
2、竞赛形式,鼓励学生识字:
比如:抢读生字,看哪组能最先读出字音,读得最快、最准确,就奖励小红旗;找几名同学站起来抢读,比比他们几个谁认字最快,奖励小红旗;以组为单位认字组词,看哪组认得最快,哪组就得小红旗……。学生对于小红旗,是十分重视的。我们班每天都以各种形式来奖励学生小红旗。学生为每天得到小红旗而感到十分高兴。所以,每当奖励小红旗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高的。所以,课堂上采取竞赛形式,会提高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3、当小老师的方式,激发识字兴趣
每次学习生字时,我都会找1到2名同学上黑板前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对于当小老师的兴趣很高。每次,为能当上小老师而感到自豪。他们站到黑板前来,特别地认真,声音也很洪亮。当小老师的学生在教同学认读时,下面的学生学得也很认真。发现哪位小老师教错了,他们可不会跟着读,直接就纠正错误了。这样的方式,也同样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所以,课堂上,老师如果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学生的识字兴趣就会大增,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识字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识字的主渠道,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挂图、实物、字卡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音、看景、会意,增强好奇心,提高兴趣,理解生字。
1、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识字不要离开课文,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然后,把词从课文中提出来,再把字从词语中提出来,也就是先读课文,再读词,再认字,这样,学生在读熟练课文后,不知不觉也就认识了生字。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本课共有14个生字,其中认读的字有6个,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因为,这是一篇无拼音的课文,如果学生把课文读熟练,说明,课文里的生字也都认识了。接着,让学生到文中去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学生画出了以下词语:“美丽的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勤劳”等词语。老师再把这些词语从课文中提出来,放到幻灯片中,让学生去认读,全班基本都会认读。最后,把这些生字再从词语中提出来,接着认读,并给这些生字口头扩词或者说一句话,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也巩固了这些生字。等学生都熟练了掌握本课生字后,再把这些生字放到一段话中,又回到语言环境中去认读,就巩固了这些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字的意义,也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2、 游戏识字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和学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识字。
如:猜字谜,以谜语形式让学生记住这个字。比如,学习一年下册第5课生字“全”时,出示字谜“大王头上有一人”,学习“员”时,出示字谜“宝贝小口头上开”,学习“精”时出示字谜“大米青草一起吞”……等等,这样,会让学生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这些生字的字形,也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如“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是给生字找朋友,即找拼音,也可以是给生字找组的词语,使学生增强了对字的理解,同时拓展知识面,还可以利用“开火车”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认识,我在课堂上每次学完生字,最后一个游戏都是“开火车”游戏,这个游戏,是巩固识字的游戏,也是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的游戏。学生很喜欢。每次开火车之前,我都会说:“火车火车往哪开?”,学生接:“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学生立刻坐好,因为哪趟坐的好,才能轮到“开火车”,才能有机会得小红旗,所以,这个游戏,即组织了课堂纪律,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效果很好。
此外,识字游戏还有很多,像“摘苹果”、“打气球”、“我说你猜”等等多种形式的游戏,都是我们课堂上可以采取的识字方式。这些游戏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课堂的识字效率。
3、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在理解中识字
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比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在学习生字“坐”、“闪”、“看”时,利用课件能很形象的展示生字的字形。比如“坐”,课件出现的是:两人土上坐。 学生一看这个课件,就明白了,也记住了“坐”字的写法。学习“闪”字时,课件出示的是一个大大的“门”字,然后,一个人走进了门里。学习“看”字时,则出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拿着 金箍棒腾云驾雾而来,做着看的动作……这些动画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画,学生不仅理解了的字的意思,还很容易地记住了字的字形。
4、创设教学情境识字
还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识字。比如在学习《荷叶圆圆》一文时,我出示了带有荷叶的生词课件,每点击一次,在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边就会出现一个“生词宝宝”,每个生词出示时会有水珠落水的声音,目的是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也带给了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感受,初步感受到这荷叶真的太美了。也同时对荷叶上的生字产生了兴趣。
又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我把生字又放在了美丽的星空中。此时幻灯片上首先出现的蓝色的星空,星星在眨眼,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点击一次,就会出现一个生字。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空的同时,也同样,对星空中的字产生了兴趣。
所以,创设教学情境识字,也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种方式,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识字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拓展,提高识字能力
学生的识字量仅靠课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拓展到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除了书本上的识字教学,我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1、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我们班从入学那天起,就在班里开展了读书活动。我给学生介绍了许多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每节课前的时间多读课外书。尤其多读拼音读物,这样可以拓展识字量。一年级时,班级学生共读书约1400多本,平均每人读书25本左右,不仅提高了每名学生的阅读量,还提高了他们的识字量。有很多学生认识了不少字,他们到二年时,基本不读拼音读物了,而是直接读没拼音的课外书籍。这说明他们的识字量达到了可以独立阅读的水平。
2、 通过写日记,提高识字量
从一年上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开始写日记,从开始的写一句话
到现在的写一段话,从开始要求的不会的字要用拼音代替,到现在的,不会的字要去查字典写会。学生慢慢地从中学会了不少生字。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识字,比如,看到的广告牌、路名、商场名
广告等等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字,去主动认识。很多学生认识的字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做个有心人,
总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枯燥为生动、变单一为多样、变呆板为活泼,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地识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