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异化和重构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他的动物小说里面细致而深刻地摹写了自然、动物及人的博弈,其中《野性的呼唤》可以说是这类小说的代表。本文试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对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一书进行剖析,分别从违背生态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对生态主义的破坏,以及超人哲学与生态主义的联系三个角度,指出杰克·伦敦是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多重视角,达到完美作品构建的。
  关键词:生态主义 异化 重构 《野性的呼唤》 多重主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整体的生存及发展状态,继而演变爆发出一场社会运动——生态运动。生态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生态运动背景下得以复兴,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于生态危机所做的深刻哲学反思,生态主义核心思想在于将生态系统综合利益看作最高价值,而并非单单考虑人类自身利益,在追求人类自身利益时,需要思考其过程是否有利于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谐性、稳定性的维持和保护,这是一种衡量一切事物与一切过程的根本尺度,是评判人类个体与集体生活模式、科技发展、经济演变的终极标准。所以生态主义的观念在于:如果可以帮助维持生命共同体实现和谐与稳定,其行为便是正确的,否则无论如何冠冕堂皇,其行为都是错误的。生态主义的整体性说明了人类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说明了生态系统整体化保护的意义,这是对人类主宰观念的否定,需要人类站在生态系统全局利益角度平等对待所有生物,恪守自然规律。对于杰克·伦敦所著《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来说,其母题与生态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却绝对不是对生态主义整体观念的简单颂扬,杰克·伦敦有其自主的思考,其小说中的多重主题都让生态主义思想得到了重构,每一种重构,都是作者思想光芒的闪现。
  一 违背生态主义批判
  违背生态主义批判的主题在《野性的呼唤》小说里面有两个表达侧重点:
  其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小说中,人类这一“中心”对待狗的观念是为我所用,是仅仅将狗看作满足私欲的工具,这本身就是对人类中心的嘲讽。
  在米勒法官眼里,巴克乖巧听话;在园丁助手曼纽眼里,巴克可以变成金钱。为了使自己的赌博恶习得以继续,曼纽将巴克卖给狗贩子,使得接下来巴克几次为人倒卖,尝尽苦头。其中那位穿红色衣服的人出于驯服巴克方便贩卖的目的,更是对其百般虐待,巴克始终坚持反抗,得到的却是更为酷烈的毒打。此时的巴克得不到别人的怜悯,而驯狗人却受到了称赞:“他可真算是一位老驯狗人!”种种事实均说明了一个问题,狗在这些人的眼中仅仅是受奴役的对象,却并没有得到一点儿尊重,违背生态主义的人类中心观点昭然若揭。
  此后,人们都到北极淘金,而在这股淘金热潮之中,狗儿们受到了更多的压榨。赫尔一家因为盲目跟风、因为荒野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雪橇犬倍受折磨。过多的行李是雪橇犬所无法承受的,可是赫尔却将过错强加到狗身上:“这群懒狗,我就该给他们点厉害瞧瞧。”而在巴克感觉到河面有危险,不想过河的时候,等待它的却是赫尔那无情的棍子。
  著名生物学家巴拉得利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任何生命,都需要对另一个生命有所依赖,如果一个部分出现紊乱,其他部分也难以完好。”人与万物都是生态主义观念下的普通成员,人类对其他自然物种的无情剥削,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等性受到损害,是不符合整体利益的,杰克·伦敦的批判有理有据。
  其二是对人类控制欲的批判。在《野性的呼唤》中,人类随心所欲征服自然,比如对那些淘金人来说,自然生态环境里面无限的美丽事物无法使其动心,他们的头脑里只有利益,大自然与黄金并无区别,亟待拓荒的不是美丽,而是财富。因此无数淘金人以自认为的主宰者身份涌入荒野,肆意地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控制欲。再者,虽然说巴克出于为挚爱主人报仇的目的对印第安人发怒滥杀,但是若没有淘金者的大量涌入,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后面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且不管巴克的主人桑腾对巴克如何好,毕竟他也是私欲控制下的淘金人中之一员。这些人让北国净土失去了往日的安宁,让那里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据说这里有过飞鸟野兽,可是现在却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人类为了自身私欲得到满足,无视生态规律,过度开发自然,这最终会让人类走到自取灭亡的死胡同。赫尔一家被金子晃花了眼睛,不顾春冰的危险,决定地冒险过河,最终葬身河底就是显例。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所以人类的发展不能同自然法则相违背,这是杰克·伦敦的感触,也是他在小说中的独特重构。
  二 资本主义对生态主义的破坏
  《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创作与发表的年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年代,在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财富欲望无限膨胀,为了使淘金的梦想变为现实,很多人到北边的阿拉斯加去,作者杰克·伦敦也是其中一员。在淘金时期,杰克·伦敦看到了《物种起源》及《进化论》等一系列科学著作,让其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粉丝”,由此《野性的呼唤》的基本构思开始形成,小说以宠物狗巴克在荒原上的种种遭遇为基本线索,讲了一个又一个串连起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指向弱肉强食与适者生存的资本主义环境法则,在讲述中所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文明难以抑制的的失望。
  在小说里面,杰克·伦敦把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尤其是生态主义观念杂糅为一,用巴克的传奇历程表达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质。故事从南方米勒法官的家里开始讲起,这是一处阳光明媚、树木茂盛的地方,巴克正享受着法官的宠爱,也忠心地保卫着法官的财产。可是因为人类欲望的牵引,因为站在资本主义的边缘,文明的堕落、人性本质的异化就成为必然,巴克被卖给了淘金者,从文明国度到冰冷荒原的转变,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来临后人心的变化。在荒原之上,所有的一切全都改变了,不再有宠爱,有的只是饥饿、寒冷,有的只是危险和死亡。巴克在各种痛苦的折磨之下变得奄奄一息。就在这时,巴克遇到了桑顿,那个真正对它好的人。在桑顿的悉心照料之下,巴克重新获得了生命,还得到了此前在南方法官家里从来也没有感受过的东西。巴克的心里是感动的,它也知恩图报,一次又一次帮助桑顿从闯过难关。接下来桑顿为土著印第安人射死,巴克为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最后,巴克得到了自由与幸福,这种自由与幸福是与人类和人类要求无关的,是不受约束的,是在记忆深处无法逝去的另处一个世界,巴克最终奔向了无际的荒野。   整部小说就像一则寓言故事,现代化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极速膨胀、能力极速增长,资本主义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这却是对生态主义的显然背离,表面光鲜亮丽的现代文明,让人类和自然世界产生了疏离之感,人的心灵变成了荒原,人性在异化中越来越不淳朴,真正纯真的本性已经不容易寻觅。在小说里面,杰克·伦敦把地冻天寒的的阿拉斯加看作一种象征,它一方面是心灵荒原的表达,另一方面其野蛮、原始也象征了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状态,在这种生命状态之下,那些代表资本主义淘金人的出现,打破了生态的平衡。而最后巴克回归到了荒野,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寻找到了纯净的生命家园,这更是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作者对资本主义乃至对现代文明的厌倦态度。
  三 超人哲学与生态主义的联系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提出超人哲学的核心思想,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尼采细致地阐明了超人哲学所具有的内容,那就是超人普遍比普通人更加高大强壮、更加坚强睿智,超人可以跨越重重阻碍,克服面前的全部困难,并且可以统治与奴役不如自己的普通人。尼采所描述的超人无疑是睿智与完美身心的化身,其体质的强健更是无人可及,而在小说《野性的呼唤》里面,很显然杰克·伦敦是将巴克当作超人来写的,它是已经接近完美的北国英雄,巴克的父亲是圣伯纳种狗,母亲是苏格兰牧羊犬,两种狗都是贵族血统,所以巴克在体能上、在意志与智慧上,都远远超出同类,“皮毛就像丝绸那样闪闪发亮……会因为它的一举一动而或起或伏……当人们触摸它的肌肉时,都说那不是肌肉,是铁”,“巴克具有狼的狡黠,那是野性的狡黠,是一种可以放牧群羊的智慧”。总之,对于巴克,杰克·伦敦总是不吝惜赞美之辞,通过各种事件的衬托、语言的描述,将巴克视为超人的化身。
  作家借助细腻的描写,让巴克呈现出群狼之王的形象,这种鲜活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当生命裸露在自然状态之下,一切文明社会的道德掩饰变得既稚嫩且可笑。杰克·伦敦用巴克这一“人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只有“野性”才是一个生命永恒的本质,而健康的生命就是要既简单且明快,过于复杂的人和事,只能会加速生命走向死亡。
  而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作者所树立的超人形象,作者所信奉的超人哲学,和生态主义有什么联系。作者一面相信生态主义下万物的完整性,一面又单独提出超人形象,一对看起来矛盾的思想是如何在作者头脑与小说篇章中得以并存的。实际上,不仅这一对矛盾,像前面提到的人与自然,资本主义与原始环境,无一不是尖锐的对立体,可是在小说中却显得那么和谐与充满原始美感,作者是有其调节方法的。杰克·伦敦极为反对自私的“超人”,在其另一本著作《燃烧的白昼》里面,他便塑造了一位取得成功的超人,这个人把三千万美金扔在风中,仅仅是为了探寻更加伟大的事物——爱,也正是爱,才是化解各种对立矛盾的法定,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四 小结
  《野性的呼唤》描述了大狗巴克从宠物到森林狼的转变,作者杰克·伦敦利用对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征服欲望的批判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利用对资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矛盾,说明了原始野性是人类本质的道理,利用超人哲学说明了在生态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原则,但是又反对自私而取胜的行径,而是要将生命归结为爱,用爱化解一切看似不可能协调的矛盾。
  注:本文系2015-2017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边际效用及贝勃定律的新疆高校双语与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XJYYBKXM2015-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言语社区语言资源评估体系的构建(xjedu2012S017);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语言资源的价值评估(12CYY096)。
  参考文献:
  [1] 顾琦:《〈野性的呼唤〉的语料库检索分析》,《海外英语》,2014年第12期。
  [2] 吴恒:《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11期。
  [3] 李艳叶:《谈〈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4] 黄睿:《杰克·伦敦作品中的生态呼唤——以〈野性的呼唤〉》,《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
  [5] 郑冰冰:《浅析〈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自然主义》,《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6] 黎杨全:《“经典重读”:生态视域下的文学教学模式探索》,《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
  [7] 戈小玲:《从三部英美文学题材电影赏析谈其对原著的继承与发展》,《大舞台》,2013年第2期。
  (李学民,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消失的爱人》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始于装扮后的“超我”,“本我”暴露后他们的婚姻难以为继,不得不借助“他者”再次回归“超我”。作者描述了纠结在“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婚姻,洞察了两性之间不堪一击的权利关系,展现了人们在婚姻的激流中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消失的爱人》 艾米 尼克 精神分析  《消失的爱人》是由美国女性作家吉莉安·弗琳所著,于2012年出版,并被拍成同名电影的畅销小说。
期刊
摘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融合,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美感享受。严格来说,《倾城之恋》不是一个悲剧,但是在其西方“酒神精神”的意蕴下,却带给人喜中带悲的快感体验。无论是貌美的白流苏为了生存而追求婚姻,还是不羁的回国浪子追求真爱却屈服现实,都在浪漫中带着反讽的意味,其中的荒诞色彩,让小说的美学价值凸显。本文从小说的悲剧美、意蕴美、语言美等角
期刊
摘要 曹禺在剧作《日出》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自然精神和西方非理性哲学体系中的酒神自然精神,并尝试对这两种自然精神进行整合和超越,以此来践行自己的文化理想——打破现存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追求理想健康人性的复归,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完成中国社会由破旧到立新的过程。  关键词:曹禺 《日出》 自然精神  一 自然精神立场与曹禺戏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研究便已
期刊
摘要 库切作为一位文化身份混杂的著名遗民小说家,从小就经受着文化认同危机感,成年之后又经历了无根漂泊的流散历程。这种经历使其形成了多重文化视野,促使他提倡换位思考,运用不同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他者”立场出发,关注弱势群体,并创作出富于特色的“他者”文学。本文先对小说中“他者”的产生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又在此基础上以《等待野蛮人》、《耻》为例,分析了库切小说中的“他者”。以此凸显库切的“他者
期刊
摘要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小说《唯愿你在此》中独具匠心地使用瞭望园、露营车和病狗等多种典型象征,使看似繁杂的叙事拥有清晰的肌理,小说的主题层面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征在这部小说中的精妙运用及其深刻意义。  关键词:战争 瞭望园 露营车 象征  一 象征的普遍意义及文艺价值  象征一词原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其目的旨在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现抽象事物
期刊
摘要 艾丽丝·门罗在小说集《逃离》再现了加拿大小镇上平凡女性的悲剧化生活。这些女主人公面对家庭和感情上的重重困境选择逃离,但是最终让她们陷入更加悲惨的生活境地。可见女性逃离并非女性重塑自我,构建两性关系的真正出路。门罗通过刻画女性逃离和回归的故事,彰显出女性与自然潜在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生态的无限关怀,表达出她对社会和谐与两性和谐的深刻期盼。  关键词:《逃离》 生态女
期刊
摘要 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弗一贯主张文学的“虚构性”,他关注作品里的虚构性质,并极力超越现有的虚构方式,在创作中侧重体现游戏、自我反省、分割断裂等非现实主义手法。库弗的每一篇作品都带上了强烈的元小说与“不确定”的后现代痕迹,在库弗的“作为虚构制造者的人”的创作理念之下,其小说的写作呈现的是一种完全的断裂与破碎,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的意识流现象,《淡出淡入》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文学空间一再的断裂感,还有创作者
期刊
摘要 美国知名奇幻大师罗苹·荷布在作品《萨满桥》中糅合了经典的奇幻元素,创造了极具真实感的架空世界;刻画了光怪陆离的巫术魔法;描写了肃杀惨烈的善恶之战及极近死而复生的心灵救赎,读者伴随着主角一起经历诡秘、惊悚、忧伤和激荡澎湃的魔幻历险,品味一场奇幻小说的盛宴。  关键词:架空世界 巫术魔法 善恶博弈 心灵救赎  罗苹·荷布,西方奇幻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女作家,美国最知名的奇幻大师,她创作了许多在全世界
期刊
摘要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在塑造了众多不朽的“硬汉”形象的同时,也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本文将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传统女性形象与新女性形象两大类,讨论其塑造机理与典型范例,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厄内斯特·海明威 女性形象  一 引言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文坛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塑造重压之下依旧优雅的“硬汉”形象而著称,对于女性人物往往着墨
期刊
摘要 “成长小说”是以青少年(主要是男性问题少年或叛逆者)为主要人物,表现一个人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无知至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如果用这个概念来对应迈因德特·狄扬《小吉姆和他的大卷心菜》,显然这篇情节平淡、感情直白的小说与“痛苦而艰辛的成长”有一定的悖违。但如果转换一下视角、放宽一下“成长”的含义再来看狄扬的《小吉姆和他的大卷心菜》,就会看出其中的“成长”元素,还有其与“成长小说”的契合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