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美学价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融合,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美感享受。严格来说,《倾城之恋》不是一个悲剧,但是在其西方“酒神精神”的意蕴下,却带给人喜中带悲的快感体验。无论是貌美的白流苏为了生存而追求婚姻,还是不羁的回国浪子追求真爱却屈服现实,都在浪漫中带着反讽的意味,其中的荒诞色彩,让小说的美学价值凸显。本文从小说的悲剧美、意蕴美、语言美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试图发掘张爱玲特有的美学创作精神。
  关键词:《倾城之恋》 美学 悲剧 人物
  引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小说中有古典与女性的细腻美感,夏志清更是称:“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张爱玲。”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的人物形象与当时的主流民族意识并不统一,但受到大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的女性意识还是比较明显的。张爱玲擅长阐述一个没有爱的爱情婚姻,二人之间的感情只是利用价值的存在。在1943年出版的《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感情纠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民国时代背景下特有的爱情。其中的哲学内涵涉及了饮食男女到人性的荒诞,悲剧的产生,意蕴的深刻,语言与人物的特色美感,都体现了《倾城之恋》的美学价值。小说《倾城之恋》在1984年被导演许鞍华搬上了荧屏。
  一 《倾城之恋》的悲剧之美
  1 白流苏的悲剧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全篇中,穿插着悲美的情愫,甚至带着丝丝平淡的恐怖感,《倾城之恋》更像是一首女性的苍凉之歌。女主人公白流苏的第一次婚姻是一个悲剧,她与只想恋爱不想结婚的范柳原之间的爱情也是一个悲剧,白流苏与范柳原二人都是悲剧的代表人物。出身上海白公馆的白流苏,身处一个腐朽气味的家族中,经历了一段悲惨的爱情,甚至“乞求的那个母亲和真实的母亲不是一个人”。离婚回家的白流苏,受到了哥哥嫂子的白眼排挤,带回来的钱被他们花光,还认为白流苏“带回来了晦气,真是一个扫把星”。没有家庭温暖的白流苏,活在悲剧当中。而也正是这种悲剧美带来的是小说中对腐败旧社会的无声抨击,是那个封建落后时代的缩影。处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白流苏在与范柳原相识后,始终保持着距离,她不敢面对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而一旦与范柳原有关系,只会沦为他的情人。这是白流苏面对人生的谨慎,也是她的悲哀之处。白流苏的悲哀,正是张爱玲自身的爱情观阐述,对女性意识无助的表达。这是一种平淡的,但却让读者内心凭生恐惧之情的美。
  2 悲剧的氛围
  从小说中穿插的胡琴、月、蚊香、镜、空房等物体形象都透出一股悲剧的味道。例如,关于镜的描写中,较为经典的是第一处提到镜子的地方,即白流苏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照镜子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出众容貌和身材,这时白流苏开始抛弃了传统的道德约束,要用自己的青春“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白流苏想到了第二次婚姻,但是这也正是她开始失去自我的开始,这也是小说悲剧性的开始。白流苏在去香港与范柳原相见时,还有一处镜子的描写,“他们似乎跌进了镜子里”,暗示着二人之间的感情如同镜子般易碎,又似镜子里的事物般虚无缥缈,月光照入镜子的清冷等都体现着古典的悲剧美。同时,《倾城之恋》中的“围城”意识深重,张爱玲是第一个明确“围城”意识创作的作家,在白流苏想母亲下跪乞求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与家人失散,“站在雨中的街道中,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撞破了头也冲不出来”,谁也走不出自己的世界,谁也进不去别人的世界,这是对人性的悲剧描写。又如,在小说整体的序幕与收尾之处,都有胡琴咿咿呀呀的描述,“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小说的结尾以白流苏和范柳原在一起结婚结束,但这看似喜剧的结局,却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悲剧色彩,人的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二人如此的结局,这种悲切的美让小说更加富有韵味。
  二 《倾城之恋》的意蕴之美
  1 荒原意识
  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是典型的“荒原”状态,他一直在追寻,私生子的他,要面对中国族人的冷漠,而西洋文化又不是自己的根,何去何从,“我自己也不懂我自己”,范柳原的心是漂流的。他在寻找自己精神上的慰藉,而白流苏的出现,满足了范柳原对传统中国精神的寻求,感受到了一直寻找的那份最为淳朴的生命意义。白流苏这样的女人,才是范柳原一生所追求的答案。范柳原的荒原意识,使《倾城之恋》的意蕴更深入一层,同时也是在暗中削减着男性角色的力量感。这也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一个特点,对女性角色的张扬。所以,荒原意识只在范柳原的身上有深切的体现。
  2 时间设计
  《倾城之恋》创作时,上海处于沦陷区,适逢中国抗战期间。张爱玲在小说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时间情境,“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不在公众的“十一点种”的时间上,而是在一个属于张爱玲的私人时间的世界里。例如,白流苏的哥哥三爷的一段对白,“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这可以视为白公馆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在那个时代变迁,政治、文化巨变的社会,都与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关系。这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特色,那个时代的作家都在跟随主流的幻影,而张爱玲却善于发掘社会背影的一面,通过时间的设计,让读者看到一个阴暗的时代厚重面。
  3 回归意识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一直追求安稳的生活,即使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即使有兄嫂的逼迫,也没有阻止她寻找安稳的下一段婚姻。这也是对范柳原的荒原意识的最终出路的解答。在那个战火与冲突不断的年代,安稳是奢侈的。张爱玲没有用宗教意识引导空虚,而是以简单的“他们来不及整顿房屋,先去张罗吃的”,来显示安稳才是小说回归意识的所在。在战火的年代,白流苏没有因为战火而改变对安稳的追求,战火反而让不羁的范柳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安稳。这种回归意识是小说意蕴美感的一种潜在暗示,也是对结尾白流苏与范柳原在一起的暗示。   4 运用距离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刻意拉开了读者与小说的距离,通过序幕与结尾胡琴的“咿咿呀呀”,道出了“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的警告。让逐渐深陷白流苏爱情故事的读者在结尾处被拉回了现实。正是这样距离的设置,却赋予了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理解张爱玲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笔下作品的意蕴美感所在。小说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在香港沦陷的时刻,终成眷侣,但也在通过动荡下的爱情,来强化那不问也罢的苍凉故事,传达出了张爱玲对待爱情的认知,即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三 《倾城之恋》的语言之美
  1 语言的生活化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运用很有特色,在精致的语言中透出一种平淡素雅,生活化语言的运用,观众极易接受。在《倾城之恋》中,出身世家的白流苏和浪荡不羁的范柳原,张爱玲在语言上并没有过多地赞颂二人的世界,而是将二人作为一对普通的恋人,阐述的语言也以通俗易懂的白话为主,读者很容易接受小说的内容。张爱玲将小说中冗长严谨的句式做了变通,以短句和分段的形式,为读者营造一个友好的阅读体感环境。这样更加贴近生活的语言运用,不仅没有让《倾城之恋》的语言层次落俗,反而更能体现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平凡爱情的追求,以及作者张爱玲深厚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淡中有着书香世家式的优美层次感。
  2 语言的古典底蕴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自身的语言运用更显其古典意蕴美感。张爱玲对于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对白、生活经历、感情世界描写,都以简约圆熟的语言进行阐述,毫无娇柔做作之感。读者对白流苏的感情世界和范柳原的认知上,通过张爱玲这种充满古典底蕴的表现,更加深入。同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在一段话或者一句话中使用叠词,以达到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参差不齐,在长短不一的句子中,却又体现出另类的美感。叠词是汉语音韵修辞的古老手法之一,而张爱玲熟练运用了叠词,达到了小说整体的语言和谐性。叠词使用将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生动的展现,在白话文小说中大量使用叠词这种表现形式,是张爱玲作品的一大特色。
  3 色彩与意境
  在《倾城之恋》中,读者可以很容易融进那个远去的民国战火纷飞的年代。张爱玲使用了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色彩进行展示。通过各种色彩的对比,衬托出人物的层次感,并借助声音来强化色彩的厚重感。例如,胡琴的“咿咿呀呀”声,配以月光的惨淡之色,在民国式阁楼里,主人公白流苏的悲切美跃然纸上。同时,张爱玲借助一些常见的事物来营造一种意境美,如月光下的镜子中,虚无的感觉。白流苏与范柳原在日军飞机轰击下,范柳原去救白流苏的场景,仅以飞机和战火,便将读者拉到了二人真爱的意境当中。
  4 人物反差
  反差美严格意义上属于现代绘画的一种手法,但是张爱玲在小说的语言中,利用反差手法,塑造了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个经典的角色。出身于白公馆的白流苏,受到了家族人的白眼与排挤,生活很是困难,但是她本身有着一种东方的古典美,低头之间尽显东方美人的美感。范柳原这样评价白流苏:“流苏,你看上去不像这个世界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在西方长大的范柳原,是富商之子,虽是庶出,但一回国就受到了阔太太们的青睐,纷纷上门提亲。白流苏与范柳原二人是一个明显的人物反差,但就是这反差明显的二人,却激发出了一个非同的爱情故事。同时,对范柳原的自身描写也有很大的反差,中国化的“洋人”,既有对爱的精神追求,又有西方浪荡不羁的情怀。就是这样反差极大的二人在结尾却结合在了一起,看似荒诞,却在反差之间透出了小说的苍凉之美。
  结语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涉及了历史的深度、社会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小说全文中的美感在悲剧、意蕴、语言等层次上都有展示。作为小说家,张爱玲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倾城之恋》同样富有浓厚的生命力。严格来说,《倾城之恋》不是一个悲剧,但是其西方的“酒神精神”的意蕴下,却带给人喜中带悲的快感体验。无论是貌美的白流苏为了生存而追求婚姻,还是不羁的回国浪子追求真爱却屈服现实,都在浪漫中呆着反讽的意味,其中的荒诞色彩,让小说的美学价值凸显。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倾城之恋》,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2] 夏志清:《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3] 吴敏:《张爱玲小说情感表现的美学特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
  [4] 秦雪:《〈倾城之恋〉的言语美策略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6期。
  [5] 金宏达:《平视张爱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6] 雷霖:《阴性荒凉——论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 范丽娜:《简析简·奥斯丁和张爱玲作品异同的原因》,《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王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判定为同一祖源的民间文学作品。女主角对前来求婚的恶俗的达官贵人进行了无情地嘲讽与批判,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无疑是对男权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民间文学叙事模式的一种解构。但这种追求自我的思想在斑竹姑娘身上表现为在男女两性的对立统一中“求同”,在辉夜姬身上所看到的则无疑是“求异”。而女主角个人身份焦虑的有无也直接导致了故事结局的差异。  关键词:《斑竹姑
期刊
摘要 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的共同特性,任何文本既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也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本文以互文性为出发点,分别阐述了用典修辞手法和互文性理论的概念,探究互文性理论下的用典价值,挖掘互文性与用典的契合性,并结合匠心独运的诗歌典籍,尝试从中发现典故中的互文性现象,最终实现从互文性角度看用典修辞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互文性 文本 用典 运用 古诗词  引言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
期刊
摘要 本文以87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主题曲及插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鉴赏,进而对其节奏形态、演唱形式、新因素、新材料丰富、声画合一、深化作品主题等艺术魅力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 主题曲 插曲  引言  《红楼梦》主要反映的是清代的社会生活,其倾向于乾隆盛世时期的社会繁荣与社会隐患的表现,这个时代的发展情况与作者曹雪芹的成长经历也是
期刊
摘要 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由于受到电影观念的改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电影美术也要对其创型理念、创作思路以及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改变和发展。电影艺术不但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而且需要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本文就从这一专业的存在方式、创作方式和造型形象的形态以及视觉效果的特点等方面,采取比较的方法,了解一下它的特殊性。  关键词:电影美术 三维 银幕造型  电影美术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从美术类型这一领
期刊
摘要 卢西安·弗洛伊德凭借其精神分析式的绘画享誉当今画坛,这种带有存在主义哲学意味的绘画何以实现?除去画家的创作动机,自然离不开非常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创作中,“光”显然是其实现精神诉求的重要手段之一。画家利用现代人造光源的“祛蔽”功能,映射出其所描绘事物的存在感,这种特殊的视觉形态和由其引发的绘画哲学观,使得画家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绘画的审美桎梏,传递出直至心灵的当代艺术张力。  
期刊
摘要 现如今,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转变,其装饰性、功能性早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而随着人们对情感的日益重视,富有情感的服装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所青睐的对象,于是中国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情感因素与情感理念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情感审美需求。在此,本文将从分析情感因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联入手,以深入探讨情感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
期刊
摘要 张鲁镭在其小说中展演了普通小人物在现实中对幸福的种种诗意追求,这当中既有多样诗意幸福图景的描绘,又有诗意幸福图景相互碰撞的展现,还有诗意在现实中的抗争与挣扎,也有诗意与现实较量后的坚守。在这种种的展演中,我们看到了张鲁镭既融入其中,又超然之外的姿态,听到了张鲁镭为普通小人物代言,又兼有点醒的声音,读出了张鲁镭对普通小人物的深切关怀与浓浓情意,领悟了张鲁镭对幸福真谛,即生活之真、人性之善、人生
期刊
摘要 小说《英格兰,英格兰》的女主人公玛莎·科克伦自幼失去了父爱,在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后,她试图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对其女性身份的认同,但是在男权主义社会中,她的理想最终还是归于失败。玛莎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理论提出的女性在社会文化中被作为“第二性”和“他者”,这不是由女性的生理、头脑或者经济原因决定的,而是由男权主义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关键词:《英格兰,英格兰》 女性主义 第二性 他者  一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女性的“个人化”写作成为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女作家们的“镜城突围”中,陈染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典型“个案”。在陈染的小说,从叙述人的选择、叙述框架、建构女性话语系统等方面,解构传统叙事空间;利用内焦点叙事,意绪化的解构,颠覆性的话语和象征性的意象,使故事的物质形态与意蕴内核充满诗意;在表达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中,呈现出女性文本的审美系统和审美理念。  关键词:“个人化” 叙事
期刊
摘要 《消失的爱人》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始于装扮后的“超我”,“本我”暴露后他们的婚姻难以为继,不得不借助“他者”再次回归“超我”。作者描述了纠结在“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婚姻,洞察了两性之间不堪一击的权利关系,展现了人们在婚姻的激流中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消失的爱人》 艾米 尼克 精神分析  《消失的爱人》是由美国女性作家吉莉安·弗琳所著,于2012年出版,并被拍成同名电影的畅销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