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耻辱,推动了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耻辱。
  
  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割地赔款的屈辱史,领土被瓜分,主权被侵夺,中国与列强的战争,换来的只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百年来,虽有无数志士仁人为抗击外国侵略者而流血牺牲,但终未将外敌从中国境内驱逐出去。七七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变得激烈而尖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爱国人士同仇敌忾,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民族凝聚力空前提高。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成为中国民众的最强音。中国各族人民为赢得这一场战争,同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虽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国土上赶了出去。抗战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重树了中华民族的信心,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伪军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注重自身队伍的整改:在此期间毛泽东思想得到总结,使他所代表的党的思想理论得以成熟;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也得到发展,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各革命根据地推行民主选举制度,完善了党的组织领导体系。
  解放区及其革命力量在抗战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自抗战初期至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员从4万发展到130万,人民革命队伍从3万多发展到127万,根据地人口发展到1亿多。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大幅增加。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矛盾为重,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虽然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但共产党忍辱负重,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维护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破裂,直至抗战胜利。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的壮大,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国民党在抗战中则是战场溃败,政治腐败,不断反共、破坏抗日民主战线的统一。两党的表现让人们对国民党越来越失望,对中国共产党则是人心所向。这为以后的人民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三、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场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长达14年。而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自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算起,也只有9年半时间。盟国对日本的作战,美国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1945年8月,不到4年时间;后来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仅有20多天。
  中国是抗日的主战场,消耗日军最多。日本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把侵占中国作为其称霸亚太地区战略的第一步,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使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化为泡影。在中国涉及10多个省区、60余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抗战,抗击和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据统计,抗战爆发后,在中国的战场上,日军1937年有21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7%以上;1938年32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以上;1940年38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78%;即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陆军仍有27—29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50%以上。1945年日军向中国战区投降的兵力达128万人,超过了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占全部海外日军的(不含向苏联投降的日军数)的50%以上。日军在整个二战期间,伤亡287万,而其在中国战场上就伤亡198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左右。这些数字都足以说明中国战场是消耗和牵制日军最多的战场。
  中国战场对日军的消耗和牵制,打破了其“北进”美梦,钳制了其“南进”计划,有力地支援了盟军的行动。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前和兵临莫斯科城下时,都希望日军出兵苏联,以造成东西夹击之势,然当时日军深陷中国战场,均不得抽师北进苏联。也正因为此,苏联才得以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从远东抽调出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及部分坦克、航空兵部队,增援西线对德作战的苏军。中国的抗战在实际上支援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不仅如此,中国抗战也钳制了日本的“南进”计划。1940年春和1942年春,德国也两度希望日军出兵南进,从东面打击英法,但日本考虑到中日战争,未能南进。珍珠港事件后,日本曾计划东攻澳大利亚,以切断澳大利亚与美国的交通线;西进锡兰和印度洋,与德军会师中东,德国也要求日本尽快将此方案付诸实施,以配合德军向中东和高加索的进军,然而此时中国战场愈战愈猛,使日军欲为无力,这就为美英备战争取了时间,为后来反攻保留了必要的战略基地。中国抗战不但在自己的战场上力抗法西斯,为盟军作出贡献,还直接派出16万远征军,出师缅甸,歼灭日军5万余人,牵制了日军在缅甸的兵力,直接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行动,也为缅甸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在中国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更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其他文献
1.引言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新时期,初中学生不仅要在文化知识上优秀,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也要有所提高。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从某种意义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比体育课进行锻炼更重要,因为体育课更多偏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而课外体育锻炼则是自觉地兴趣锻炼,它是一种
摘要: 在强势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确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体育改革的方向。小学时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良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向他们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方法,为青少年拥有“健康体魄”,成为终身体育者打好基础。  关键词: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门静脉高压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故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内镜超声引导下肝内门体分流术如以人体自然腔道为入路,有
实习护生是医院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充当着学生和护士的双重角色,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期,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在护生实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的需求,包括健康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护士、实习护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带教者对护生不能只重专业技能而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教学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实施和推广的一个兴奋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阿的现状    在科技进步与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其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程体系结构应当来源于工作结构。据此,我院遵循“以工作结构为框架”的课程改革理念,从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从实际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进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解剖》课程模块的开发。现笔者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分析实施模块课程的优点。    1.有利于缩短教学周期,体现职业教育要求    据初步统计,我院在升格
摘要: 钳工生产实习是机械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教学环节,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已成为摆在每位实习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实习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加强思想教育、合理设置课题、加强实时检测、分解课题训练、采用多媒体技术、更新实习教学理念等方面层层推进,提高了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钳工实习教学质量提高    技工学校是以为社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中面临着较大挑战,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的影响,部分学校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呈现出一些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与纠正。    一、存在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在有些学校,不少教师还倡导“应试”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初中政治课作为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教学评价工作表现出片面性,单一地以书面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政治学习成效,没有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