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题,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我国未来五至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为中国梦梦想成真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乃至社会,各自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什么是;人民满意;教育;
  1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政府保障优先发展,人民群众获得实惠的教育
  1.1以政府对教育的科学定位来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根据《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4日《全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归类整理分析报告》显示:第一,归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教育定位最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第二,归属于社会与民生建设范畴的教育定位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第三,归属于民生建设范畴的教育定位比较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第四,归属于公共服务建设范畴的教育定位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范畴下定位教育,以“(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题把教育列为六大建设之首。
  1.2以公共财政对教育的优先投入来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终于实现了4%的目标,这在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全国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实现4%是一个伟大的新起点:今后既要保证4%的绝对量伴随GDP总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还要有超越欠发达国家4.1%水平的相对量的增加。要确保4%投入的货真价实:各级政府在兑现4%目标时,既要考虑20余年的欠账历史,更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要确保4%一定100%的用在刀刃上:今后的教育投入应本着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尤其是用4%投入的增量部分优先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1.3以教育优先发展的成果来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直接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政府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入力度,可以减轻每位学生家庭自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支出可达30万元之巨。其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时,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可保最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再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时,注重深化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品德、知识、能力、心理、身体、创新等各方面综合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最终促进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最终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教育。
  2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确保学生平安健康幸福成长的教育
  2.1安全不保,何谈教育。据新华网 2012年12月17日 报道: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000多人,意味着每天有一个班级在消失。而其中约有80%的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和应急处理来避免的。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民族的希望,“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种信念:学生安全至高无上!保障这种“至高无上”,是政府的义务,是教育的前提,是学校的天职,是全方位、全社会的大事和要事。
  2.2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学校内部,校长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要不厌其烦的、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力所能及的安全防范和紧急逃生技能。二要对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要认识到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保障到位。在学校外部,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一要划分职责、明确分工。二要定期督促、落实到位。三要建立问责机制、实施问责追究。问责追究应当前移,由事故后问责变为事故前问责,这样既可以防范杜绝事故发生,也可以避免重大责任追究。
  2.3突出重点,确保平安。学校的重点工作是在做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七项严防:严防危建倒塌伤害,严防校园暴力伤害,严防摔伤踩踏伤害,严防火灾电灾伤害,严防煤气饮食中毒伤害,严防传染疾病伤害,严防教学意外伤害。
  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是:协调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排查整治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组织查处涉校安全事故,监督事故处理和责任查究;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安全、危害教学秩序的违法犯罪,督促整改消防、交通、治安等安全隐患;严把市场准入关,禁止在中小学校200米内开办网吧等娱乐场所;依法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影吧、游戏厅等场所,加强对盗版教辅书籍的查缴力度;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对学校食堂、周边餐饮的安全监管;清理取缔中小学校大门附近50米范围内的各类摊点,建立卫生清理、保洁机制;杜绝校园周边施工安全隐患;检测、预防校园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机制;对校园及周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
  3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资源均衡配置,体现社会公平的教育
  3.1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与本质。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占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劣决定受教育者的素质,受教育者素质决定其就业层次,就业层次决定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其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又决定其下一代的受教育水平……如此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凝固化和社会职业的世袭化。因此教育资均衡源配置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合理性,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3.2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四大方面。一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东南沿海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最为薄弱,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近年来增长较快,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来源还是学生家庭,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增长较快,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正处于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时期。三是同级同类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从农村到城镇、到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阶梯层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是直辖市优秀、东南沿海良好、中部地区一般、西部地区较差,个别省份高校与人口数量倒挂,数以百万计的考生遭受不公正待遇。四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山区、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比较稀缺。   3.3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的对策。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要树立科学的均衡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既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搞平均主义。二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把教育投入的增量部分切实用于支困扶贫。三是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打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纵横联系,实现教育资源存量的合理流动。四是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五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努力缩小和平衡地区间、学校间师资配置差距。六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共享。七是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激发学校自我改革、自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八是把各级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职责、投入职责、督导职责以法律、法规、条例等法定形式明确化、公开化。
  4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4.1立德树人,先成人,再成才。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不仅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2立德树人的关键。本质上讲“国人当今最缺乏的是信仰”!数千年来国人传承信仰的儒家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受重创,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清算,近年来虽然人们努力在追悔中重塑儒家思想,但要重登信仰大位谈何容易。同理当今孩子最缺乏的是责任心、仁爱心、自信心。道理很简单,缺乏信仰的父母岂能养育出具有信仰的子女?于是青少年犯罪层出不穷,甚至丧尽天良地杀父弑母!可见立德树人已经到了何等迫在眉睫的程度!
  4.3立德树人的重点。首先立德树人要有针对性:学前教育的立德树人要重点突出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爱劳动、养成好习惯等内容;义务教育的立德树人要重点突出“三心二力”教育:树立责任心、仁爱心、自信心,培养自控力、耐挫力;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立德树人要重点突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殊教育的立德树人要重点突出对残疾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教育,能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要重点突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培养创新人才。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追求的人才强国境界。第一,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创新品质和创新人格。第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创新机遇还给学生。第三,突出因材施教,鼓励特色发展,贯通教育渠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成长的教育条件。第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五,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使得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成为高考的指挥棒。第六,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打通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成长的通道。第七,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的素质教育氛围和机制。
  5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
  5.1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应当把统筹兼顾作为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抓手,以教育结构的优化升级为重点,逐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将沉重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优质丰富的人力资源,汇聚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这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人民的期望。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一,大力促进学前教育向义务化、公益化、大众化、规范化、幸福化发展。第二、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向资源配置均衡化、学校建设标准化、规划布局合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教育惠民的质量和水平。第三、大力促进高中教育向公益化、普及化、多样化、优质化发展,努力探索普高与职高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第四、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向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模式创新化、人才培养市场化发展。第五、大力促进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创新型发展道路。第六、大力促进特殊教育向公益性、全纳性发展,使残疾学生能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第七、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向法制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第八、大力促进民族教育同步化、跨越化发展。第九、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向开放化发展。第十、逐步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互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促进,职前、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6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各级各类学校机制健全、师德师风高尚、质优色特,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
  6.1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办学理念先进、管理机制健全的学校。
  学校应以“追求师生科学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念,以“学生成人成才,教师成名成家,学校成为品牌”为价值标准,以“人人为学校,学校为人人”为学校灵魂,持之以恒地从学校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谐文化等四大方面建立健全学校文化体系。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内核,在这个精神内核的外层至少应当从规范性管理制度、激励性奖惩制度、标准化流程管理制度等三大方面,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运转的学校管理机制,形成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
  6.2人民满意的学校应当是师德师风高尚,真正教书育人的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直接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要狠抓管理,强立师德。遵循教学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常规和良好的教学风气。要常抓学习,端正师德。在广大教师中大力提倡学以立志,学以正德,学以养心,学以益智,达到头脑清醒、视野开阔、知识全面、师德形象端庄的目标。要善抓活动,厚养师德。深入系统地开展“责任心、仁爱心、自信心、事业心”等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要抢抓典型,弘扬师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树立典型和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紧密结合起来,以典型带动群体,以群体养育典型,使整个师资队伍形成同心同德、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6.3人民满意的学校应当是基本办学条件完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应达到:(1)教学办公手段先进,信息技术普遍应用。(2)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师生满意,家长放心。(3)学生住宿条件达标,安全舒适。(4)体卫艺基础设施等达到标准要求。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外貌形象,直接彰显着学校的内涵素质。为此应当从整体规划、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校园文化等方面努力,达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标准。
  6.4人民满意的学校应当是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应当主要从三方面来评估:(1)全体学生的成人成才率,(2)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率,(3)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学校的生机和活力应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师资队伍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综合水平高,创新能力强。(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校风正、学风浓,学生乐学幸福。(3)学校的规章制度健全,法治德治相得益彰,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有力。
  作者简介:
  李正田,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出生,河南省商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政治学副教授。2004年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荣获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2010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新课改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信阳市拔尖人才,2012年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现任信阳市育才中学书记、校长。
  近年来,其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两个,市厅级科研项目两个,主编高校本科教材《市场营销学》、《财政与金融》等两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独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荣获省市级先进个人10余次,荣获市厅级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目前正在主持推进“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思想品德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高低,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对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班主任队伍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业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熏陶?我们只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对症下药,用公正而又诚挚的心去与学生交流,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比如运用“巧、变、全”的作业设计模式,收获学生健康发展的喜果;运用别具一格的作业批改方式,可以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发掘作业中的德育因素,科学地选择作业的设计方式和批改方式,将德育扎实地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获取健康成长的资本,才能为学
期刊
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福建漳州363700 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深深觉得: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需要特别讲究语言教学艺术:  1教师语言之大忌  1.1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  1.2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学”的现状和教师“教”的现状不容乐观。由此引出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提出在保持中职语文教学地位及其独立个性的同时,应该与专业结合,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特殊性,并结合专业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阐述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理念。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 就业导向 ; 学习兴趣 ;  综合素质 ;可持续发展;中职语文教学重在语文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意义:第一
期刊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承担学生管理的主要责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任务细琐而繁重,充满挑战与幸苦,欢乐与智慧。而且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将面临更加复杂化班级管理和自己所教学科及班级学生总体升学成绩的升学压力,那么我们如何能使自己在在繁重的工作中轻松,让班级在平稳、奋发中走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时光。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目标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形成强大的合力和班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期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阅读能力则是语言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也是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理解的素材一般来说都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在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时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范围,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所以在小学阶段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可以从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之一。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落实以下几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并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实施,特别是情感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它能唤起学生的良知,提高学生对社会认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关键词】和谐 ; 反馈 ;挖掘  大家都知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
期刊
【关键词】 观察;探究;结果  1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结合生物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课外探究  开学两周后,
期刊
即墨市省级高新区中学山东青岛266216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章法,更不能畏首畏尾,一筹莫展,而应当既重视传统教育,又敢于创新,勇于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力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