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幼儿的环保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d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小培养乡镇幼儿的环保意识,要善于将农村当地生长的、并容易获取的植物及其他废旧材料运用于幼儿一日活动,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区域,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还要利用发展中乡镇的农村化的自然气息与城市化的现代气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从中了解环保、学习环保。利用乡镇幼儿园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启蒙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园内课程。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乡镇;区域游戏;园内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19-2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乡正在由农村到乡镇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回想起20年前的乡镇,看到的是到处绿油油的稻田,清澈的小河,印象深刻的是和伙伴在河中游泳、嬉戏的快乐画面。在碧绿的草地、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中,寻找那份来自于大自然的神清气爽,享受那份终身难忘的快乐感受,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同自然亲密接触。作为一名在一线的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园环保教育应不局限于环境中孤立事实的认识,而要教给幼儿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观察的方法,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并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一、利用乡镇特有资源,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1.自然角: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在这里可以使幼儿初步了解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性,萌发幼儿热爱、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其爱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幼儿通过种植、饲养动植物来了解自然界,并以此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认识到我们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己。如: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根据动植物对阳光、水分的喜好不同布置一个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把春天可爱的小蝌蚪、颜色鲜艳的龙虾及各种植物等都搬进教室里,让幼儿随时都可以去观察。当我发现幼儿不爱护鱼缸里的小蝌蚪时,就及时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感到小蝌蚪是很可爱的,告诉幼儿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可以为农民伯伯抓田里的害虫,千万不可用手去抓,这样一来提高了幼儿对观察蝌蚪的兴趣,延伸了把蝌蚪放生这样一个爱护动物的活动。再如: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一个幼儿好奇地把小青菜拔了出来,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知道小青菜离开了土壤妈妈它就活不成了,我们千万不能拔地上种植着的花、草等植物。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幼儿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2.美术角:在材料投放时,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并且我们教师以身示范,也参与其中,到农村的亲戚家中要一些稻草、谷、麦、大豆、蚕豆等不同种子;让养鱼的朋友帮忙收集一些蚌壳等等。不到几天时间,班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乍一看,班级成了废品收购站。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小朋友们经过分类、装饰,使原来的废旧物品全部派上了用场:小朋友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瓜子壳做成了项链,用大小不同的蚌壳粘成一幅装饰画;把树叶做成了书签;把可乐瓶中间剪开一部分,在自然角里用来放种子,做发芽实验,种葱、大蒜等。我们还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各种颜色(如草的颜色有嫩绿、草绿、深绿等),并将花朵、叶子中的汁液取出来染色、配色、装饰画面,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把大小不同的种子,放在瓶子里,做成沙球……让幼儿知道除了乐器之外,自然界中有许多东西也能发出动听的声音。
  另外,我还在科学角、语言角等区域中利用农村现有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收集,参与布置,来激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更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小朋友比以前更加喜欢玩区域活动了,而且动手能力也比以前有所进步,创新意识也逐渐增强,更主要的是环保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根据乡镇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幼儿的学习性
  1.利用自然,注重情感与实践。陈鹤琴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农村虽然在逐渐地向城市化发展,但还是有部分农村的气息被保留着。我们可以把美丽多姿、变化无穷、和谐天成、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自然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知道要爱护共同的家园。
  三、四月的天气渐渐暖和,大地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苏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这时,就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如:带着孩子到田间散步,让幼儿自由在田埂上练走平衡;在水沟边静静等待龙虾的出现;在草地上观察蚯蚓冬眠后吐出的泥土;在路边摘上一朵野花送给心爱的妈妈。让幼儿尽情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心情,他们自得其乐,又唱又跳,犹如一群自由的小鸟。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但谁也不会认真地去注意它们是怎么成长,变成小青蛙。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学校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秋季果实累累,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带幼儿看农民伯伯收割稻谷,帮助农民伯伯捡稻穗,体验粮食的珍贵,看脱粒机把稻谷变成大米的神奇经过,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2.回归自然,加强意识与观念。环境教育除了向学生讲授关于环境的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在各种环境中的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积极的态度,达到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乡镇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化的气息。一个个的村庄拆迁了,变成了一个个整洁、美观的社区。因此我们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农村人住上了高楼,也像个城市人了,但是他们的素质还没有得到提高,还是会有“乡下人”的作风。如:为了方便草地上被人走出了一条条的路,树变成了晾衣架,晒着衣服、被子,路上、草地上有随地扔的垃圾……我们又带领幼儿来到住宅小区旁边的揽胜公园,看湖水碧波荡漾,聆听鸟儿欢唱,沐浴青草绿树带来的清新空气,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游戏、玩耍,充分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来到马路上观察车辆,看汽车排放的尾气,听喇叭的鸣叫声等,通过置身于鲜明的各种环境教育的对比活动,幼儿感受深刻,能很好地说出哪里的环境美,哪里的环境不美。理解净水与污水,清新空气与废气,音乐与噪声的好处与害处等。懂得清洁的环境优美、舒服,肮脏的地方令人恶心,从而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懂得环保应从我做起,应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制造噪音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   为使幼儿扩大范围,我们让幼儿到社会环境中学习,幼儿的眼界将更加开阔。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社区资源,在认识“环境保护”后,我们的“环保小卫士”走向社会,用纸做成小喇叭,带上扫帚、水桶、抹布去打扫社区宣传栏,大胆地向行人宣传环保知识,还能细心发现和勇敢地指出很多不符合环境要求的现象和行为。我想:这种“现身说法”的成功感将连同那强烈的环保意识永远根植于幼儿心中。
  三、开展富有特色的园内课程,注重幼儿知识的积累
  环保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还没有固定的教育资料,因此,我们根据《纲要》划分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开展活动。如我们在语言教学中,通过故事《熊爷爷的大烟斗》、儿歌《地球是我家》等活动,使幼儿在语言讲述中受到启发,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艺术教学中,通过绘画《小鱼的家》、《环保漫画》、《环保宣传画》,手工制作《瓶娃娃穿新衣》、《环保时装》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社会教学中,则通过《参观社区》、《参观垃圾中转站》等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环保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又通过《有趣的水》、《污水厂叔叔的讲座》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以上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纲要》中所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起来,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十五”课改提倡幼儿园教育要以主题的形式开展,在幼儿的环保教育上也同样适用。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低年龄的小朋友的思维特点以直觉行动为主,我们就会在参观社区时,让他们发现社区绿化被破坏得严重,纷纷提出建议,通过讨论,发现很多破坏绿化的事情是大人做的,自己的家人也存在着类似的行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给爸爸妈妈加强环保教育,因此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收集环保知识,并在家长园地特意留这样一个版面,让资源共享。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与思维的发展,围绕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还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吊饰、服饰装饰教室,并在“六·一”这样的大型活动中向家长做一个“环保服装表演”的展示。还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设计制作环保标志、画环保宣传画、布置成环保宣传图片展,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标志旗,走到人群中宣传环保。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且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好地融入读写教学模式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相关小学院校和教育部门加大了改革力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整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制约,有关该方面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