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理科课程的读背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学生和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学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同时教师又不时感叹,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刚讲过的东西又忘记了。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笔者从事理科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推出了读背课的措施。本文就读背课的内容、意义,以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论述,最后提出读备课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理科 读背课 读背方法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55-02
  一、什么是读背课
  读背课是笔者根据所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现状而推出的一项措施,规定每天让学生拿出固定的时间来阅读学科知识,包括理科。从而加强记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一般可以安排在早自习或者晚自习上课前半小时左右。
  二、理科开设读背课的意义
  毋庸置疑,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记忆。很多人认为,只有文科需要记忆,而理科需要的是理解。其实,理科,如数学、物理等,也是极强调记忆的。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理更需在熟练记忆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甚至是直觉,才能在学习后续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游刃有余。这一点,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曾说“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形成直觉。”[1]试问,没有良好的、扎实的记忆,直觉何从谈起呢?数学学习道理也如此,需知“熟练是理解的基础”。[2]
  诵读是提高记忆的好方法。一代大儒朱熹强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3]他还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4]这里,他就指出,必须通过熟读精思,记住一些最重要的东西,特别是最基本的知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理科成绩不佳,往往很多也源于记忆障碍,当前要提高学习效率还需要解决学生的记忆问题。记忆缺陷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效率不高还有许多其他因素,譬如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等。因而作为教师有责任教会他们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另外,有时光看书会感到疲惫,如果是读出声来,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疲倦。
  当前我院的学生理科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某些知识的理解感到非常困难,但是此知识又非常重要,因而我在教学中就采取让学生先记住,然后再理解和应用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事实证明读背不是学习文科知识的专利,在理科复习备考过程中,也应多注意公式、定理、规律、概念、实验现象的背诵,最好可以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三、读背课存在的问题
  在我所教学的班级试行读背课的一段时间里,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学生也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但是在下面两个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读背课成自习课
  有些教师认为,读背课价值不大,读背课实质上就成了自习课。但是教师如果能够真正地用好读背这30分钟,对学生而言就掌握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对教材里面的公式定理不熟悉,可能恰恰是我们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如果未能用好读背的时间,让其成为普通的自习课,那么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很困难
  2.读背课成高声朗诵课
  有时在读背课时间,教室里就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对于理科而言,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一般地讲,“声嘶力竭,过高声音朗读,这样注意力、体力势必会过多地花在提高声音上而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5]更关键的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理科的内容记忆方式不同,理解方式也不一样。同时理科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理科的读背方式要与文科有所区别。读书的声音不是越高越好,但声音过低甚至默读也不利于对公式、定理的直觉的培养。建议朗读与理解、记忆有机结合,并且音量适中、饱满,才是我们理科读背课的最佳情形。尤需强调的是 ,我们必须把朗读与理解、思考相结合,千万不可只朗读而不记忆,结果必定将是一无所获。
  四、关于读背课的建议
  笔者认为读背课的功能应该是预习,复习,课后的反思的综合体,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因此,新课,旧课以及经典习题都可以是读背的内容。笔者在实践中提出以下建议:
  1.读中有“背”
  读背课的形式是读,而目标应该是背,通过读的方式达到背的效果。对于读背课仅仅是泛泛而读,价值不大。必须读有所思,有所感,最后有所悟。只要能够坚持好,那一定会成功。比如高等数学课程中学习“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一节时,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严格证明需要用实数理论。故略去不讲,而只通过几何直观解释其含义,而让学生读背定理内容。读时必须在脑海出现函数图像,栩栩如生,就能轻松理解定理,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都能像背口诀一样背出性质。
  2.读背有“备”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6]读背时也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预先应为学生布置任务,确立背诵的目标。比如学习三角函数的时期,当天该有当天的背诵目标,一章完成后,又可由教师列出三角公式的归类总结以及记忆口诀等,印发给同学,让学生根据提纲有计划地读背。最后还要有相应的检查,才能够体现出读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督促学生读背,也能够激发学生自觉读书的兴趣。教师最好能够给学生准备具有检测功能的“读案”,便于学生读背时更具有针对性,而且还可以在读背以后进行检测。
  3.读背应有“方”
  各级的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老师们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读书无疑是对专家的建议的一种落实方式。很多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阅读教材,大多数都是翻到教材的开始或是其任意位置,没有计划和侧重,这样漫无目的效果可想而知。读书最好把自己刚学到的知识点来阅读。如极限的定义,初学就讲深讲透,学生肯定难以接受,不妨就利用读背时间熟悉内容,加深理解。
  文科读书是为了形成语感,而理科在读的时候是为了记住要点(当然同时也自然形成了语感)。因此,我认为,理工科学生要设法牢牢记住一些必须记住的理论、思路、结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公式。读书千遍,其意自现。一些重要的公式的熟练记忆,对于培养解题的直觉思维甚至培育对科学的审美都大有裨益。
  读背的节奏不可千篇一律。对于重点知识应该减缓速度,对知识点应该细细品味,有必要时还借助参考书加以适当的补充。同时还做好读背笔记,将读背的知识脉络加以整理,提高读背的有效性和知识掌握的持续性。
  五、结语
  当教师在诉说自己讲新课非常辛苦,是否清楚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得怎么样?当教师在感叹学生的知识遗忘速度非常大时,是否知道学生复习的效率有多高?理科的读背不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看书,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学生掌握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我们是否可以转变一下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潜能,由“学会”到“会学”,提高教学质量呢?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中学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1.
  [2]张奠宙.中学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2-236.
  [3]徐宪国.朗读艺术与教学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134.
  [4]魏明伦.名言连连看[J].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2014,(5):36
  [5]钟颖.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95
  [6]高霞.用三条古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J].山东教育:中学刊,2010,(5):4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和专业数量都有了快速增长。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独立学院一门新办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际,试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实践教学
【摘要】FORTRAN语言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高级语言,本文在FORTRAN语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感受,提出了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等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FORTRAN语言 教学模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50-02  一、学习FORTRAN语言的重要性  近十年来,高等学校计算
【摘要】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和最直观的评价标准就是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因素,这就决定了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用人本化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分析人本化教学的内涵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人本化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本化教学
【摘要】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各领域。卫生类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开展微课建设,但微课的特色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具有相互结合的可能性,文章就这一可能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小范围的教学实施。  【关键词】微课 卫生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47-01  1.“微课”的内涵和发展  2011 年“微课”概念
【摘要】基础医学是学医的根本,没有扎实的基础,以后临床课的学习会比较吃力。本文就基础医学对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的影响作以分析。  【关键词】基础医学 高职护生 专业课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52-02  基础医学课是每一个医学生在入大学校门后,首先要学习的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绿色环保是社会的重要课题,通过在教学中进行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微型化化学实验、优化设计实验方法以及实验废物的优化处理等方式实现医用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教学,培养适合
本文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总体目标要求,提出“以竞赛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项目为支撑”的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方案。通过竞赛中综合性
【摘要】电工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基础课目,理论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实作环节较为繁杂,学员学习热情普遍不高,为调动广大学员的学习兴趣,必须从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提高学员的认知能力、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能力等三个方面入手,整体提升课堂授课质量。  【关键词】电工专业 课堂授课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54-01  课堂授课是
【摘要】目的:对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医学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中专实习的医学生共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实验组实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比较教师对两组医学生的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以及护理技巧掌握情况等教学效果评分均明
本文主要研究林分空间结构、植物多样性、种间关联性及林分空间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关系,以铜陵叶山林场两类阔叶次生林(类型I和类型II)为研究对象,经全面踏查,选择能够代表地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