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思维松绑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应放飞学生的心灵翅膀,实现教学民主。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民主化、生活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课堂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和谐上,而且还应体现在对教与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中,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而在这一点上,过去不为大家所重视。常出现师生关系民主而在授知上是专制的,学生情绪放松而思维却禁锢。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使课堂教学体现真正的民主性?
  一.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民主要避免认知强加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在如何计算“9+6”的问题上,同学们一边摆小棒一边积极的探讨多样化的算法。学生1说:“接着数小棒,10、11、12、13、14、15,得数是15。”学生2说:“我摆小棒数出得数是15 。”学生3说:“从6根中拿出一根放到9根里,就有10根,加上刚才剩下的5根,就等于15根。”……同学们的讨论是热烈的,不停地闪出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我们以往总是不尊重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权威”的姿态将所谓最优化的方法强加给他们,或以“对不对”、“是不是”的假民主掩盖教师教学的专制,迫不及待的将认知结果交给学生。其实,我们在进行认知强加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丧失,将直接扼杀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面对同样的情景,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们到讲台前介绍自己的算法,并加以肯定的评价;再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及其理由;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不同算法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在这里,对学生不同算法的尊重,就是对他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这种尊重,会保护学生最宝贵的独特思维并促进其发展,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二.允许学生说“不”才能摒弃教师的权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说“不”。学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景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而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本质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必须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以理解、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说“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性格的形成。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说的“不”,如果他们说得对,老师不妨承认自己错了;如果他们说得不对,老师也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即便是学生因心理失衡或感情偏激而出现的与教师“唱反调”,教师也应以宽松的心态对待,尽可能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品性人格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真正的培养。
  三.实现师生情感的真正交融必须要拒绝虚假情感
  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因而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所谓交往,就是共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既不敢参与课堂教学,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就像朋友,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师生间有了真情实感的交流,那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就会悄然形成。例如有这样一个课例,小学一年级课堂上,老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进行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们用具体实物拼摆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物体。教师巡视着,一个小男孩磨磨蹭蹭地来到老师身边,拉着老师的衣角,老师停下来,微笑着问这个孩子怎么啦?原来他想让老师欣赏他的杰作——一辆“坦克”。老师跟着他走过去,弯下一米七几的个子,以欣赏的眼光看了看孩子别出心裁的“坦克”,露出由衷的微笑,高兴地说:“这个坦克可真威武!还有长长的炮筒呢!”学生听了,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十分得意地说:“我长大了要开坦克,保卫祖国!”教师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十分亲切的说:“从小有志向,将来你一定行!”这是令人心动的一幕,在这里,教师几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不经意的几个动作,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处处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评判,没有虚情假意的表扬,有的是师生情感的真正交流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的身心无不是放松和愉悦的,教师真正将关爱与智慧的甘露滴撒在学生的心灵中。将尊重植入我们的课堂,将真情注入我们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
  (作者通联:562400贵州省兴义市坪东街道办事处枫塘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语文。’”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教学中,我试用了以下5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让课堂成为擂台  让学生充分读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调动起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语文新课程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认知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而,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因为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语文教师的重要
期刊
学校体育,严格的来讲是一门有别于语数外等学科的特殊教育。在教育中不仅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制,还对智力发展,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抓不好会出危险品,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从中体育的重要性可见斑了。  新课程改革将学校的体育推向育体、育智、育心,即“三育”。此处,笔者对育体及育智不一一赘述。针对我们彝族聚居区的体育教育
期刊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的好坏,不仅表现在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新颖,更重要的是如何能正确地审题立意,恰当安排顺序,具体写事,形象写人,状物写景等。总之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两者互相渗透,不可分割。衡量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是以他是否把中心思想恰当地反映出来,语言是否流畅。那么如何反映知识水平的深浅呢?就要看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是否
期刊
高中新课改“三维目标”提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是课改的中心。我经过实施新课程,感觉到课堂上如何落实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挑战。  下面我将课堂上领悟到的几点探究思维和大家共享。  一.真理和过程的认识  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真理。旧教材以对真理的应用为学生的任务,所以以“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认知应用能力,学生负担过重,培育
期刊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
期刊
一.编写阅读提纲  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阅读提纲,以促使学生迅速把握书中的要义。教师不妨先做出阅读示范,然后编写由详到略的阅读提纲,传授数学阅读技能,使他们逐渐掌握数学阅读的一些技巧,慢慢地,当他们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阅读的自觉性就会加强。对于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自定阅读计划(包括进度),独立完成阅读笔记,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推荐课
期刊
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
期刊
所谓延伸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和活动。职高不同于普高,相对来说职高学生还是具有相当多的时间和机会来面对社会,就体育教学而言,除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等自身作用外,还应肩负着让学生走进并尽快适应社会,将所学知识化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后继手段的重要作用,为此,体育延伸性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
期刊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要求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正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