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是海量资源的数据库,是人们进行搜集和整理,以及收藏图书资料供人参阅和研究、参考和学习的机构。虽然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当代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信息、开发信息资源和参与社会教育职能方面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问题;未来发展
目前当代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服务的态度和手段与国外的图书馆建设相比,都有很明显的不足。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机构,因此,就应该从人本位的思想和角度出发。
1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需求
1.1互联网电子资源查询与传统印刷文献查询
当代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印刷类文献和文本的查询,而是应该结合现代互联网电子资源,进行对于大量海量资料的搜索。即使是对于传统文献的搜索,也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搜索技术和检索能力的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完善和完整的服务才是当代图书馆所应该做到的信息搜索服务的高度。
1.2图书馆内部图书查询与异地资源网络查询
图书馆往往设置有内部图书查询系统,但是,由于纸质图书或者某些特殊研究方向的图书不一定在本地有储藏资源,因此图书馆还应该肩负有异地网络查询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很多图书馆自我馆藏的内部资料,应该建立有专门的局域网,紧紧依靠电子图书或其他网络平台的搜索是不够的,图书馆自身应当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兄弟图书馆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了若指掌。利用现代网络整合技术,设置各图书馆内部图书查询系统的联网机制,以内部局域网半公开性质的分享查询资源,管控合理的优质资源不流失,但是又能为读者所用,是当代图书馆应该做到的。
1.3突破历史的局限和空间的限制查询资料
很多文献的研究工作和苏所工作不仅仅是对当代文献的使用和推崇,还应该突破历史的局限,在打破空间和历史局限的基础之上,使用更加便捷的图书馆查询资源。尤其是很多学者在研究古代历史、当代经济学发展等一系列跟时间阶段有密切关联的研究内容时,图书馆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图书馆,如果想要突破历史的局限,必须要有深刻的激励以及资源共享意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突破信息分享平静的局限。
1.4图书馆提供免费服务的呼声和多功能拓展
开展异地资源的查询和图书馆内部珍贵资源的共享,是为读者服务、坚守读者第一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在当代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正在不断被发掘,不自觉地通过网络来自主地解决问题,图书馆建设坚持纸质信息和网络信息共同存在的特點,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因此,图书馆提供免费服务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而且应该利用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多功能拓展手段提供更多的服务种类,与国外图书馆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相接轨。
1.5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提供
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机构,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读者。因此,随着图书馆学科建设和各个教育机构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图书馆在树立读者本位思想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的考虑到其未来发展的对策,也就是如何为读者服务,开放资源、进行信息的互通有无、推进当地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个性化私人定制服务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个崭新的服务方向,这是因为图书馆的私人定制服务要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个人和普通读者的不同需求,更为有效地管理藏书和信息资源。
2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问题
2.1并没有真正把读者放在主体的地位
图书馆的服务意识目前比较欠缺,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是40岁左右的女性工作者,对于读者的服务意识相对比较淡漠,不会在服务的过程中,将图书馆的服务准则放在首位,很多图书馆的老式管理人员在传统管理机制的引领之下,将图书馆管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
2.2文献收藏的种类相对比较匮乏
由于图书馆的经费有限,而且图书馆的经济来源一般来自于财政拨款或者个人捐赠,因此,藏书和信息搜集资源有限,很多图书馆的馆藏种类并不能够满足当地科研和阅读的需求甚至很多图书馆的纸质藏书更新特别慢,小规模的图书馆问题尤其严重。
2.3建筑和服务的布局为读者提供方便
图书馆的建筑有很多沿用多年前的建筑风格,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在一个更加舒适和合理的空间之内享受阅读的快乐,科研和一般阅读的读者往往被安排在一起,多人阅读难免会有噪音,建筑的符合布局,不利于安静的阅读和研究。
2.4图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相对低下
图书馆管理人的素质相对不高,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也很少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在现代化图书馆展馆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了解非常少。
3实践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路径
3.1创建复合型当代图书馆服务布局和结构体系
复合性的当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和结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准备,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对于读者的分层工作尽量做细,根据不同的服务种类提出不同的服务套餐,优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资源和文献检索、纸质图书查询及借阅的复合型服务。
3.2形成以专业性参考咨询辅助为主导的客户服务体系
目前很多大型的图书馆已经有意识地建立起专业性的参考和咨询服务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和客户服务单位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图书馆与高校进行联合,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专业化的客户服务体系团队。
3.3确立个性化的服务以读者为服务主体
高效率和服务目的明确的个性化服务体系,确立以读者为服务主体,读者是上帝的服务观念,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的借阅需求。无论是借阅回家还是在图书馆学习,都应该针对客户的不同服务特点来花心思。
3.4形成跨行业地区的服务联盟
多家图书馆在一定区域和范围之内,形成跨行业的服务联盟,满足高精尖的阅读服务要求,成为科研服务和大众阅读的坚强后盾,了解不同的读者团体以及读者个人对于阅读要求的大致内容,尤其是在对于信息资源调出和实践数据存储的方面,跨地区的服务联盟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4结束语
本文以读者为本位的角度出发,贯彻为人服务理念的角度,在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现代化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当代信息资源的发展,充分地发掘图书馆为客户服务的自身潜力,改善图书馆的应用和服务环境,树立当代图书馆的新形象,创建图书馆服务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海树.我国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李湘穗.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
[3]蒋晓艳.现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5):42-44.
[4]侯明艳.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
关键词: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问题;未来发展
目前当代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服务的态度和手段与国外的图书馆建设相比,都有很明显的不足。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机构,因此,就应该从人本位的思想和角度出发。
1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需求
1.1互联网电子资源查询与传统印刷文献查询
当代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印刷类文献和文本的查询,而是应该结合现代互联网电子资源,进行对于大量海量资料的搜索。即使是对于传统文献的搜索,也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搜索技术和检索能力的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完善和完整的服务才是当代图书馆所应该做到的信息搜索服务的高度。
1.2图书馆内部图书查询与异地资源网络查询
图书馆往往设置有内部图书查询系统,但是,由于纸质图书或者某些特殊研究方向的图书不一定在本地有储藏资源,因此图书馆还应该肩负有异地网络查询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很多图书馆自我馆藏的内部资料,应该建立有专门的局域网,紧紧依靠电子图书或其他网络平台的搜索是不够的,图书馆自身应当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兄弟图书馆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了若指掌。利用现代网络整合技术,设置各图书馆内部图书查询系统的联网机制,以内部局域网半公开性质的分享查询资源,管控合理的优质资源不流失,但是又能为读者所用,是当代图书馆应该做到的。
1.3突破历史的局限和空间的限制查询资料
很多文献的研究工作和苏所工作不仅仅是对当代文献的使用和推崇,还应该突破历史的局限,在打破空间和历史局限的基础之上,使用更加便捷的图书馆查询资源。尤其是很多学者在研究古代历史、当代经济学发展等一系列跟时间阶段有密切关联的研究内容时,图书馆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图书馆,如果想要突破历史的局限,必须要有深刻的激励以及资源共享意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突破信息分享平静的局限。
1.4图书馆提供免费服务的呼声和多功能拓展
开展异地资源的查询和图书馆内部珍贵资源的共享,是为读者服务、坚守读者第一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在当代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正在不断被发掘,不自觉地通过网络来自主地解决问题,图书馆建设坚持纸质信息和网络信息共同存在的特點,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因此,图书馆提供免费服务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而且应该利用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多功能拓展手段提供更多的服务种类,与国外图书馆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相接轨。
1.5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提供
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机构,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读者。因此,随着图书馆学科建设和各个教育机构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图书馆在树立读者本位思想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的考虑到其未来发展的对策,也就是如何为读者服务,开放资源、进行信息的互通有无、推进当地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个性化私人定制服务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个崭新的服务方向,这是因为图书馆的私人定制服务要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个人和普通读者的不同需求,更为有效地管理藏书和信息资源。
2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问题
2.1并没有真正把读者放在主体的地位
图书馆的服务意识目前比较欠缺,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是40岁左右的女性工作者,对于读者的服务意识相对比较淡漠,不会在服务的过程中,将图书馆的服务准则放在首位,很多图书馆的老式管理人员在传统管理机制的引领之下,将图书馆管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
2.2文献收藏的种类相对比较匮乏
由于图书馆的经费有限,而且图书馆的经济来源一般来自于财政拨款或者个人捐赠,因此,藏书和信息搜集资源有限,很多图书馆的馆藏种类并不能够满足当地科研和阅读的需求甚至很多图书馆的纸质藏书更新特别慢,小规模的图书馆问题尤其严重。
2.3建筑和服务的布局为读者提供方便
图书馆的建筑有很多沿用多年前的建筑风格,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在一个更加舒适和合理的空间之内享受阅读的快乐,科研和一般阅读的读者往往被安排在一起,多人阅读难免会有噪音,建筑的符合布局,不利于安静的阅读和研究。
2.4图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相对低下
图书馆管理人的素质相对不高,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也很少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在现代化图书馆展馆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了解非常少。
3实践当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路径
3.1创建复合型当代图书馆服务布局和结构体系
复合性的当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和结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准备,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对于读者的分层工作尽量做细,根据不同的服务种类提出不同的服务套餐,优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资源和文献检索、纸质图书查询及借阅的复合型服务。
3.2形成以专业性参考咨询辅助为主导的客户服务体系
目前很多大型的图书馆已经有意识地建立起专业性的参考和咨询服务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和客户服务单位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图书馆与高校进行联合,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专业化的客户服务体系团队。
3.3确立个性化的服务以读者为服务主体
高效率和服务目的明确的个性化服务体系,确立以读者为服务主体,读者是上帝的服务观念,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的借阅需求。无论是借阅回家还是在图书馆学习,都应该针对客户的不同服务特点来花心思。
3.4形成跨行业地区的服务联盟
多家图书馆在一定区域和范围之内,形成跨行业的服务联盟,满足高精尖的阅读服务要求,成为科研服务和大众阅读的坚强后盾,了解不同的读者团体以及读者个人对于阅读要求的大致内容,尤其是在对于信息资源调出和实践数据存储的方面,跨地区的服务联盟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4结束语
本文以读者为本位的角度出发,贯彻为人服务理念的角度,在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现代化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当代信息资源的发展,充分地发掘图书馆为客户服务的自身潜力,改善图书馆的应用和服务环境,树立当代图书馆的新形象,创建图书馆服务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海树.我国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李湘穗.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
[3]蒋晓艳.现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5):42-44.
[4]侯明艳.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