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之城,是霾是雾还是尘?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城市出现“灰霾天气、雾、沙尘”等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么,灰霾天气、雾、沙尘有什么区别?这些恶劣的天气会对人们的健康有哪些不同影响,如何防范?
  灰霾——混浊干燥
  天气外观: 灰霾天气时,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呈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黑暗物微带蓝色。
  主要特点:出现灰霾天气时,微粒直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PM2.5粒径小,但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为产生的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包括散播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卷烟的烟雾等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这些空气中的超细悬浮粒子,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气,浓度越高,则灰霾天气越多,产生的危害也越大。
  人体危害:通常,出现灰霾天气时,能见度低,污染持续,交通阻塞,事故频发。 灰霾天气还可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更加频繁,气象灾害加剧加重。更令人担忧的是,灰霾天气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不适现象。
  防范措施:灰霾天气对健康影响很大,在日常生活中,防范PM2.5带来的健康侵害,大家应做到如下几点:
  1.晨练不宜过早。晨练爱好者,大雾天应停止户外活动,因为雾天晨练更易引发气道高反应。晨练时,人体需氧量增加,而雾中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晨练前还要适当多喝点开水,补充水分。
  2.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时应佩戴有助于过滤PM2.5污染粒子的口罩。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品种很多,但并非都能隔绝小于2.5微米的颗粒。医用一次性口罩对污染颗粒的滤过性不是很好。专业的N95口罩滤过效果好,不过戴这样的口罩时容易有憋闷的感觉。因此,最好选择传统的多层面纱口罩(6~8层最好),滤过性有保障,而且佩戴舒适。遇到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非得出门,最好佩戴多层面纱口罩,避免有毒气体吸入。
  好的口罩需要满足3个条件:
  一幅好的口罩,首先要阻尘效率高,阻挡粒径在2.5微米以下细颗粒物的吸入很关键。其次,口罩与人脸形状要尽量密合,否则,粉尘或病原微生物容易通过不密合处侵入呼吸道,口罩的隔离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口罩的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轻。
  3.调节情绪,饮食清淡。灰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所以,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
  4.密切监测血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灰霾天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应密切监测血压,以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5.增强身体抵抗力。通过多种方式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抵御灰霾天气对人体的侵害。
  雾——湿润弥漫
  天气外观:雾和霾的区别在于空气湿度的大小。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80%叫霾。雾是低层水汽发生过饱和凝结而成的气象现象,多呈乳白色,大多在下半夜形成,清晨日出前最浓,日出后渐渐消散。
  主要特点:城市由于空气中粉尘极其丰富,近地建筑物多,风速也较郊区小,因而城市比乡村易于形成雾。雾中微小的水珠溶解和吸附了一些地表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有害的工业粉尘及废气。雾天常伴有较强的逆温,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微小的雾滴使大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滞留积聚,四处弥漫,无法稀释,加剧大气污染,加速各种致病源的扩散与传播,加剧疾病对人体的侵袭,是诱发呼吸道、眼、皮肤等多种疾病以及致癌、致突变或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氮和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氧、氧化氮、甲醛、乙醛、酚等其他氧化剂、重金属组成的浅蓝色光化学烟雾,不仅会加重雾状,还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时还可致人死亡。
  人体危害:雾对人类健康威胁也很大,且雾日最多的月份也是呼吸道、眼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多发时节。人体吸入有害物质,如有害的工业粉尘及废气、汽车排出的尾气等,对身体的隐性伤害更是无法估量。
  防范措施:
  在多雾季节里,人们应采取积极防护措施,特别是患有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者、过敏体质者、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更要加以注意。
  1.尽可能避免在雾气弥漫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锻炼或工作。大雾天要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时应戴上围巾、口罩,中老年、儿童及体弱者更应重点防护。大雾天也不宜锻炼身体。雾天,污染物与水汽结合,变得不易扩散与沉降,使污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们经常活动的高度。而且,一些有害物质与水汽结合后,毒性会更大,雾天空气污染比平时要严重得多。另外,大雾天组成雾核的颗粒很容易被人吸入并在人体内滞留。锻炼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多,因此吸入的颗粒会很多,加重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2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卧室应每天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应定期及时做好房间的清洁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
  3儿童要注意补钙。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减少,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因此儿童应注意适量补钙。
  沙尘——粗砺扑面
  天气外观:沙尘天气又分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四种。沙尘天气,颗粒较灰霾更大,能明显感觉到沙子吹打到身上。
  主要特点: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
  人体危害: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不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
  防范措施:
  一旦遇到沙尘天气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科学防范。
  `1.个人防护。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必须到室外活动的人最好戴上口罩,也可以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以有效减少沙尘吸入体内。行走时尽量不要迎风,一旦有沙尘进入眼睛,千万不要用力揉搓,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滴入眼药水,以防止感染。
  2.及时清理。回到家中,应及时清理口、耳、眼、鼻,方法有漱口和刷牙;清水冲洗眼睛;以棉签蘸酒精将耳中尘土粘出。注意,需重点清理鼻子:可兑浓度约为0.9%的纯盐水,灌入洗鼻壶中,分别冲洗两边鼻孔。每冲完一边即擤鼻子,将两边鼻孔内的尘土擤出。重复此动作直到鼻腔清洗干净为止。
  3.合理饮食。由于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应多饮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排出,这对皮肤和全身保健都很有益。同时,饮食宜清淡。注意,进食前应洗净手和脸。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灰霾天气、雾、沙尘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灰霾天气、雾、沙尘天气的制造者。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尽可能做到绿色、环保、低碳,改善空气质量,为减少灰霾天气、雾、沙尘,尽快一份责任。
其他文献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女性高,故长期以来,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虽然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要比男性晚10年,但女性在绝经以后,不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60岁时与男性相当,70岁以后高于男性),且由于症状不典型,女性心血管病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往往要比男性来得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女性一生中需要经历妊娠、分娩、哺乳
措施一:每人每天食用油25-30 克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它与健康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高能量食物,食用油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吸收,还能改善食物的口感,带来美味,增强食欲。现在,很多人还是喜爱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如炸鸡腿、炸排骨、炸薯条、水煮牛肉、水煮鱼片,而且往往食之过量,使得摄入的总能量大大增加,导致肥胖,甚至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 据估算,
炎热的夏天到了,许多人喜欢把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冰镇后再食用。虽然冰镇后的水果,消暑更佳,口感更爽,但是如果冰镇不当会导致营养的流失,而且如果食用不当会还会惹出健康问题。    冰镇水果,“娇气”维生素C最易流失  水果中多数营养素如葡萄糖 、果糖、矿物质是比较稳定的,即使冰镇也不会明显受影响,但大多数维生素是不稳定的,其中最为“娇气”的是维生素C。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氧化酶,这种酶会与维
一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饮食调理也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今,众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降糖食品研发,现已发现,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适当地添加这些营养成分,不仅可以减少痛苦还能节省医疗费用。比如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乳清蛋白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乳清蛋白被誉为“蛋白之王”    乳清蛋白是
生活实例    3年前,王阿姨被确诊为冠心病。现在,除了遵医嘱每天服药外,外出时,她还会随身携带消心痛,胸口难受时就含服一粒,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这天。居委会组织老同志游览植物园,王阿姨玩得很惬意。临近中午时,王阿姨觉得胸口隐隐闷痛,就拿出消心痛含服一粒。她想,今天玩得很开心,不妨再吃一粒,下午可晚一点再回家。不料,舌下含服第二粒药后,她忽然感到冷汗直冒,眼前居然有发黑的感觉。一旁的老朋友见势不
据统计,我国60岁和75岁以上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和15%,老年痴呆症患者约600万。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与老年痴呆症已刻不容缓。研究发现,有的水果中含有大量花色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等作用,可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营养学家建议,为增进大脑健康,平时应多吃
孩子爱喝饮料,家长大有责任  超市货架上,饮料琳琅满目,放在最方便顾客拿取的地方;很多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手里拿着饮料;电视里各种饮料宣传明星云集……如今,各种花色饮料层出不穷,或花哨或时尚的外表加上多变的口味,让很多中小学生爱不释手,甚至一些婴幼儿也受到影响。但是,爱喝花色饮料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错,环境、父母的影响不可小觑,如:  大多数花色饮料宣传都声称具有保健、益智、营养、助消化、健胃等功能,家
本刊2013年7月文章《夏季饮水2大原则:频繁、足量》中提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至少要喝6杯水(1200毫升),未设最高限。”有读者咨询:喝水多多益善吗?大量喝水会不会过量?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大量喝水安全吗?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作者再写续篇——  很多人可能连每天喝水1200毫升的最低要求都没能完成,却已经“高瞻远瞩“地开始担心:每天6杯、8杯、10杯……水喝下去,会不会过量?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因此,每位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学会自检乳腺,防治乳腺癌发生。2012年1月9日下午3时,《大众医学》杂志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炅教授作客“新浪微访谈”,就乳腺癌防治问题与网友交流互动。本期选登微访谈部分精华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问:@svivi66:我有比较严重的
您多久健身一次?一个月、一周,还是每天?  您都在哪里健身?公园、小区里,还是健身房?  没想到吧,家里也是健身的好地方,不受时间限制,免遭日晒雨淋,避免路途奔波。但是,在家健身也有讲究,拉伸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一个都不要少,还要注意避免运动中的各种误区。一起来练练吧!  居家有氧运动  为什么要进行“有氧运动”?  俯卧撑一做做100个,累得趴下,是有氧运动吗?不是!  跑步一跑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