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乳腺癌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因此,每位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学会自检乳腺,防治乳腺癌发生。2012年1月9日下午3时,《大众医学》杂志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炅教授作客“新浪微访谈”,就乳腺癌防治问题与网友交流互动。本期选登微访谈部分精华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问:@svivi66:我有比较严重的乳腺小叶增生,每半年会去医院做次B超检查。我想问下,经常熬夜,乳腺小叶增生是不是会恶化成乳腺癌?还有,我每天能喝豆浆吗?
  吴炅:熬夜、长时间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疾病。为此,呼吁大家,要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另外,豆浆是可以喝的。
  问:@姗小删:你好,乳腺癌是年龄小的女生会得的病吗?平时我们应该如何注意?这和乳房大小有关系吗?
  吴炅:乳腺癌患病高峰在55~60岁左右。不过,在临床上,我遇到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是19岁。因此,大家平时要注意乳房自查,如果发现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情况,及早就医。
  问:@芊茏:我同事今年50岁,更年期反应明显。最近1年,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雌激素。听人说,雌激素可能增加得乳腺癌的危险,是这样吗?
  吴炅:对于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途径给雌激素、天然孕酮和孕激素、以及雄激素是否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影响,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评价。更年期女性可以在妇科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雌激素做替代治疗,但是不推荐使用过长时间。注意定期行乳房B超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大众医学杂志:有关补充雌激素的知识,请登录本刊官方网站,搜索并参阅2008年4期“ 名医面对面”文章《补充雌激素,要承担多少患乳腺癌风险》
  问:@helenalovemi:吴教授,您好。请问关注乳腺健康有什么常规性的检查可做?谢谢!!
  吴炅:首先是要学会自查,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行乳房B超等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大众医学杂志:注意,由于绝经前女性乳腺较致密,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宜在月经后10至14天进行。
  问:@呆萌呆萌的Poppy仔:我小姨今年因为乳腺癌去世,所以,现在家里面的人都非常希望了解乳腺癌防范知识。请问,乳腺癌初期有什么症状?
  吴炅: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红肿、乳头改变等。平时,女性可以自查乳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问:@禅心一风:我有严重的乳腺囊性增生,双侧乳房有无数个囊肿和结节,曾经做过两次穿刺,一次抽出的是黄色的液体,一次抽出了脓,病理检验没有癌细胞。听说此病是癌前病变。我现在吃了有1年的中药,增生减轻了,疼痛也减轻了,但情绪一不好又会疼,我该怎么办?
  吴炅:有一点需要纠正,乳腺囊性增生并不是癌前病变,不要因为这个增加心理负担。就像你自己所说的,穿刺结果都是良性的,那就更不要担心了。定期做乳房检查就可以了。
  问:@云涛尔泰:我有个朋友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右侧乳房有个肿块。后来,她去医院就诊,医生让她做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她担心“钼靶检查”要“吃”X射线,不如去做磁共振(MRI),是这样吗?
  吴炅:这个问题很好,乳腺检查的方法很多,例如B超、钼靶、MRI。它们之间互相补充,彼此不能替代。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适量的“钼靶”检查,其放射剂量很小,并不会增加得癌的风险,请放心。
  *大众医学杂志:有关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知识,请登录本刊官方网站,搜索并参阅2005年11期“ 检验指南”文章:《钼靶摄影,慧眼识别乳腺癌》。
  问:@蓝烟小猫:乳腺小叶增生需要用药吗?
  吴炅:很多女性都会因为乳腺小叶增生到医院就诊,其实,单纯的乳腺小叶增生无需药物治疗,关键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问:@张明微博:我太太一侧乳房患乳腺癌,手术切除,正在进行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请问:如何防止复发转移,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别人告知我们,海鲜和鸡蛋等发物不能吃,对吗?
  吴炅: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荤素搭配,不要忌口。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作为家人,应多给病人一点鼓励和支持,祝您太太健康。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50岁的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平时工作繁忙,但身体一直不错。前些天,她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被查出肝功能明显异常。李女士很吃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肝功能却“一塌糊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李女士去医院复诊。然而,一系列检查做下来,除了肝功能异常外,李女士的其他检查指标,如肝炎病毒、肝脏超声等,都是正常的。李女士纳闷,既然不是病毒性肝炎,那么自己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何在?为了
误区1 :认为孩子患过秋季腹泻,就不会再得了。  生活实例:小丽的女儿已经2岁半,活泼可爱。可是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孩子拉肚子,大便是水样便,已经有7次,中午孩子还开始发烧。小丽记得大约在去年的同一时间,女儿也有类似的症状,到医院看病,医生说是得了“秋季腹泻”。听邻居的华华妈说,孩子患过秋季腹泻,就不会再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专家点评:秋季腹泻,常称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6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女性高,故长期以来,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虽然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要比男性晚10年,但女性在绝经以后,不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60岁时与男性相当,70岁以后高于男性),且由于症状不典型,女性心血管病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往往要比男性来得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女性一生中需要经历妊娠、分娩、哺乳
措施一:每人每天食用油25-30 克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它与健康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高能量食物,食用油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吸收,还能改善食物的口感,带来美味,增强食欲。现在,很多人还是喜爱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如炸鸡腿、炸排骨、炸薯条、水煮牛肉、水煮鱼片,而且往往食之过量,使得摄入的总能量大大增加,导致肥胖,甚至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 据估算,
炎热的夏天到了,许多人喜欢把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冰镇后再食用。虽然冰镇后的水果,消暑更佳,口感更爽,但是如果冰镇不当会导致营养的流失,而且如果食用不当会还会惹出健康问题。    冰镇水果,“娇气”维生素C最易流失  水果中多数营养素如葡萄糖 、果糖、矿物质是比较稳定的,即使冰镇也不会明显受影响,但大多数维生素是不稳定的,其中最为“娇气”的是维生素C。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氧化酶,这种酶会与维
一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饮食调理也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今,众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降糖食品研发,现已发现,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适当地添加这些营养成分,不仅可以减少痛苦还能节省医疗费用。比如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乳清蛋白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乳清蛋白被誉为“蛋白之王”    乳清蛋白是
生活实例    3年前,王阿姨被确诊为冠心病。现在,除了遵医嘱每天服药外,外出时,她还会随身携带消心痛,胸口难受时就含服一粒,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这天。居委会组织老同志游览植物园,王阿姨玩得很惬意。临近中午时,王阿姨觉得胸口隐隐闷痛,就拿出消心痛含服一粒。她想,今天玩得很开心,不妨再吃一粒,下午可晚一点再回家。不料,舌下含服第二粒药后,她忽然感到冷汗直冒,眼前居然有发黑的感觉。一旁的老朋友见势不
据统计,我国60岁和75岁以上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和15%,老年痴呆症患者约600万。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与老年痴呆症已刻不容缓。研究发现,有的水果中含有大量花色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等作用,可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营养学家建议,为增进大脑健康,平时应多吃
孩子爱喝饮料,家长大有责任  超市货架上,饮料琳琅满目,放在最方便顾客拿取的地方;很多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手里拿着饮料;电视里各种饮料宣传明星云集……如今,各种花色饮料层出不穷,或花哨或时尚的外表加上多变的口味,让很多中小学生爱不释手,甚至一些婴幼儿也受到影响。但是,爱喝花色饮料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错,环境、父母的影响不可小觑,如:  大多数花色饮料宣传都声称具有保健、益智、营养、助消化、健胃等功能,家
本刊2013年7月文章《夏季饮水2大原则:频繁、足量》中提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至少要喝6杯水(1200毫升),未设最高限。”有读者咨询:喝水多多益善吗?大量喝水会不会过量?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大量喝水安全吗?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作者再写续篇——  很多人可能连每天喝水1200毫升的最低要求都没能完成,却已经“高瞻远瞩“地开始担心:每天6杯、8杯、10杯……水喝下去,会不会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