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理应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但诵读如今被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忽视。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却强调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重视对诵读的研究是一种趋势,初中语文教学为何要重视诵读成为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何为诵读
  诵读,顾名思义就是念、熟读、背诵。诵读的形式有吟诵、朗读、默读、小组读、背诵等。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曾国藩曾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由此可以看出,诵读不仅要读出声音且声音要洪亮、快慢有致,诵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眼到、耳到、心到,从而体会作品的节奏、声韵、情趣和思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诵读现状
  在我国,用诵读的方式学习语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积累,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对初中所需学习的名句名篇都要求背诵,各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在每篇课文后都有明确的朗读、背诵要求,这为学生学习语文和教师教授语文指明了方向。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在课堂上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在如今的初中语文学习活动中,诵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讲解知识,对教学内容分析细致,忽视了让学生读,特别是诵读。在课堂上学生诵读较少,朗读没有感情,多采用默读、略读的方式,长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得不到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诵读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诵读淡出语文学习,学生阅读的过程就被逐渐地简化。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诵读培养和训练,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能力就会下降,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写作能力也无法提高。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老师、学生都注重的是得高分,讲求的是速度而非质量。教师常常不顾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是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去背诵考试内容,没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诵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的驱赶下完成阅读,仅仅是为了读而读,没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尽情地去读,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
  三、初中语文学习为何要重视诵读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诵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诵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诵读的过程,就是广泛汲取语言材料、写作材料的过程,诵读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从而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在范读时加入感情色彩,做到声情并茂,还可加上一些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去感染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诵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基础。如今的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所以初中生在学习语文时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去联想课文、构造内容情境、揣摩思想、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4.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从开始学习时的朗读到最后能有感情地诵读,在这一过程中先有了整体感知,后一直以读的方式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样对学习内容便能从整体把握到深入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5.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大都是美文,学生学习后会有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感悟和美的联想,诵读这些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得到了审美愉悦,为其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所折服,体会蕴含在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音乐美,体会到其中深刻而含蓄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了审美能力。
  四、如何发挥诵读的作用
  诵读对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作用之大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发挥诵读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诵读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个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诵读。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读的诵读习惯。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多姿多彩,十分丰富,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其中的文字、情感所吸引,继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诵读方法,重视诵读养成。教师在课前就应作充分准备,科学合理地去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运用诵读,用多种诵读方法,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背诵等,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读,讲解与诵读相结合,适合学生诵读的部分让学生多读,自己去把握内容,多让学生去尝试,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3.将诵读、说话、写作相结合。诵读的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情感体验就应在说话与写作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将诵读、说话与写作相结合。
  4.提高教师的范读水平,科学地指导学生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范读会带动学生的诵读需求,范读时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会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诵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重视诵读,科学有效地利用诵读,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对草原资源危害极为严重的草原灾害之一。草原火灾的发生给牧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很大威胁,给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带
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其上坐落着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宁夏的重要城镇,对带动整个宁夏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保证并促进银
考试过后,若不认真分析和总结教训,那么曾经出现的问题可能还是“涛声依旧”。  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试卷。先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把错误的地方标出来,再在出错处旁边认真订正,即使填空、选择题也应简明扼要地写出解题思路,然后认真分析,写明做错的原因。仔细分析各种测试,发现学生的错误有如下原因。  1.找不到解题的着手点。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C,且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本论文在进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区域,分别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
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高效精准的石漠化解译方法和定量评价其演变历史过程及驱动力,对于生态修复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本文针对以往石漠化解译方法的缺陷,以1990、1995、2000、2004、2011年TM(Thematic Mapper)遥感影像及2016年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岩性背景切除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