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体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体现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1.教师的师德要在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体现
  传统教学历史悠久,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当代教师所担当的这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重任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立于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历史赋于当代教师的光荣任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的表现。
  2.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爱学生要宽严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
  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们由于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身教是教师天职。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总之,教师师德应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教育工作中来,广大教师应“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4.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
  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们劳动主要不再完全靠体力,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戒形式主义,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须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磨课不仅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  【关键词】课堂教学 磨课 方法 途径  一、磨课的实践途径和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在磨课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历练:  1.磨教学理念,确定教学主体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包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以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步伐,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关键字 专业发展 建议 中小学教师  近几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学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摘 要】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教育资源,在晨间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带来晨间活动的勃勃生机呢?本文着重从幼儿园物资整合、师资整合、同伴群体资源整合、家长和社区资源整合等方面着眼,对晨间活动的有效组织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晨间;活动;资源;整合  教育资源也称教育条件,《教育大词典》解释为“为保证教
外墙渗漏是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当建筑工程中出现外墙渗漏时,不仅给工程的影响造成了影响,更严重的是出现外墙渗漏能够严重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建筑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基本立足点,如何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本文力求从师生情绪的调空、耐心与教学语言的组织、信心与提问技巧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以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免。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 氛围 情绪 语言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以下简称新课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及近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符号、公式较多,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理论教学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相结合、物理化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
信息咨询业已经成为上海市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十五”计划的实施以及中国即将加入WTO, 上海市信息咨询业即将有很大的发展。该文对上的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关键词】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时效性  目标呈现的情境性学习目标的定位以及如何呈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学中我们注重学习目标不是由教师为学生确定,而是通过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