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三部曲”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社会精神的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语文又是学习其他一切课程的基础。小学高年级语文,已经开始注重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开始为初高中的学习打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预习 拓展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预习都是极为必要的。特别对于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在课堂中的45分钟来实现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有效的预习方法,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它不仅可以减轻课堂学习负担,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以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课前的有效预习方法。
  (一)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解决字词问题。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对其中的生字、生词、难词、难句进行标记。然后自己通过字典,解决刚刚出现的字词问题。对于自己翻阅字典,反复阅读还难以理解的字词,再做标记,以备上课时,重点听老师讲解。
  (二)第二遍,慢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第二遍阅读课文时,首先给每一个段落进行标记,然后再慢慢阅读全文,这一遍要求出声读,读完后,可以结合课后的习题帮助同学了解文章的大意。
  (三)第三遍,精读课文,理清脉络。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不仅仅要求读懂,更要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精读时,同学们需要带着三个问题边阅读,边思考。
  ①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②全文可以分为哪几段?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让同学们先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找到了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在课堂上老师进行讲解时,会重点留心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学习老师的思考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课堂讲解方法多样化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通过语言,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因此语文,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应该学好的科目。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讲授方法,让每一个同学都爱上语文课,通过语文课的学习,热爱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培养起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老师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应当学会营造课堂氛围,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直观、形象的知识学习。通过多媒体营造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感性的学习,并且引入许多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老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灿烂的历史文明,从而引出埃及金字塔。在介绍埃及金字塔时,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探索埃及金字塔的视频或者相关电影,让同学们对埃及金字塔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开始正文的讲解。
  (二)师生互动法,深化学生思想。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写作手法、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文章思想的探究、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就文中的细节或者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讨论。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化自己的思想,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以首先与同学们就幸福的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一个人谈谈自己认为幸福的事情。然后再引入我们的文章,让同学们每人一段,轮流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在最后小女孩的火柴熄灭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想。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那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们可以通过这句话再次开展互动,让同学们谈谈,小女孩是不是真的得到了幸福?在同学们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将这个话题进行引申,为什么人们喜欢给小孩子讲童话故事,那是宣扬一种美,给人们一种生活的希望,让人们去追求幸福。
  通过师生关于课文细节或者思想感情的互动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融入课文中,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互动讨论,发现与我们生活贴切的东西,让同学们从中获得感悟,深化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课堂外的知识延伸
  大家都知道,语文的学习,在于积累;文化素养的提高,在于对知识的提炼、浓缩,并需要时间的沉淀。将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那是沧海一粟,甚是微小。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授课后,还要鼓励同学们进行课外的知识延伸,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习能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一)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延伸。
  比如,在同学们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后,可以让同学们对全书进行阅读,摘录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并结合课堂所学方法,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如此,既及时地巩固了课堂所学,又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延伸,帮助同学们开阔眼界。
  (二)与课文同题材知识的延伸。
  比如在学习诗词后,可以让同学们尝试自己去品读《唐诗三百首》,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一些经典的诗,品味其中的佳句,还有诗人用字的精妙之处。在积累古诗词的过程中,寻找古人之乐,思古人所想,从而为初中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并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经典名著阅读。
  阅读经典,是人类永远需要的。通过阅读这些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不仅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价值,更可以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小学生,正处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基本认识时期,开阔的眼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帮助同学们进行筛选,让同学们从不朽的文学作品中认识世界,感悟人生,从文化的积淀中,逐步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耐力素质的练习与发展较其它素质的练习与发展更具长期性、艰苦性。因此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与训练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方法,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严肃而活泼的组织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以期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认识共同参考:    1 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    耐力练习的特点是动作单一,活动持续时间长,加之单调枯燥的训练手
期刊
人类的繁衍就是爱的延续。  爱,贯穿于古今;爱,驰骋于天地。  爱的核心一样,爱的内涵相同。可是爱的表现却可谓形态各异,仪态万千。春风和煦是爱,暴风骤雨也是爱;热情是爱,冷峻也是爱;微笑是爱,横眉也是爱;严格是爱,宽容也是爱;关心是爱,拒绝,有时也是爱的一种。  不同的人,对爱的理解不尽相同,践行爱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阅历坎坷饱经沧桑的人,往往对爱的理解会深刻独到,而且他们往往更富有爱心,不仅懂得如
期刊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著标志,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陶先生的博爱效果
期刊
【摘要】把党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因为党校培养造就的是我国社会成员中最重要的人群,它培育、传输的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按照时代的要求,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育"四有"公民。党校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和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形成全社会的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基地的作用。  【关键
期刊
【摘要】社会活动离不开礼仪,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真正在社交中展现良好的自我形象,常言道"有德才会有礼,缺德必定无礼",人才培养,德育先行。笔者认为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让礼仪在德育教育中绽放光彩,发挥礼仪在德育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重视礼仪的学习,挖掘礼仪的魅力是关键;二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改革礼仪教学是基础。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德育教育创造有利
期刊
摘 要:习作难教难学,有何破解之策,本文试图以教学实例阐述其同样可以化难为易,收获成效。  关键词:苏教版 习作教学 窍门    习作教学历来被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不仅教师难教,学生也不愿学。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来破解习作教学难题,帮助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诀窍。  一、浏览课文 发现故事  写文章,首先
期刊
“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江苏省新课标教材主编杨九俊教授把它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备课,就是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洗课”时进一步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从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在新的
期刊
摘 要:语文,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就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拓展训练。本文将以《变色龙》的教学设计思考为例,探讨初中语文教育的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变色龙》 整体感知 思维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属于语文基础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育就只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教育,毕竟,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期刊
摘 要:目前现代诗歌处境艰难。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虽有幸进入了课本,却依旧被人们所忽视。固然有历史、社会、个人还有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如何在21世纪为现代诗歌注入活力,不让它就此消退,这有待于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弊病 尝试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高中苏教版必修一的语文课本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意味着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都将彻底被历史所淘汰。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这次改革的实践者、见证人,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我禁不住拿起笔,从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