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社区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社区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及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其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差异。
  结果: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成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断治疗率及拒绝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稳定血糖水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医疗干预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05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81-01
  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疾病,长期规律服药稳定血糖水平是其唯一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心肾系统并发症的概率逐步提高,这与许多患者遵医行为差、不规律服药关系密切[1]。本文主要分析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本社区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照。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接受社区医疗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及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9.23±8.1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45-71岁,平均(58.76±7.2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手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社区医疗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干预。社区人员定期开展糖尿病相关讲座,对于病情严重或者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采用家访的形式进行交流及沟通,着重使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的病因、不积极治疗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主动配合治疗[2]。
  (2)生活习惯干预。2型糖尿病的出现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密不可分,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适当减重,合理饮食,少食多餐,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适量运动,积极参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3)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运动、服药和血糖控制情况,监督患者每1-2周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为患者讲解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方法,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加服药依从性,同时定期进行相关脏器的检查,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依从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包括拒绝治疗、中断治疗、完成治疗三类。
  1.3.2血糖水平。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差异。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成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断治疗率及拒绝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血糖水平。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全球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我国更是糖尿病人口大国,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靠长期规律服药平稳血糖,减少或者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由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人们普遍观念“非肿瘤”性疾病不具有严重性,因此对于糖尿病缺乏重视,最终直接体现在治疗依从性上[2]。
  治疗依从性不高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相关并发症短期内出现的主要原因。沈秀方[3]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规律治疗的患者其血糖稳定,波动幅度低。从以上研究中足以看到规律治疗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仍堪忧,许多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者自我重视程度不足,未遵医嘱服药甚至完全不服药,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
  糖尿病患者多不住院治疗,因此社区干预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行为的第一线,社区干预是否奏效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行为趋势[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对于其用药依从性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从上文所得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成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断治疗率及拒绝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良好的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稳定血糖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符翠怡,黄梅珍.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分析评价[J].当代医学,2010,27(16):115-116
  [2]赵玮,徐敏,王伟.社区医疗干预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调查[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27(3):41-42
  [3]沈秀方,香利强,钟茂凡.糖尿病防治的社区综合管理初探[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60-261
  [4]谭成清,吴波.社区综合干预防治糖尿病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2010,18(12):61-6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也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饮食质量的重要性,增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观念。  方法:由专业医师为患者制定科学的用餐标准,合理调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糖尿病的护理人员加强对饮食的指导,传播健康的饮食方法,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结果:在专业医师和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出生缺陷检查的孕妇122例进行分析,将检查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本组122例孕妇中,共出现出生缺陷6例,产前检查诊断出4例,漏诊2例。  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对出生缺陷胎儿进行筛选诊断,及早采取干预措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骨伤病人功能康复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骨伤病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影响功能康复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为骨伤病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采取干预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保守治疗,进行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鼓膜穿孔平均愈合的时间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旁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胸腰椎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对54例胸腰椎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椎管切开减压结合横突间椎旁植骨融合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1例的恢复良好,占94.44%。  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合横突间椎旁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术式简单、安全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肺大泡破裂导致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5例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其治疗方法,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65例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5-90分钟,平均用时60±5.4分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65-220毫升之间,平均量为128±12.4毫升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单根管与多根管铸造桩核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40例患者的153颗磨牙残冠,在修复前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其中92颗采用单根管整体铸造桩核冠修复,61颗采用插销式铸造的多根管桩核冠修复。对修复后两年的复查结果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结果:单根管固位修复体桩核松动1个,其余桩核X线片显示桩核与根管结合紧密,修复效果良好。多根管分体插销式铸造桩核冠无松动。修复的临床效果无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减压失活法和非减压失活法在控制牙髓炎疼痛中所起到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牙髓炎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牙髓炎疼痛患者采取非减压失活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牙髓炎疼痛患者则采取减压失活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牙髓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牙髓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及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本院94例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47例。分别于腹腔镜下或直接开腹手术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总优良率等指标。  结果:治疗后,开腹组及腹腔镜组的总优良率分别为91.5%及63.8%,差异显著(X2=8.64,P<0.05)。  结论:腹腔
期刊
摘要:目的: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妇女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82例SUI女性患者采用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实施盆底肌电刺激配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症状消失的患者有34例,症状出现改善的患者有43例,症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的游5例,治疗有效率为93.9%。  结论:女性SUI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