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豪放有差异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史上,苏辛同属词的豪放派,但又具有不同的风格。主要区别是,苏东坡在胸怀上显得广阔,辛稼轩在气力上显得宏大。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它们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虽同是豪放一派,但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苏辛词风不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临空飞来,划破历史的时空,用滔滔大江淘洗古中国千百年的英雄人物,实在出人意表,创出了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读者的思维也仿佛伴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而放纵奔流,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古战场的雄壮之景,以势夺人。用“乱”“惊”摹形状态,借“穿”“卷”活化背景,使古战场雄奇豪迈而又富有虎虎生气,一扫“诗庄词媚”的旧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又是一幅对联,并且对得很工整,很有气势,这不能不说是苏词炼字艺术的魅力。所以,这三句写景状物,以苏轼特有的豪放之气荡涤着读者的心胸。苏轼的《赤壁怀古》,在仰慕古英雄的时候,自然带出了自己的失意之情。结句“人生如梦,一樽不酹江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北宋苏轼对词体的解放和对词境的开拓,给南宋辛弃疾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辛弃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维系他一生的就是他的抗金大业,他的词作也大多成为他抒吐爱国之志的载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辛弃疾从小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以抗金复国为已任,集“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于一身,《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辛弃疾壮志难酬的郁闷之作。结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比,吞吐出身置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之气。“凭谁问”三字意即无人问,廉颇虽老,赵王在国家危急时尚能想起他,而在今天,又有谁会理解作者的这颗报国之心呢?此情此境,令人不忍卒读,涌起来的只是作者“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苍凉与悲壮。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很贴切的。
  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英雄(偏重于英雄气)。文人气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多愁善感和英雄豪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情均可入词汇入豪放派的大流里去。苏轼为代表的文人词以诗入词,重诗情画意,辛弃疾为代表的英雄词以文为词,重叙事,喜用典故。苏轼把如画的江山和气字轩昂的英雄叠加在一起,以景衬人,山水壮丽,英雄俊朗。辛弃疾历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诸多英雄好汉的成败旧事,写出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辛弃疾写词多用典故,这其实是文人词的惯常写法,苏轼也是如此,只不过辛弃疾更突出些罢了。有人因此说辛词的缺点是喜好“掉书袋”了,这是不确当的批评。“怀古”篇中所用典故,意在讲述各路豪杰故事,抒英雄气慨,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紧扣“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全然没有炫耀学问的嫌疑,贴切自然。这也是辛词在词体写法的一次突破。
  辛弃疾在词的创作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词章更为丰富多变。如他有意打破词的上下阕界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笔即是英雄业绩,激发感叹,下阕亦为古人典实,旨在进一步推广意境,上下阕一气以贯之,与《赤壁怀古》不同,苏轼的怀古具体落在下阕,上阕重于写景,上下阕有较为明显的因景生情的章法结构。另外,辛词的散文句法和语言的口语化对后来词人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同是豪放词人为什么风格会有差异呢?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经历、思想和性格的影响造成的。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他也经受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达观的文人,几度位重,又几度遭贬,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笔力千钧,奔放旷达,雄奇开阔。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破家亡,内忧外患。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朝廷收复失地,因而词中包含他恢复中原的壮志。但他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懦弱求和,并未对他委以重任,这就使他的词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沉郁,有壮志难酬之感。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有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的感慨,诗人登高北望,感慨万千,表现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感叹。
  北宋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将它发扬光大,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繁盛的豪放词派,是中国文坛的一大幸事。我们从“怀古”篇中洞窥苏辛词风,对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丰厚的文学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各种文学体裁都有,它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古诗词中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意境深远的景物描写,朗朗
期刊
【摘要】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既然命运指引我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我愿意像那些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一样努力的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自己的贡献。我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是教育途中的艰辛,但我依然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爱;教育;灵魂;职责  教师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面对一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师能及时、准确掌握课堂教学情况。由于它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和互联上网、内容丰富的特点,所以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优化课堂结构,使数学课堂高
期刊
【摘要】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怎样才能用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呢?我们要强调师生平等,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从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需要老师的情感语言和人文关怀,老师用爱去触摸他们的心灵,用爱去拨动
期刊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尽管孩子成人成才的外在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家庭与父母的教育都是首先的与基本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重要的,在当今时代尤其如此。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振兴,培养孩子是每一个作为父母的公民对国家与民族应尽的法律责任。我们应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看问题,平庸的
期刊
对孩子来说,父亲是山,给他勇气和力量;母亲是水,给他慈爱和柔情。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可以让孩子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不幸的发生,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群体日益扩大。我班48名学生当中,就有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分别是许丙山,曾磊,潘月,留守学生达22名之多,我想利用暑假的时间去看看这些孩子,我和胡旭东老师,张震涛老师决定走
期刊
我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九年来,对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这一块效果一直很不好,特别是两级分化严重。对每一单元学完后,我都要求学生背课文、记单词、掌握语法内容,然后,根据本单元内容用英语仿写其内容,最后,交上来进行逐一批改。我这样做下来班上有那么几个同学英语写作很棒,可大部分英语写作没有多大进展,甚至有些同学连笔都动不了。我一直以为是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恍然大悟,我的教学方法不够理想,当然,写作
期刊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若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平衡点,强化学生的认知,就能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与探究;平衡点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
期刊
作为教师,这是我的职业追求,也是我的教育理想。无论是当初的激情澎湃,还是现在的沉稳内敛;无论是一群人的执着,还是一个人的战斗;无论是赢得他人的鼓励,还是受到苛刻的挑剔,甚至那些无情的打击……我都选择一如既往地坚持:坚持相信教育应该是充满理想主义的职业,坚持守护屡遭冲击渐近荒芜的精神家园,坚持给予作为教师最美好的财富,坚持追求常规之外分数之后更深厚的素养。  高中三年,可以无聊漫长得好像一生,也可以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为了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训练,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功训练。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一位在木里藏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下面就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1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让17个民族的学生明白,学好汉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