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教学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关系的矛盾。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创设情境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本文谈谈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课堂中,我经常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在初一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时,我就采用抽取扑克牌做游戏,规则如下:红色的数代表正数,黑色的牌代表负数,王代表0。例如:一个学生抽出的是红桃7和梅花Q,就是计算(+7)+(-12)。老师出一个例子后,学生就可以二人一组做这样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很好地评价互相帮助,纠正错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连平时不爱做题的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在有理数的运算的教学中,用这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我屡试不爽。
  二、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让学生乐于主动去思考。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时,我用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名同学在距篮下水平距离4m处跳起投篮,球沿着一条抛物线运行。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是2.5m时,达到最大高度3.5m,然后准确落人篮筐内。已知篮筐中心距离地面的距离3.05m。(1)请你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该生身高1.8m,这次跳投时,球在他头顶上方0.25m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多高?
  由于学生经常玩篮球,对于跳多高投球才能进球这个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我让一个爱玩篮球的男生,来给大家讲解。他边演示边讲,大家豁然开朗。
  三、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的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的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无理数时,我给学生讲了为“无理数”被判“无理”的历史冤案: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伯斯应用勾股定理研究了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发现对角线长既非整数又非分数,就是说它不是有理数,而是一种新数。这与毕达哥拉斯派观点相背离。因为他们认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而分数可以看作是两个整数的比,整数是完美无缺的,世界上除此而外,不可能再有其它什么数了。因此他们公然把这种新数说成是无理的数,并把英勇的数学家希伯斯残酷地抛进大海。
  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们不但深深地理解了无理数概念的内涵,同时更被希帕索斯这种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所感动。
  四、动手实验、操作创设情境。
  蒙氏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所说的那样“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这体现了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常常不知道等量关系怎样找。于是我经常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创设情境。例如有这样一题;用一个底面半径为40mm,高为12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向一个底面半径为100的大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水,倒了满满10杯水后,大玻璃杯的液面离杯口还有10mm,大玻璃杯的高度是多少?通过教师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在此过程中10小杯水的体积等于大杯中水的体积,从而找出了等量关系进而列出了方程。这种方法尤其在学生对给的材料缺乏感性认识的适用的。
  五、通过学生表演来创设情境。
  对于应用题追及问题学生弄不清楚等量关系,我以往都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去分析,但由于线段的表示法学生没学,他们往往听不懂。有一次。我让学生在班级课堂上表演了这样两个题;1、一队学生去郊外进行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时,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2、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甲车能追上乙车?
  通过学生参与表演,对于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弄得清清楚楚,等量关系的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个平时不爱学数学的同学在总结时这样说到,“没想到,数学课这么有意思,我开始有些喜欢数学了。”
  总之,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但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其他文献
“补白”,按照词典的解释,是指填补空白,而语文教学中的补白,是相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而言的。王船山在《诗绎》中曾记道;“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小学语文课本中人选的教材,大都文质兼美,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都会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常常会留下空白。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对这些留白处适当地加以填补,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补白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基础差、学习自信心不足等是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通过多年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找到了一些提高体育特长生地理成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中 体育特长生 地理教学 成绩差的主要因素 提高成绩的措施  “基础差,能力低”是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启而不发,引而不导,让人无耐;考试中,大多数在课堂上或作业中有过类似的题目,对于学生
2006年我考入一所农村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经过五年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即使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英语学习还是会很快乐的。这种快乐不仅仅是教师所感受到的,它也来自学生的课堂反应。这也许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教学平等,教学相长吧。下面我就从词汇教学这一方面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学单词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
摘要: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职数学教师作为教师这一集合的重要子集,他们的防助与参与是任何数学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数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数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它不仅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其教学活动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学业的提高,是当代科研型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的主要问题是数学教师如何发展他们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
摘要:当前我们的数学教育现状其实很不乐观。数学课沦落为了一门空洞的解题训练课,学生学习数学只为了应付考试,训练解题技巧只为了在考试中获取一个不错的成绩,很大比例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将数学史处理成简单的数学加历史,有的处理成课堂上的点缀,作为一种花絮出现在各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或者竞赛课上。有的教师理解的数学史就是简单地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家的各种奇闻轶事,
完形填空。很多学生认为,完形填空难啊!怎么做都错一堆,少说也得五六个,六七个。怎么才能做到只错两个或者三个?  其实,完形填空不在于做得太多,关键一点:做完一篇,要仔细揣摩做错的原因。是自己的单词量不够,还是自己理解能力不行?怎么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我们在这一题型上总是失分较多?  1.没有严格遵循答题步骤:  多数同学考试时担心时间紧,在没有弄清短文的中心和文章的情节线索的情况下匆忙
物理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且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分析去自我发现、自我论证、自我总结物理规律的课程。更加注重物理课中学生的独立观察、测量、猜想、查资料、制作、实验、方法、归纳、综合等方面的培养,新课程物理课的标准为我们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与途径提供了依据,也为物理课的实施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
摘要:本篇文章,是针对当前教师对美术作业的评价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评价作业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正视美术作业的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美术作业评价时,形式要多样,标准要多维,方式要客观,语言要有鼓励性,注重指导性,思想性和连续性。从而才能够更加理想、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关键字:评价 美术 作业  对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实施以来,从有关部门到各级学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