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谈神话故事类课文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神话故事大都比较离奇、生动、形象,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普罗米修斯》是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赞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献身精神。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凸显出神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爱上童话呢?教师应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這篇神话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厘清故事情节
  神话故事多数是经过口耳相传得来的,故事情节一般都比较丰富、离奇。在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关键词句帮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阅读,以使学生对神话故事内容有大致了解,为接下来感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几位神,这几位神分别叫什么名字。学生经过阅读分别说出本文的众神名字分别是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淮斯托斯、赫拉克勒斯。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普罗米修斯和众神的关系说一说。在学生对这篇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依据人物关系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起因: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从宙斯那儿盗取了火种。经过:宙斯知道了,派火神严厉惩戒普罗米修斯,火神让普罗米修斯归还火种,普罗米修斯不肯,火神便把普罗米修斯押到了高加索山上进行惩罚。结果:大力士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在学生叙述完文本的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就普罗米修斯受罚的部分进行细读。这样教学,有情节,有细节,学生对神话故事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二、感悟人物形象
  神话故事中一般都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或是正义的化身,或是善良、正直的化身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品味语言、感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引导学生与神话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对话,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神话人物的美好品质,增强神话教学的魅力。
  怎样才能让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第6自然段这个重点段进行品读。当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读完这一段话以后,哪些字眼深深地刺痛了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被死死地锁在”这个短语,并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被锁住以后不能吃饭,不能睡觉,每天还要经受着风吹雨淋的侵袭。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想象: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的想象中,他们仿佛看到了普罗米修斯被烈日暴晒、被雷电劈打、被大雪压身的身影。这时候教师再继续追问:从“被死死地锁在”中你能想象出普罗米修斯所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吗?通过换位思考体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生不如死、油煎火烤、痛不欲生的悲惨情形。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锁住的是什么?锁不住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白锁住的是普罗米修斯的身体,锁不住的是他那一颗为人类造福的心。这样教学,课堂得到了升华,给学生以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词语品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鲜活,这也是阅读神话故事的重要收获之一。
  三、创造性复述故事
  神话故事因其丰富的想象与离奇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对神话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来说,让学生能够记住故事内容并把故事复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复述神话故事不仅可以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故事情节以及大致内容了解之后,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板书把故事复述下来。不过这时候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复述多数是对课文内容的照搬,缺少了他们自己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复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的二次创作中享受到复述课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如在关于普罗米修斯是如何取火这方面,课文中描写的比较简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普罗米修斯在盗火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谁,发生哪些事情,普罗米修斯又是怎样顺利躲过看守火种的人员而偷盗火种的。这样教学,不仅丰富了文本细节,而且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人物形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再如,在关于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这个部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先以普罗米修斯的名义请求宙斯赐火,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大力士在救普罗米修斯之前会发生哪些事情,有学生就想到了有一只小鸟飞到了大力士面前苦苦请求,请求大力士救普罗米修斯。这样教学,丰富了文本内容,同时彰显了神话故事的魅力。
  在神话故事教学中,复述故事作为神话故事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一字不差地按照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而是鼓励学生在对文本内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就文本空白处适当补充,就文本精彩处适当地添枝加叶,就文本的细节处放大展示等。如此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神话故事的内涵,而且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四、拓展阅读空间
  神话故事有许多,编入教材中的神话故事对整个神话故事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在阅读中,还有许多神话故事等着学生去拾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以课内教学为基础,注重对神话故事的拓展阅读,带动学生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阅读链接中,教材向学生推荐了“钻木取火”的故事,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在古代火种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再想一想东西方在关于“火”的神话故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经过对比阅读,学生就会发现,东方的火大多是自己创造的,而西方的火则是由神送来的;东方的火大都给人一种温暖、光明之感,而西方的火则给人一种震撼之感。东方的神话故事主要突出人性之美,而西方的神话故事大都崇尚英雄主义……东西方的神话故事各有各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有趣,以增强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赫拉克勒斯的选择》这本书,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描写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的相关语句,然后再让学生把这些句子与课文中的相关描写结合起来对比阅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与感受。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虽然在这两篇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惩罚是不同的,但是作者对惩罚过程的描写都非常细腻、传神,是浓墨重彩的。这样的拓展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更好的理解与感悟。
  在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对神话故事特点的吸收与内化,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神话故事本身的特点,确定神话故事的阅读目标,充分挖掘神话故事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童话故事的内涵特点,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郊区周潭镇枫林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2010年是我省科学发展由探索实践向全面深化转变的关键一年。  去年12月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珠海视察时强调,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要求,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省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是引擎,人才作支撑。胡锦涛主席指出:只有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经过编者精心遴选,在阅读时,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其中,发掘各种或隐或显的表达艺术,倾听作者心灵、情感的跃动之声。然而,若限于只字片语的狭隘阅读,往往无法凸显其丰富的内涵,此时就需要教师拓宽素材,基于当前文本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在文本互读中,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漫溯。  一、同组同类课文互读:在比较中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自觉比较的意识  教材编者往往有意识地将主题相关、体裁相似的文章置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新学词语。  2.运用想象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带着心情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对比、首尾呼应、举例、有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程目标的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统编本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的课后练习中专门安排了猜猜词语的意思和读句子想画面的阅读探究交流活动。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缘文想象,使学生于趣味盎然中了解并尝试运用新学到的词语,在画面联想中丰富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中树立无
一、复习巩固促积累  1.复习词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少的生字朋友,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词:猴子、西瓜、满足、追赶、非常、空着手、一块玉米地)  2.积累词语。  (1)请你们再读读这个词(蹦蹦跳跳),看看有什么发现?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2)你们一起再读读这几个字(掰、扛、扔、摘、捧、抱、追),你又有什么发现?试着选几个词练习说话。  二、读课文解内容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因子积淀最多的古诗文,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思想、哲学意味、审美视角和人生智慧。要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朗读、背诵经典优秀古诗文是一条便捷的途径。而对刚刚接触书面语言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大声诵读、不断体验,是走近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最佳路径,它远胜于教师只言片语的解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丰富读的形式、重视情境的体验、在生活中运用这三个角度,引导学生亲近
薛法根老师在随笔《“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参见《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第4期)中认为:“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可以教得不那么完整,甚至留有那么一些遗憾,但若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学习过程,学有所得,教就有了实质的意义。”为了达到“学得充分”“学有所得”的境界,薛老师还提出了“内容要‘瘦’”“时间要‘够’”“过程要‘透’”“所得要‘厚’”的教学策略。读罢全文,笔者在深有感触、甚是认同之余
摘 要:本文以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理念兴校、管理强校、锻造人才、多元发展和特色品牌五大战略,探讨中职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核心竞争力;战略  作为国家首批重点职业学校、2011年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珠海经济特区最早的中职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进行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教育系
【教学目标】  1.导兴趣。通过看图片猜昆虫名字,激发阅读兴趣和疑问。  2.导策略。发现昆虫世界的“神奇”,构建阅读方法。  3.定计划。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拟定适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了解一本书  一、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封面  1.趣味导入,猜一猜昆虫的名字。请你猜一猜这些昆虫的名字。这几种昆虫可都是儿时的玩伴。老师小时候还抓过七星瓢虫,去数它背上的点是不是七颗
统编本教材中大量古诗文的增加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群诗教学的“串联”便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不仅能夠节约时间,还能够使学生变零碎的学习为整体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串联”在群诗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串联诗眼:读懂诗意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更有一些古诗通过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或是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