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魁方壶的创作艺术理念

来源 :山东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到今,世人对紫砂艺术作品的钟爱只增不减,随着现代艺术审美的变化,紫砂艺术品的创作,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吸收了现代审美、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等内容后,紫砂艺术创作逐渐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魅力。紫砂艺术作品创作贵在制作技法的巧夺天工,艺术造型的创意独到。在紫砂艺术作品的创作中,紫砂创作者始终秉持紫砂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审美表达的文化底蕴美。
其他文献
在纪念抗战时期上海“孤岛”沦陷五十周年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文汇报社报史室、上海新闻志编委会联合举行了“抗战时期上海新闻史学术研讨会”。到会者除一部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能力训练系列———问题解决》第一册第59页。【教学背景】本课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学习点与位置相结合的计数方法,体会不同计数方法的相通之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1988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要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叶挺将军摄影作品展览》。我是解放军报的见习记者,报社把采访这一活动的任务交给我单独
"如果说当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瓶颈的辖制,那么《做探究型教师》的作者们正试图突破这一瓶颈。正如他们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绪论中说到的,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能力训练系列———四则运算》第四册第57页。教学过程一、定义新运算1.回顾常规运算(出示3○2=?)。师: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生:3+2=5,3-2=1,3×2=6,3÷2=
赵超构同志在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时提出一个动人的口号,要把报纸办得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宗旨和目标。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标经过《新民晚报》全体人员同心
在我4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采写的揭露和批评性报道。初出茅庐斗“炒友”我采写的第一篇批评报道是在1984年,那年我20岁。有天晚上7点半,我来到人声鼎沸
“石木生机”紫砂壶艺术作品追寻着它“先祖”的原始特征,以写实表意的方式传达出一种自然朴素的美感,在造型上有创新色彩,在内涵上则浸染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等奖《谢丽娟回娘家》,《联合时报》9月20日,作者:宓正明《上海有家低消费自助餐厅》,《上海商报》8月5日,作者:纪振英《海迪“梦”牵动众人心》,《文学报》6月27日,作者:
紫砂艺术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年,但其作为一件优良的文化艺术载体,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创作题材,让紫砂创作者可以在一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