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路径探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科学的分野是推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生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批判艺术教育技能化倾向的过程中开启了自身建设的新征程;通过对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的思索,中国现代美学家提出了艺术与科学并行的现代文化构想,为艺术教育找到了自身在现代文化格局中的位置;而以丰子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学者,更是在对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挖掘出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价值,为现代艺术教育观念的系统化、学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理论方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学者所做的努力,最终使得艺术教育汇入了美育的潮流,成为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孩子的父母选择了进城务工,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因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失家庭教育和情感教育导致心理发展不健全。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笔者从加强家长与孩子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等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旨在从不同方面解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是幼小不衔接。根据幼小衔接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的三主体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的要求,提出要建立家园校三方合作机制,以幼儿发展为关键,整合力量促进科学有效衔接。并提出实践当中注意要点:建立三方信息交互平台,成立专门的幼小衔接团队;三方合作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注重合作的长期性;明确三方主体的任务分工,增强主体间的协同性;政府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实施“三个主体”协同治理。
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内涵,结合作者教学实际情况,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四个角度分析了在OBE教学理念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南朝时期,建康郊区的别业逐渐增多。这些别业的主人多为高官贵戚,因此有权力和财力在京郊立宅。每逢暇日,他们常在此游宴玩赏,将城中喧嚣的气息也带到郊野。然而,在园宅拥有者的笔下,这些与在都城中拥有的权力紧密相关的别业,反而成为了隔绝都市喧嚣的屏障。他们在诗文写作中,往往会将别业作为山林的替代。现实与文本之间的对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朝文士在朝廷与山林之间的徘徊。为了调和这种矛盾,不少文士将“朝隐”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希望通过加强“心”的统摄作用,将“心”和外在环境分隔开来,以摆脱
民宅发展到秦汉,出现了“一宇二内”与“一堂二内”两种流行的样式。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来看,“一宇二内”与“一堂二内”是两种不同的民宅。从“一堂二内”演变为“一明两暗”,奠定了我国较为典型的民宅的基本样式。“一宇二内”与“一堂二内”都是较富裕家庭的住宅,一般劳动者的住宅大多为半地穴式或“一宇一内”。入东汉后,一般劳动者也越来越多地于地面上修建房屋。“两内”分别称“大内”“小内”或“东内”“西内”,“东内”多为寝室。民宅以“西内”为上,\"宅不西
村落记忆既包括村落历史和生活经验的事实信息,也包括村民作为主体投射在这些历史和事实上的情感信息。房干村村名意义的生成,便建立在一个不断建构和不断增值的基础之上。这个从“建构”到“增值”的过程既符合历史的真实逻辑,又满足了村民多方面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一是村民试图通过塑造“具有艰苦奋斗革命传统的时代先进代表”的村落形象,表达他们在当下社会公共空间获得并强化地方文化认同的诉求;二是村民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自尊、光荣、骄傲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三是村民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和集体身份的定位和确认;四是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紧扣现代汉语的定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主要的例证来源,蕴含了大量的具有思政意义的文例,呈现了鲜明的思政元素特色,给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的五条基本原则。
研究了在铝棒表面通过挤压复合技术包覆铅银合金得到Al基铅合金复合阳极,并在硫酸锌溶液中以500 A/m2恒电流条件下极化48 h,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等分析阳极表面氧化膜层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和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合金金相及硬度,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测定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基复合阳极为Al基Pb-0.2%Ag和Al基Pb-0.75%Ag;合金中银含量增加,合金阳极的析出氧过电位降低,催化活性及耐腐蚀性能提高,合金组织的晶型
在协同发展理论引导下,探寻找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解决路径,更好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需要从相关任务具体开展目标入手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控制资助育人工作实施效果和最终质量受到不良因素干扰,将相关体系在资助育人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全面表现出来。本文将针对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资助育人展开研究,明确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要求,并在相关要求支持下确定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策略,为贫困生教育工作稳步开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