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yopic macular retinoschisis,MRS)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程度MR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上海市成年人高度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中的50岁以上高度近视238例238眼纳入横断面研究.按照MRS的程度分为5组:无黄斑劈裂(S0)组、中心凹外劈裂(S1)组、中心凹劈裂(S2)组、中心凹+中心凹外劈裂(S3)组、全黄斑区劈裂(S4)组.S0组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全面的眼科检查,观察近视萎缩性黄斑病变(atrophic myopic maculopathy,AM M)的分级、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和玻璃体黄斑牵拉(vitreomacular traction,VM T)的状态,基于SS-OCT测量黄斑区不同方位黄斑巩膜高度(macular scleral height,MSH).结果:238眼中存在MRS的89眼(37.4%),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组鼻侧、颞侧及下方M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RM、VMT和A2以上AMM发生率在MRS组中更高(P<0.05).在S1~S4各组中,S2组眼轴最短(P<0.001),A1以下轻症AMM比例最大(36.4%,P=0.046),与S0组更为接近.结论:长眼轴、黄斑区后巩膜膨出、VMT和严重AMM是MRS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心凹劈裂与中心凹外劈裂形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长期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期刊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指将各种传感器结合到服装、配件中,可穿戴于身体各处的便携式设备,旨在感知与监测人体物理生化信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管理及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文旨在总结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评述可穿戴设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对白癜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培训过的医务处干事作为心理研究员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皮肤科医师依据病情及患者治疗意愿对白癜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单纯外涂药物治疗(外涂治疗组,n=72)和外涂药物+口服中药或西药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n=128).将联合治疗组进一步分为联合活血合剂组(n=47)、联合甘草酸苷组(n=35)、联合活血合剂+甘草酸苷组(n=27)及联合泼尼松组(n
目的:观察基于祛风理气活血的中药基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可行性,为在西医综合型医院推广中西医病症结合治疗白癜风提供依据.方法:将218例白癜风患者分为病例组126例(采用中药基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9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白斑消退率、不良反应,并分层分析.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62.70%(79/126),对照组总有效率41.30%(38/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白斑消退率为(38.62±19.11)%,对照组为(20.94±
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学的重大进展.肿瘤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多、效果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常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皮肤不良反应事件较为常见.不同药物引起的皮肤病不尽相同,治疗也因人而异.虽然肿瘤治疗相关皮肤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同时可能预示更好的疗效.
目的:采用两种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和筛选不同分期白癜风的血清标志物,并研究其网络关系.方法:收集白癜风稳定期和进展期以及健康人各15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和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用软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主要通路.结果:通过2-DE鉴定出稳定期白癜风患者10个差异蛋白(6个上调,4个下调),进展期白癜风患者25个差异蛋白(11个上调,14个下调);iTRAQ鉴定出稳定期患者62个差异蛋白(29个上调,33个下调),进展期患者50
目的:通过对已发现的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 A1180V突变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家系进行随访,分析SCN5A基因A1180V突变致DCM的临床特征及病情演变特点,为制订该类突变携带者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初次发现该家系和2012年随访资料,于2021年对家系中健在的6名A1180V突变携带者及7名非突变携带者再次询问病史,予以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血清钙镁比值(Ca/M g)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非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139例,根据其血清Ca/M g大小分为:低Ca/M g组(Ca/Mg≤3.5,n=32)、中Ca/Mg组(3.5
硬皮病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增多、皮肤增厚和硬化为主要表现,并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的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皮肤硬化是硬皮病普遍的标志性病变.早期快速进展的弥漫性皮肤硬化与内脏受累和死亡率升高相关,皮肤硬化的改善则提示病情缓解和较好的预后.但是目前皮肤硬化缺乏敏感而特异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而限制了医师对硬皮病疗效和预后的准确判断.本文对相关领域内容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硬皮病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目的:探讨结节为主型和团块渗出为主型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HIV感染PC的住院患者187例,依据首次诊断时胸部CT影像特征分为结节型组(n=121)和团块渗出型组(n=66),收集并分析2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和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节型组相比,团块渗出型组患者发病年龄更早[(46.61±15.35)岁